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读《边城》的1000字感想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204人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中长篇小说,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边城》的1000字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边城》的1000字感想(一)

  初读《边城》,并未从中体会出时代的风貌和气息,只是觉得沈从文先生出色的文笔描绘的独特生活风貌,向往那里的山和水,沱江,茶峒,碧溪,吊脚搂,黄狗,月光,虎耳草……

  但是,又读边城,便有了一种新的体会,

  或许这个故事只是发生在一个小的,偏僻的村庄,或许不引人注意。但是,这个故事是那么的感人,那么的愉悦却又令人伤感。这部中篇小说虽然并非是文坛巨著,但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学经典。

  《边城》是以1943年的湘西凤凰为背景。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小说内容以撑船老人的女儿翠翠和船总的儿子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发展开一系列的事件。这其中,没有花哨的描写,只有乡村田园的淳朴与平淡。文中女主角翠翠清秀,在那个茶峒之中,平静的生活里是那么美丽,自然。而他的爷爷,为了翠翠的婚事而日夜焦虑,同时,天保与傩送都爱上了翠翠,而最后,翠翠选择的傩送。但是,故事情节是悲惨凄凉的,翠翠的命运同她母亲一样,那么的凄惨。她们重复着这种悲剧半的故事。而其中,船夫的角色时时刻刻影响着故事的发展,他对翠翠的过度操劳,增加了翠翠爱情的曲折,翠翠对他也是十分的不理解,最终,他带着委屈和寂寞死去。他不了解孙女的内心,只是一心想让孙女获得快乐和幸福。文中处处体现出的,是一种无奈,一种莫名的无奈,是命运的无奈。文中的翠翠只不过是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小女孩,却要承受的成人的压力,他像其他少女一样,让人见了就喜爱,但是这霓虹纷飞的故事终有悲剧的色彩在其中。

  这个故事初看,好像是理想的美好爱情故事,但是,理想的也是要受到现实的约束的,文中的翠翠的悲剧就诠释了这一点。小说并不是一个悲剧,小说的结尾留下了很多的悬念,让渡者对于这个故事的发展又了许多联想。

  我羡慕沈从文老先生的清雅之致,自在随意的把边城写的飘飘于空,而这其中唯一无法释然却只人的感情。这感情是男女之爱、血缘之亲、更应是蕴涵了沈老于北平浓浓的思乡情结。于我看来,如其把边城看成一篇纯小说,更不如说它像沈先生对家乡湘西凤凰割舍不下的情怀。边城对景物的描写是如此的抽离、洒脱,似与故事有了脱节。殊不知那却是一种真实的美,是沈老以散文的笔调,诗曲的意境,为湘西家乡所描绘的一幅水墨画卷。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惊心动魄的氛围,波澜曲折的情节,一切都只是真实的美和贴近人性的关怀。

  读《边城》的1000字感想(二)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怀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在这个暑假,我读了《边城》,在这部小说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它所描绘的边城小镇茶峒淳朴的民风。

  书中描绘的小镇茶峒,地处川湘交界,交通闭塞,青山绿水环绕,景色宜人。就在这样一片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一群茶峒人,他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丝毫没有受到儒家封建礼教的腐蚀,也没有受到工业文明的污染。他们不会持强凌弱,更不会尔虞我诈,他们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尊好爱幼,大公无私。在他们身上,处处显露出人美好的自然天性。而茶峒中,最能体现人真善美的,我认为是老船夫。

  老船夫年近七十,是主人公翠翠的爷爷,碧溪沮公用渡船的渡手。他从二十岁起就守在溪边,一干就干了五十年。生活虽然清苦,但老船夫工作从不间断,他也从不思索自己的工作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生活下去,接送来来往往的人渡过小溪,对待工作毫不懈怠,尽心尽责。例如,每到“十四中寨逢场”,他“因为明白过渡人是要赶回城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所以即使外孙女多次唤他回去,他也会坚持渡完最后一个人才收工。除此之外,老船夫重义轻利,除了渡船的工资之外,渡客送的渡费他分文不取,如有一次,一位过往商人为了酬谢老船夫,而将“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自己“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便连忙让自己的孙女拦住他,随后“气吁吁的赶来,把钱强迫塞到那个人的手里,且搭了一大束烟草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大笑说‘走呀!你们上路走!’”老船夫在尽心尽力工作的同时,也深爱着自己的小孙女,陪孙女进城过端午节,给孙女讲故事,在孙女不开心时开导孙女……所以我认为,在老船夫身上处处闪耀着人的真善美的光辉,他是善良淳朴的茶峒人的代表。

  《边城》这部小说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茶峒小镇,也展示了茶峒人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在崇尚美德的今天,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美德的范例。

  青山巍巍,碧水悠悠,美丽的茶峒小镇永远保存在《边城》一书中,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梦,成为一个令人眷恋的精神家园。

  读《边城》的1000字感想(三)

  一夜的风雨,吹走了渡船,吹走了祖父,吹走了少女刚刚萌生却又无果的爱情,吹走了年仅15岁的翠翠天真而又美好的希望……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就连那青涩而又纯美的爱情也在萌芽时渐渐没了影踪。一切是那样平淡,就在这平淡之中,沈从文先生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恬静的生活画卷——小溪,渡船,溪边的白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位老人,一个女孩儿,一条黄狗。

  太阳升起,小船开渡;太阳西沉,小船收渡。祖父守着翠翠,开着渡船驶过十五载春秋,笑看花开花落,风起蝶舞。不收船客的钱,却时刻准备好热茶供船客解渴,这样的淳朴,这样的善良,在溪水的柔波中漾开,缓缓地流进每个茶峒人的心里。

  故事就这样展开了,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溪水、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里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翠翠的单纯活泼、天真善良,“俨然如一只小兽物”。她在溪边玩耍的身影,爽朗的如银铃般的笑声,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她的世界。可“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祖父的离世,天保的殒命,傩送的出走……残忍的现实迅速将翠翠朦胧的幸福梦幻击碎,消失得干干净净,连一块碎片也不曾留给她。这个可怜的少女,是否走了一条和她母亲同样的路呢?那凝视夜空的孤单的眸子,又像我们诠释了怎样的一份凄凉呢?

  《边城》有着一种深邃的品格和魅力。沈从文先生用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恬淡的乡村小景。这里寄予了他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优美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奈和悲悯之情。他用一种叙述的语调,为故事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引出了翠翠心中难言的“薄薄的凄凉”。

  溪水依然静静地流淌着,只是没有了渡船的行迹,显得有些孤单;小屋依然静静地立着,只是没有了白塔的依托,显得有些零乱;翠翠依然静静地坐着,只是没有了祖父的陪伴,显得有些伤感……望着翠翠孤苦无依的身影,我们不禁为她担忧,命运的转盘,能否为她停留或是载着她的忧伤一去不复返?

  “这个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我们陪着翠翠一起守望,守望着她远方的幸福……

返回中国名著读后感列表
展开剩余(
《边城》500字读后感上一篇: 《边城》1000字读后感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