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象生动,扩大聋儿认识范围聋儿认识世界是从认识周围的事物开始的,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康复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观察和参观、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但是,现有的小朋友,他们求知欲并不满足于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得的祖国各地以及海底天空的新鲜事物,都能使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而多媒体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孩子们带到遥远的空间,使他们身临其境,像认识周围事物一样去感受平时感受不到、认识不到的事物,从而扩大聋儿的认识范围,如聋儿认识动物时,为了让聋儿从认识常见动物的范围里跳出来,把他们的视野扩大,浩瀚的海洋,无垠的沙漠,广袤的森林深处,我们选择了电视片《动物世界》中《动物的尾巴》,选辑了聋儿能在动物园里见到的猴子、孔雀,以及一般难以看到的巨鲸和袋鼠等。聋儿以浓厚的兴趣,好奇的眼光,集中注意,观察着、思考着: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着什么功能?当活动结束时,教师设问:“你们知道动物身上还有哪些有趣的东西?”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动物的奥秘。
荧屏把时空浓缩和搬迁,世界在突屏里展现。好的录像教材能化远为近,化大为小,跨越时空,扩大聋儿的认知领域。
二、多方创意,促进聋儿智力发展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颜色、形状、形象来思维的。因此,借助直观性会更容易可更巩固地学习一切。”多媒体能使客观事物的形、声、色多种刺激同时直接地作用于聋儿的视觉、听觉器官,从而引发了聋儿的注意和兴奋,促进聋儿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多媒体可以将原来彼此孤立的事物,通过组合和拼接,使他们之间产生一定的顺序和联系,这样更有利于聋儿从对事物的“点”的认识跨越到对事物的“线”的认识,这对发展聋儿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又十分有利的。如“认识四季”的总结性谈话,虽然聋儿对四季中的事物的特点已有认识,但他们对时间概念的认识是很抽象的,往往只能与当时所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而对过去和将来的事件的“印象”容易混淆或遗忘。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既突出四季事物的特点,又按春、夏、秋、冬的次序拼接起来。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提供了四个季节的“点”态信息,如春季:柳树泛绿、小草发芽、花儿绽开、燕飞来、蝴蝶飞来飞去(动片〉;夏季:烈日、青蛙呱呱叫、荷花翩翩起舞、树叶茂盛、穿夏装的小朋友;秋季:金色田野、树上结满果子、树叶飘落(动片〉;冬季:光秃秃的树杆、雪花飘飘悠悠落下、小朋友溜冰等,并且从提供的“点”态信息开始,启发聋儿补充、想象春、夏、秋、冬还有哪些现象?对孩子们展开了活跃的发散思维。
三、创设情境,促进聋儿主动学习
从聋儿年龄特点出发,康复教育应当引导他们积极运用感官,主动地感知和认识客观事物。这一方面,多媒体具有其它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某一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或某一事件的展示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外界条件,若只是抽象的讲解过程,聋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获得对这些过程的深入的认识,而多媒体可以将其集中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如小鸡是怎样从蛋孵化而成的?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关于它们的生长过程的知识,靠静止的图片是观察不出来的。我们选择了《可爱的小鸡》、《小蝌蚪找妈妈》录像片。这些生物变化的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首先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使他们无须意志的努力,就感知和认识从蛋孵化成小鸡的条件、温度、时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又如《动物的尾巴》,聋儿通过观察,从外形上比较孔雀、猴子、袋鼠、巨鲸,虽然是不同的飞禽走兽,但都有尾巴,而它们的尾巴大小不同,颜色不同,但都有着同样的作用,这就是能平衡身体,使它们行动灵活。这些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成长过程和生活现象,通过多媒体手段集中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和窄小的空间之内,就能使聋儿获得感性的认识,这是多媒体教育手段优于其它教育手段之处。
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有着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长为短,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快为慢,化慢为快等特点,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聋儿的身心特点,是一种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有效教育形式。本文来自《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