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电子论文

高校计算机基础主要教什么,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项目

2024-04-13  本文已影响 343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影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教改的模式与方案。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改 一、 引言   在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仍然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而开设,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基本能力,扩充他们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中学计算机课程内容的加深,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人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对本课程在各高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总结,浅谈了高校教学改革并提出以下具体方案。 二、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因素   1.新生入学时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和素养参差不齐   由于地域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无论如何,该课程的教学都还必须在基础知识方面下功夫,虽然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在中学时也学过,但中学教育毕竟是普及式的教育,跟大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相差甚远的,首先,要以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基础,让学生把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学深﹑学透﹑学全面,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其次,教改还要能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来源、不同专业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建议采用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分类指导等方法,以体现真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改理念。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引线,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不应把教学目标只单一的体现在教师的“教”上,而更应该考虑学生“学”的情况,甚至应该考虑到学生在该堂课结束后,到底能够做到什么,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并提出具体的能力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须明确并告知学生每次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等,并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真正学到知识,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项目教学法等进行教学,都是不错的选择。   3.内容设置没有充分体现该学科的特点   在设计教学时,应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与要求来选择教学方法、模式与课堂组织形式。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法上应尽量避免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教学模式,而应在教学中以突出以实践为主,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践任务中去。在课时安排上,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不应小于1:1,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性,或者说,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方案   1.教学目标的改革   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专业的教学中,应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放在培养计算机素养和面向实际应用方面,而不是单一的获取知识。在组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的。   2.教学组织方法的改革   高校的学生往往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的愿意,有接触过计算机并有一定的应用能力的,也有从来没接触过计算机甚至不知计算机为何物的。我们把这些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课堂,用同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很可能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吃不消”等现象,这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入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差别,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组织的改革,即实行分级分班教学的方法。   3.教学时间安排的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操作性强,若采用一周上两节课、上两次机的方法, 许多内容将因得不到及时巩固而淡忘。比如:五笔字型输入法的规则,不集中一定的时间上机操作是不可能掌握的。而且有许多内容也应上完课就立即上机实习才有效,所以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集中时间强化训练的方法。具体方案为:   1)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对该课程可以采取项目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计划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两周左右的时间集中上该课程。可根据学校计算机房的承受能力,分期分批的进行。每一期学习结束就进行考试,这既便于考试的组织,又可减少学生期末集中考试的压力。   2)在保障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不应小于1:1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边学边练”的教学安排,即安排1个课时理论课,紧接着安排1个课时的操作课,或者上午上理论,下午就接着上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学到理论运用于实践,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4.考试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谁教谁命题谁评卷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增强教师紧迫感和责任心,应该推行“教考分离”制度,并注重三个环节:一是把好命题关,基本知识点可占50%以上;二是严格评分标准和评卷工作;三是科学地进行考试结果分析,即要求任课教师对考试成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找出学生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上的长处和不足,并制定出改革措施和下阶段学习的目标,目前我们国家很多教育机构也退出了多种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如考试等,都是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错的一个检测手段。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的课程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减少笔试内容,增加平时机考小测验,并将测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让学生运用平时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以达到考核的目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改革应面向应用、注重实践,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资源优势,进行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实践为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养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贾珺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体系建设   [2]何思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巧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班级小报word怎么做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