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基础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旨在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多样化学习创造条件,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与效率。
关键词:整合理念;数学新课程;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交融它们的特性,可以让抽象问题形象化,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达到提高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爱学、善学、乐学,主动发展数学思维及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在此,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有限,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入手,在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时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和(利用多媒体进行图形演示: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提问五边形内角和的求法。以激发学生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求法的回顾与进一步的思考,可知用同样的方法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那么,六边形,七边形呢?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就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点亮了学生的思想火花并不断地出现新的火花。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2、链接生活中的数学,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以网络教学为例,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比赛哪组找到的立体图形多。教师深入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生发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橙子、钟楼、书等都是一些有规则的立体图形。
在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完成了教学目标,体验到我们就生活在三维的世界中,随时随地看到和接触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
过去教师“一对全体”的教学现在可以用“一对小组”的方式补充,并通过“人机对话”让同学作品切换到每一个学生的电脑屏幕上,使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大为增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是真正的学习主体,使学生自己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的优美。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3、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应用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笔者在教学函数图象的环节中,借助动画技术,演示函数图象的形成过程。展示出从静止到运动,从孤立的点到连续的曲线,学生可从屏幕上看到自变量的连续变化,函数值也随之同步变化,以及对应点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到完整精确的函数图象。
例如画y=kx+b(k≠0)的图象,( 如图Ⅰ) 在屏幕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在x、y轴设立二个闪烁的动点,分别代表自变量和因变量,借助动画技术,当表示自变量的动点在x轴上自左向右边连续移动时,表示以自变量、函数值为坐标的动点在坐标平面上运动并留下轨迹,也可设计成可控动画显示,给予学生明显、直观、连续、完整、精确的函数图象形成过程,并揭示了变量的对应关系。
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学生求知欲望被激发,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在函数图象教学中,通过适当选取自变量的值,计算函数值,列对应值表及描绘函数的图象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只能展示给学生孤立、静止、间断的点、线、引入计算机辅助以后,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形,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海洋。
4、探求知识内在联系,训练抽象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能提供自动推理和符号演算的环境,更能提供动态的三维智能作图环境有助于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如教学勾股定理,学生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就对它有了一些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已经会用它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对其真正的来历以及证明方法都不是很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在讲这一知识点时,我课前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一个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变换三边长度和∠ACB的度数,从中探索出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明方法及证明技巧。
利用几何画板做一个直角三角形,设三边长分别为a、b、c,分别以三边长为边长做正方形,求三个不同正方形面积。( 如图Ⅱ)
操作方法一: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课件,变换a、b、c三条边的长度,实践、观察后讨论得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
操作方法二:
学生通过变换∠ACB度数,观察思考没有直角三角形条件有无上述结论。(结论:只有在直角三角形条件下结论才成立。)
信息技术把这一定理的证明过程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进行合理的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它既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工具、协作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者的学习工具、探索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度”的问题。学生自己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依赖自身来完成,不提倡采用信息技术代替完成.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增加,但过量的信息无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学生无法把握,反而会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改中我们需要信息技术,在实践中逐步学会把握新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一种平衡,以达到最好的整合效果。
以上仅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问题作了几方面的初步探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并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提炼、去反思,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整合之路,有效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技术》2004.2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3]《数学新课程标准》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