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发展最真实的场域,是一切学校德育变革的逻辑前提。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道德期待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动力支撑。学校德育变革必须置身并充分考量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社会资源之于学生道德发展及学校德育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并认真对待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时代要求与动力支撑,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其支持路径,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社会生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滋养,从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系统中寻找资源、方案、路径与突破。
关键词:德育变革;社会基础;逻辑前提;动力支撑
学校德育问题的根源往往在学校系统之外,学校德育的不合理性也往往是社会发展某种不合理性的反映。良好的德育改革方案和初衷,常因没有考虑到或得不到社会系统的支持而劳而无功。“教育改革者通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即认为学校系统好像存在于社会真空之中。”[1]因而,学校德育变革,除了要做好自身的规划、努力之外,还必须学会突破学校教育自身的域限,从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系统中寻找资源、路径与方案。基于这一社会事实与判断,本文拟从内在逻辑、内生动力与实践路径诸方面入手,深入讨论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症结所在与根本出路,并据此阐述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基础及其改进之道。
一、社会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合理观照: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德育变革的逻辑前提
学校德育未能充分观照社会变革特别是社会道德发展的真实图景,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一系列德育改革举措未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症结所在。学校德育变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首先表现为没有充分考虑并善加利用现实的社会生活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深刻影响,没有能从鲜活的社会生活中汲取学生道德成长的资源与营养。事实上,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环境的锤炼、熏染与检验,学生的道德发展就丧失了真实性与可靠性。对社会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合理观照,既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逻辑前提,亦是学校德育变革须臾不能脱离的内在逻辑。众所周知,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与基础内容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成长,这是一切德育变革的根本目标指向。不过,学生的道德成长是不可能单纯通过课堂学习与校内生活就能得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磨砺、锤炼与检验。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成效不彰的根本症结正在于它对学生道德发展之社会因素、社会基础的忽视,在于不合理地假定学生借助书本知识、课堂学习就能获得道德成长与品格完善。学生真实的道德需要、真确的道德动机、真切的道德体验、真正的道德评价,都只能通过真真切切的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锻炼得以产生、发展与完善。即便是虚拟、扮演、推理的社会生活,也不足以真正撬动学生的道德冲动,唤起其真诚的道德交往。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对学生的道德成长而言,学校生活是有益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离开了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学生充其量只能习得某些道德规则、道德知识、道德技巧,而绝不可能形成真实可靠的道德行为,达致高尚的道德境界。相对于学校生活的纯洁、美好、浪漫,社会生活则显得更为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甚至残酷无情。然而,真正的道德冲突、道德抉择、道德行为只会发生于复杂而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不会发生在知识诵读、作业演练、游戏嬉闹、宿舍闲聊等校内活动之中。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是加深其道德体验、促进其品格发展与道德成长的有效路径。与学生的校内生活、课堂学习相比,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其道德品格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品格发展不是通过单纯的理论学习或道德规则的识记、诵读而完成的,而只能借助真实的社会生活与道德交往、通过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来实现。因而,学校德育变革的重点“应该放在通过实践来纠正道德习惯,以及通过很好地解释儿童的天然模仿性、羞耻感和心愿来促使其成功”。[2]生活世界、生活实践、社会交往是学生德性与德行生发、展现、检验与调节的必要条件与环境,并以潜移默化、德性教化、行为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杜威在论及学校德育的社会基础时,直截了当地指出:“不可能存在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而另一套是为校外生活。既然行为是一致的,因此,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学校好像是一个单独存在的机构,以这种取向来讨论学校中的道德是非常遗憾的,学校及其管理人员的道德责任是指向社会的。”[3]“讨论学校中的道德,似乎学校是一个孤独存在的机构,这种倾向是十分不幸的。”[4]学生的道德成长只能通过社会生活得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学会生存》中亦提出:“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5]因而,对学校德育而言,学生的生活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促进学生生长的一切措施都应聚焦其社会生活。一如杜威的睿见:“学习?肯定要学习,但生活是首要的,学习是通过这种生活并与之联系起来进行的。当我们这样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并组织儿童的生活时,我们就看到他首先不是一个静听着的人,而是完全相反。”[6]坦率地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方面,已经发展到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程度。大量的封闭式半封闭式学校、寄宿学校、私立学校直接在源头上堵塞了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生活沟通的渠道,学生一周、两周甚至一月回家一次成为普遍的做法,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触摸真实的社会生活。至于公办教育机构,或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无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或受阻于学生安全的考虑,不敢触碰安全问题这一“一票否决”的红线,呆在学校是最安全的办法;或受限于经费不足的现实,坐在教室中学习大大节省了经费。把学生圈定在校内,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虚拟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的机会少得可怜,学生除了课程学习就是课堂自习,休息的时间也时有不足。凡此种种,都把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贯通的渠道截断了。没有社会生活的滋养与检验,学生如何真切地体验人情冷暖,如何真情地体验利他行为、利群行为,如何透彻地理解道德规则与道德行为的生活意义?“道德完全是社会的道德。在没有社会的地方,是不可能有道德的。道德是受社会制约的人们进行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又是能够通过人们的行为反作用于社会关系的一种能动力量。”[7]必须指出的是,没有纯粹的道德生活,一切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的道德生活,都受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社会道德风气、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囿于学校场域的道德训练、虚拟演练,因缺乏社会生活的浸润与滋养而极易成为无源之水的“知性”道德或道德“伪善”。民国时期教育学家吴俊升就认为:“道德生活为整个社会生活之一部分,与其他各部分生活如经济、法律、政治均有连带关系,故常为其他各部分所规定,所影响。”[8]失却了社会生活的影响,学生就不可能获得踏踏实实的道德成长。而且,学生的行为是否是道德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也不是由学生自身或学校师生来判定,而是由社会来评价与检验的。
二、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德育期待:学校德育变革的动力支撑
学校德育变革之社会基础的松散或缺失,还表现为未能充分考虑并切实满足社会发展对道德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对学校德育变革的热切期待。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德育期待是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动力支撑。1.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动力。学校德育及其变革既不是学校自身的事情,也非教育自身的事情。学校德育变革举措或策略的设计,都必须立基于、指向于、最终归于社会发展的道德诉求。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进程中,社会道德建设是特别紧要与急迫的全民族的事业,可谓任重道远,学校立德树人使命也因之愈益繁重、艰巨。推进学校德育变革,成为社会发展对整个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这一需要源于社会发展与道德建设的不协调、不匹配,源于道德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源于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呼声及对学校德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新要求。学校德育理应从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这一高度来设计自身的改革方案与举措。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略,通过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但一个客观事实是,社会的道德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建设的节奏,国民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还未达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匹配的水平。理想信念、社会责任、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道德建设指标,在不同时段、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还处于不均衡甚至匮乏的状态;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失信欺诈、贪图享乐、善恶不分等各种缺德、败德、逆德现象频频出现。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不高不时成为社会各界反思批判的热点、痛点、堵点问题。此种情势,将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业的实现。基于这一现实,党和政府一直把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来设计、落实。而每一次设计,都将学校德育视为推进社会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从而赋予学校德育变革以强大的政策基础与改革动力。这可从前后间隔18年出台的两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学校德育职责要求的规定中窥见端倪。2001年9月,为克服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道德失范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该纲要分析批判了社会领域中存在的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种种道德失范问题,提出了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规定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即“二十字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以及条目清晰具体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规范。该纲要还明确规定,学校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9]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推出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个新的纲要规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基本要求以及重点任务,明确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具体内涵。新纲要还明确了学校德育在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中,使传授知识过程成为道德教化过程”,切实“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10]两个纲要对德育的政策规定,就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方向、任务与重点。应该说,学校德育在贯彻两个纲要过程中发挥了某种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应当承认,学校德育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增强其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期待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不弥补这一差距,学校德育变革的成效就不能充分展现出来。学校德育变革理应而且必须反映、契合国家政策的重大变化,及时调整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过程,积极回应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惟有如此,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政策的支持,才能夯实德育改革举措的社会基础。“不对外部社会需要进行分析与判断,仅仅依凭学校对其自身状况的感受,就贸然进行学校自身的改革并能最终获得成功,迄今尚无先例。”[11]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德育主题的确定、德育课程的教学都应基于政策调整、社会变革与社会需求,而绝不可隔离社会,远离现实,自得其乐。“假使办教育的人,不知社会情状,突然有高尚的理想,也不易收什么功效。他所办的教育都是与实际生命不相连属,所造出的人材不是与世浮沉,就是不合时用。”[12]2.社会变革的德育期待是推进学校德育变革的动力支撑。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期待,源于教育改革与学校德育质量的不合拍、不同步,源于社会对学校德育质量不高的批评,源于提高学校德育质量、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共同期盼。惟有契合并满足社会变革之于学校德育的热切期待,学校德育变革的推进方能如愿取得实效。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一直是国家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条件保障方面予以引导、倾斜,学校德育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创造性,推出了一批较有实践成效的德育模式,可谓成就不俗。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与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相比,学校德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还远未达到社会民众的预期。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事实,亦常为社会所诟病。学校德育身处社会道德畸形与自身成效不彰的现实困境之中。因此,必须认真对待社会大众的批评与期待,驰而不息地进行德育模式、德育课程、德育方法与途径的改革,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学校德育的质量。这也是学校德育所必须践行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职责。针对大中小学各自运行、互不照应、实效性不高的学校德育实际,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把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注重理论与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德育方式方法,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育人的机制,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13]《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学校德育目标、过程、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剖析非常中肯到位,制定的举措十分契合德育实际。事实上,它所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加强学校德育改革的共同呼声与期盼。社会道德失范问题越是严重,国民的道德品质问题越是突出,人们对学校德育成效不高的反思与批判就越强烈,对学校德育的期待也就更强烈,相应地,学校德育变革的任务就越艰巨繁重。尽管不能把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完全归咎于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力,因为学校德育社会功能的释放,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与钳制,绝非学校德育自身的努力能单独奏效的,但学校德育无疑承担着推进社会文明与道德进步的分内职责———为学生道德角色与道德生活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学校德育必须自觉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担负起促进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职责,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来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共同期待。总之,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将视野投入到广阔的社会变革洪流中,在反映社会变革的需求、回应社会•82•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基础:逻辑前提、动力支撑与实践路径变革的批评与挑战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如果要实现社会的重大变革,教育就必须超越学校的藩篱”[14],自觉地投身社会转型、社会变革的伟大进程中,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吁求。因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期待的学校德育变革,只能继续改革。
三、社会基础的强化与充实:深化学校德育变革的根本出路
德育之弊,溯源于社会。学校德育变革之社会基础的松散与缺失,是导致各种道德教育改革方案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的根本症结。这一症结的破解,需要从社会基础的充实、强化与支持中寻求变革之道,这也是深化学校德育变革的根本出路。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夯实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基础,须从如下方面寻求突破。1.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化必须注重社会道德环境的改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是,学校领域的道德教育与社会领域的道德风气不同步、不协调,学校的道德要求很容易被不良社会环境所侵蚀乃至抵消。这种窘境,极大地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的这种矛盾,一方面表明教育之“百年育人”的艰巨性、复杂性,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学校德育改革的推进必须基于坚实的社会基础,充分考虑社会环境之于学校德育的深刻影响,在推动社会道德风气的优化与利用社会道德资源方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行动设计。学校德育的变革,无论是德育理念、目标还是德育课程、方法的变革,在其出发点上,都基于对不良社会环境特别是道德环境的改造,而在其落脚点上,则都指向于对优良社会环境特别是道德环境的营造。这意味着学校德育的变革必须充分考虑良莠并存的社会道德环境之于学生道德发展的双重影响。这源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指向于立德树人、以学生道德成长为使命的学校德育,如果不考虑深刻制约学生道德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价值观念乃至家庭教育等社会环境变量,那么我们就根本难以指望这种德育会塑造学生优良的德性与踏实的德行;另一方面,即便是指向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这一核心目标,学校德育如若不从正反两方面考虑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从正面吸收、利用优良的有教育价值的社会道德资源,不从反面主动提防、摒弃不良社会道德风气对学生的侵蚀,不从社会环境方面考虑学校德育改革举措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那么,我们也不能奢求这种德育会产生何种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学校德育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学校德育本身,而且取决于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事实上,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之间存在的异性异向矛盾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教育对象的自我道德解约机制,进而消解了学校德育的效果。”[15]而“随着学校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今天学校德育的诸多困惑与难题,越来越多地源自于社会环境急速变迁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16]。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充分观照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放眼整个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大格局,切实考虑到百年育人的复杂性与立德树人的艰巨性,稳妥渐进地设计德育改革的规划与方案。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制约因素很多,但根源性因素可能不在于学校德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环境因素。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不良社会道德风气,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旁观冷漠、自私自利等不良家庭教育氛围,这些社会因素都是规限乃至削弱、抵消学校德育成效的重要社会变量。不考量社会环境、社会问题的制约,径直地设计学校德育变革的方案、策略,“就像不明了引起疾病的根源而去治疗症状一样”[17],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改革得以推进的背景与资源,尽管德育改革不能改变社会背景,但充分认识并合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甚至预测它们是如何变化以至影响教育的制度安排,从而指导或决定自己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18],是德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越来越多的社会研究和事实表明,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因素已成为制约儿童道德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甚至已超过学校德育的影响。一项较大范围的调查研究显示,90.3%的教师认为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大于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82.8%的教师认为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大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32.5%的初中生和36.2%的高中生认为社会风气对自己品德形成的影响最大,24.5%的初中生和18.1%的高中生认为学校教育对自身品德发展的影响是第二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相比,“社会风气对学生品行发展的影响排在首位”。[19]与社会风气、家庭风气的不良影响相比,学校德育的努力、改革举措、道德追求,往往很容易被前者所抵消、侵蚀。鉴于此,学校德育变革的设计,就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教育的限度,充分考虑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净化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长与生活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其道德发展的、富有道德感染力的、健康向上、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这是提高学校德育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校德育要发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创造性地推动构建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为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2.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化必须充分利用社会道德资源的支持。学生道德发展的社会基础性以及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期待、社会环境的深度规限,共同指向着一个方法论问题:学校德育变革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如何积极有效地拓展学校德育的理念、课程、内容、方法与途径,如何在全社会共同参与及支持配合中实现协同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这一繁巨任务的完成,必须基于坚实的社会基础。当前我国的教育综合改革正处于深水区,而不断增加的德育改革的难度与压力也使其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真真切切地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德育改革重中之重的任务。德育改革的任务越是艰难,就越是需要构建一个包含社会不同领域、要素与渠道的综合、有效、协同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是教育改革挣不脱也离不开的生存土壤,教育改革必然要受社会的全方位制约。社会需要是启动教育改革少不了的动力,社会环境是推进教育改革切不断的根基,社会认可是评价教育改革绕不开的标准。”[20]不密切关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变化,不从中吸取有利于学校德育变革的文化资源、道德资源、价值观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单靠学校教育自身的力量或有限的德育课程与教学,是很难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学校德育变革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支持,在方法论层面,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关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断从中汲取生动的德育素材。学校德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不能全面反映社会道德的实际,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存在反差,一直是学校德育缺乏生机活力的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的破解,只能从社会变革与社会生活中寻求改进之道。这里,杜威的见解仍然具有时代价值:“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它对于这种统一的破坏或忽视而论,使得达到任何真正的、正常的道德训练变得困难或者不可能。”[21]学校德育必须善于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吸收教学资源、德育素材与德育营养,不断丰富、充实学校德育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以增强学校德育的社会现实性与适应性。那些有吸引力、有魅力的高效德育课堂,都是充盈着鲜活、真实的社会生活事件与案例的课堂。要充分运用大众媒体推出的“感动中国”、“时代楷模”、“最美教师”等栏目中的道德案例,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涵养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有温度的、真实感人的道德素材,成为激发学生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感人的社会道德资源。二是构建社区、街道、村镇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协同机制,切实发挥社区资源的德育功能。学生品德的生成不同于知识技能的授受,它主要不是靠课堂教授,而是靠成人的道德榜样及充盈道德氛围的社会生活的感染。对青少年学生而言,社区、街道、村镇就是他们能够接触的社会,就是其最亲近、最熟悉、最方便、最可信的社会生活领域。学校德育必须发挥主动性,通过创新教育路径,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互动互进的协同育人机制,使其成为学生道德锻炼与道德交往的真实、可靠、有力的德育资源与渠道。社区、街道、村镇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活动,都可以作为生活化的非正式教育的方式,成为学校德育可资开发利用的德育资源。社区、街道、村镇之德育功能发挥的一个优势是,它可以弥补学校德育的诸多缺陷,在教育时间与空间上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社区在时间上弥补学校德育的假期空挡、空间上充实校园以外的德育环境,既体现了社区教育的学校德育参与精神,也是优化学校德育社区环境的准确选择,有利于产生学校德育与社区建设在更深层次上的互动。”[22]这也是学校德育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防止学校与社会德育要求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抵消,形成协同育人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现实课题。三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校德育的社会途径。检验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可靠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实践。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生活、理解道德,也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重要旗手克伯屈特别强调社会活动之于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与儿童品德发展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是锻炼、培养儿童道德能力最有效的路径。“有目的的活动方法提供了各种更广泛的、有教育意义的道德经验,这种方法比我们学校通常用的方法更接近生活本身,使它更好地适应对这些经验的教育评估的需要,更好地为培养所有学生理智的道德品质做准备。”[23]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见习、社会观摩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既是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弥补学校德育知行脱节的缺陷,彰显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强化并检验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规范、道德能力与道德行为的有效方式。因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在生活交往中,人的德性价值、品德水平方能得以真正地展现。
参考文献:
[1]S•鲍尔斯,H•金帝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王佩雄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83.
[2]R•弗里曼•伯茨.西方教育文化史[M].王凤玉,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63.
[3][21]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10,358.
[4][6]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8,42.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7]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
[8]吴俊升.德育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66.
[9]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01-10-20(1).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光明日报,2019-10-28(1).
[11][20]吴康宁.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制约[J].教育研究,2016,(3):34-38.
[12]陶孟和.社会与教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21.
[1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9-25(1).
[14]迈克尔•W•阿普尔.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M].王占魁,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4.
[15]万美容,杨昕.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矛盾关系之论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2):40-41.
[16]冯秀军.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J].教育研究,2013,(5):104-111.
[17]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M].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4.
[18]马健生.教育改革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0.
[19]杜时忠,杨焱轩,卢旭.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
[22]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91.
[23]劳伦斯•阿瑟•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195.
作者:唐爱民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返回道德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