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化时代不断进步,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近年来计算机教学的实际,分析与探讨如何全力推进以“就业目标驱动式教学模式开发和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和创新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有系统开发级的,也有应用操作级的,还有大量的跨专业应用服务和客户支持等复合类型的专门人才。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这种分级越来越明明晰。
目前许多学校将人才培养侧重点放在培养研究型和本科级(亚本科级)计算机技术人才,而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却重视不够或措施不力。根据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的特点,计算机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潮流,与学科发展接轨,与时代同行,要分层次培养社会需求的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1、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特点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重大调整,而且要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要有准确的定位: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应该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1.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课程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精心安排必须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加强界线模糊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强化学生技能。
1.3要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
各门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NIIT模块》课程中的ISAS以及软件项目课程教学中采用主题作业让学生来搜索知识,系统地整合知识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素质能力方面的系统教育锻炼。从而处理好知识教育与素质能力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大为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
1.4评价体系要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在课程标准中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技能人才。
2、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案
为完成以上目标,需要对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软件、网络等一些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2.1精心设计实训题目,加强上机实训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动性。
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精心设计实训题目,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实训,分必做、选做和提高等类型。学生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在课内和课外充分进行实训。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辅导中应特别重视“实践”这一环节。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是靠教师教,而是靠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只有多上机动手实践,才能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才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所以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上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获取知识。
2.2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采用书面作业、上机作业和项目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例如计算机相关的一些专业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程序设计》、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可采用以上三种并行的教学模式。
另外,可以通过一门课程就进行试点,采用班级授课与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相合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经功能扩展之后,放在校园网上,并提供学生自由上网学习的环境,改变学生单渠道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信息的状况。同时精讲理论课,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进一步对课程自主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根据这个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即:预习教材、重点讲解、上网自习、上网自测、网上讨论和提高。
2.3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复杂过程。要使这个过程得到控制、调节达到优化,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中通过得到教学活动信息的反馈,及时而准确的做出反映及处理,使教学活动中的缺陷之处得以弥补,不当之处得以纠正,完善之处得以强化,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计算机教学活动是知识技能性很强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巡视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从学生的操作过程及完成试题的步骤和结果中搞好每次活动的教学信息反馈,即做好“行程性”反馈。当发现个别学生“反馈”的效果不佳时,教师应提出一些“暗示性”问题,启发其继续准确地完成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2.4对目前的考试方法进行完善和改革
在计算机教学中,素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计算机专业教育之中,这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要注重过程性和阶段性考核,注重从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能力等多方位考核,从而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客观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正面导向。
2.5加强重点课程和系列课程建设
通过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有重点的选出学校层面以及系科层面的重点课程建设,成立小组分工合作,摸索总结经验,继而以点带面推广一系列课程的建设,有目标有计划实施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建设。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又能对这些知识运用自如,教学环节的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加强实训环节、努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活动的信息反馈,善于创新,才能形成完整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体系,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3、教师如何应对计算机课程改革
教师是教育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计算机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创新教育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创新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创新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应具备精深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设计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能力,会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网络教学。
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再次,计算机课教师自学能力要强,要具有创造性,懂得吸收、借鉴国内外典型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先进成果,引进教材,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这必然要求计算机课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做大量开拓性工作。
4、如何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职业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是培养人的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是阶段教育,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着重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把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自学能力,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
总结、评价是教学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来体验创新的乐趣,评价是最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给予热情的肯定。因为教师的这些肯定,往往使学生如沐春风。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活动印象深刻,产生极大的满足和喜悦感,而且还能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创新活动中,从而下一次的创新兴趣又得以激发。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专业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努力让教学活动焕发出创造的活力,让学生在科技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参考文献:
[1]马润成. IT 公司人才需求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启示[J]. 计算机教育. 2007(9):69-7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