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苏东坡传 读后感1600字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127人 

  以下范文由读后感栏目为您精心提供的,希望您在此能找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祝您生活愉快!更多资讯请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比不上一代名相王安石。”在书中所列的变法时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见在反对派中还有王安石的两个弟弟。这一极不平衡的阵容既令人可悲,又令人可笑,让人不禁纳闷王安石化友为敌的才气,以及神宗宠用王安石所花的代价之大——所有对新政策有异议的人都被撤职,罢官议罪。而这一节最大的看点在于王安石“辞职”后,苏轼曾去金陵拜访过王安石。这时的两人尽释前嫌,化政敌为文友,谈天说地,不亦说乎。在这里林语堂既写出了北宋文人的风雅大度,又写出了两位大文学家的可爱。林语堂写苏东坡,正可谓是:大师惜大师,惺惺相惜!

  我们先根据年表看看苏东坡的仕途起伏(抄自林语堂著《苏东坡传》):

  一0五七年 与弟弟子由同榜中进士

  一0六一年 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相当于副太守)

  一0六四年,入京任职史馆(中间因父亡守丧两年三个月),负责修撰史书

  一0七一年一至六月,任告院开封府推官

  同年十一月,任杭州通判

  一0七四年,任密州太守

  一0七七年,任徐州太守

  一0七九年,任湖州太守

  一0七九年八月至十二月,受弹劾入狱

  一0八0年,贬任黄州团练副使

  一0八五年六月至十月,重蒙起用,任登州太守

  同年十二月,回京任中书舍人

  一0八六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拟制诏书)

  一0八九年,任杭州太守

  一0九一年一至八月,任吏部尚书

  同年八月至次年三月,任颖州太守

  一0九二年三至八月,任扬州太守

  同年九至十月,任兵部尚书

  十一月至次年八月,任礼部尚书

  一0九三年,任定州太守

  一0九四年,贬任英州太守,南行途中,三次降级,改派惠州充建昌军司马。

  一0九七年,贬往海南,谪居儋州

  一一0一年,徽宗即位,太后摄政,苏轼蒙赦北返

  一一0一年七月二十八日,于常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在宦海可谓三起二落。考中进士那年,在入榜的388人中名列第二,而且是因为主考官欧阳修的误会(以为这么精彩的答卷出自他的朋友曾巩)和避嫌,否则当列榜首。苏轼在担任凤翔推官三年后依例解职,英宗本欲破格拔擢为翰林,为宰相韩琦所阻,韩琦倒不是不喜欢苏轼,只是认为年轻人应该多一些历练。而英宗更是早就把苏轼视为未来宰相的人选。至少从一0五七年到一0七九年这段时间苏轼的仕途还算是一帆风顺的。

  一0七九年苏轼受了四个月的牢狱之灾,史称“乌台诗案”。表面上是文字狱,弹劾他的官员在他的文章诗词中找出大逆不道的语句,加以指控。更深层的原因是苏轼加入了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的新政。而苏轼作为文坛新星,其影响力日增,因此要加以镇压。因与苏轼通信或为他出版诗集,很多人受到牵连,包括预驸马王诜。在黄州期间,苏轼在一片东坡上耕田务农,从此自号“东坡居士”,他的四篇公认的最佳作品也在此时问世,即:《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

  一0八五年到一0九三年这段时期是苏东坡仕途的第二春,虽然一直担任“省部级干部”,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是在重要部门担任领导岗位,政绩上颇有建树,可算是官运亨通。

  一0九四年开始的第二次被贬,罪魁是哲宗及新任宰相章椁(应该是竖心旁,打不出那个字)。此人虽然可算是苏轼的故交,但绝对是王安石一派,跟司马光、苏轼的政治立场对立。此次风波共有830名官员受波及,史称“元佑党人案”。苏轼是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想来是因为他在政坛和文坛的地位都同样的高,对手不得不重视。

  一一0一年获赦后,当时的朝野一致认为苏轼将再度得到重用,可惜东坡遽然仙逝。

  我的结论:东坡先生一生漂泊,但更多时候还是自由自在,而不完全是身不由己;东坡先生的仕途颇有坎坷,但得意之时还是比失意的时候多,并非几乎没受到重用;东坡先生两次受贬,起因都是王安石一党的迫害,跟司马光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返回中国名著读后感列表
展开剩余(
《茶馆》读后感500字上一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文采版)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