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法学论文

本科院校国际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70人 

  摘要:国际法是法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但与其他法学课程相比,因其难以直接应用且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较低,学生往往不够重视,导致课堂教学出现诸多问题。国际法课程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到学校、教师、学生及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培养目标、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创新考核方式,以此提升国际课程法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义利观。

  关键词:教学改革;培养目标;义利观

  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是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的《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规定法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10”指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其中就包括国际法。①可见对于合格的法学专业人才来说,国际法知识不可或缺。在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架构中,国际法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国际法课程理应受到和其他部门法诸如民法、刑法一样的重视。但现实是国际法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一个“尴尬”地位,这种情况在地方本科院校尤甚。因此,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对国际法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尝试。

  一、国际法教学的中的“痛点”

  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国际法在多数院校的法学教学中都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究其原因,是由课程本身、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国际法课程内容缺乏直接适用性

  国际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交往的规则,但国际上没有一个超越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立法机构来制定国际法,更多是两个以上或更多国家通过协议或认可(某种习惯)共同制定的。与国内法相比,法律规则并没有通过法律条文直接体现出来,这无疑增加了国际法学习的难度。同时国际上没有一套超国家的强制机关来强制实施国际法,因此实践中国际法被违反的情况时常出现,甚至有“国际法并不是法”的声音存在,这些都要求具有与国内法不完全一致的教学、学习方法。

  (二)学校(院系)对国际法课程重视不够

  由于国际法课程的特点,其尴尬地位在各院校关于本课程的设置及安排上均可见一斑。法律104教育居于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和争议,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过程中,把“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与课程设置挂钩,把大学教育错误地等同于职业教育。除少数特殊院校外,大部分院校在设置国际法课程时都不够重视,一般不超过51课时,这与同是“10+X”中的其他9门专业必修课并不能相提并论。几乎所有的法学院系对于民法、刑法、诉讼法都配套开设了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甚至还包括专门的实验实践类课程。但很少有院校开设和国际法相关的选修课程,庞杂的国际法内容需要在51课时甚至更少的时间内教授完毕。可以想象如果国际法不是“国标”中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估计很多院校会选择不开设这门课程。

  (三)国际法专业任课教师缺乏

  由于国际法在整个法学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直接导致了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老师可能并非国际法专业出身,同时往往承担着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非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和关注,仅以完成教学计划为授课主要任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

  (四)学生的态度和特点不利于国际法教学

  国际法不能被个体直接适用,学生普遍认为国际法解决的就是国家之间或国际社会的问题,与个人的关系不大。且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际法知识所占的比例不高(总分480分中约占6-8分),多数学生只要能勉强通过课程考试拿到学分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此外地方院校的学生相对而言英语基础较差,而学好国际法要求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对国际政治、经济等均需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这也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以上各种原因导致了国际法教学存在着教师不热情、学生不积极的现象,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不佳反过来进一步导致国际法被忽略。

  二、对国际法课程重新定位

  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重新认识国际法。

  (一)中国需要国际法

  在全球化交往加深的今天,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对于国际规则,中国经历了“被动接受”→“主动参与”→“积极推动”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冠疫情的国际抗疫合作等均体现出中国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制化的努力,“这些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我国同各国利益汇合点。”[2]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体系。推进对外法治宣传,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加强多双边法治对话,推进对外法治交流……”[3]毫无疑问,中国比以往更重视国际法。

  (二)学生应当学好国际法

  对学生而言,应该正确认识国际法是否“有用”。如果仅从职业化或者直接利益角度去考量,国际法的“收益”显然无法和国内部门法相比,对学生来说就业前景也不那么广阔。即便如此,国际法在一些“高大上”领域,还是稀缺的,如外交部、商务部、司法部等,这些领域需要精通国际法规则的专业人才。学生只要有兴趣完全可以选择作为努力的专业方向,从而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一点,国际法的观念、规则、制度同一个国家的利益紧密相关,个体与国家的荣辱兴衰休戚与共。学生本人即使不直接从事国际法具体工作,也应关心和关注国家发展,关注国际社会,这也是新时代人才的内在要求。

  (三)教师如何教好国际法

  对教师而言,掌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方法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要教好国际法,还需要自己对国际法以及国际法教学具有真诚的热爱和兴趣。有学者将此称为“国际法教育的道,即真知与真爱,是教育者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中对于这一课程和知识体系的理解、把握与认同。”[4]教师对所授课程有倾向性和认同感,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好国际法的重要前提。

  三、国际法课程教学创新思路及实践

  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深刻变革。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要以新的理念和方式重塑大学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改革的逻辑如下图:

  (一)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其中“高阶性”指的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5]对学生而言,教学目标可分解为: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法基本原理和部门国际法,包括国际法的制定、实施、遵守以及国际争端解决几大板块。2.能力目标。学生能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同国际事件和中国对外关系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评价;能养成主动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和事件的习惯,形成国际视野,得出是与非的推断或合理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3.素养目标。通过介绍中国在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与贡献,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在分析国际事件时具有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包括“授业、解惑、传道”三个育人层次,这与上述的学生目标是一致的,除了所知、所了解内容外,国际法课程更关注价值观和情感因素,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际视野。

  (二)丰富国际法教学内容

  国际法既是国际主体交往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同时又与国际政治、经济、历史等其他学科有着交叉。在授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系统、扎实地讲授专业知识无论课程如何创新,专业素养始终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国际法基本原理、制度、程序等内容的讲解始终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知识。2.以相邻学科和国际时事政治作为重要补充在授课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之所以对知识一知半解是因为对争议的起因、背景等不了解,能看到的问题有限,阻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因此需要补充一些与课程联系紧密的其他背景知识,例如中印领土争端、中菲南海争端中的历史、地理背景,新形势下美国等国家行为背后的政治因素对国际法的影响等。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对空洞的知识产生直观的了解,也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分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1.教学模式采用“传授式+辅助式+探究式”在重要知识的讲解坚持原有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的程序。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部分较为简单的章节和内容采用辅助式,即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的教学过程。通过由学生选取简单章节进行讲解的方式,既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又能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在知识拓展部分,选取一些有争议的国际法热点问题提供给学生,通过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自我论证的过程,不设固定结论。以此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则不轻易否定其观点。2.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运用课本、法条,更要注重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如各种公众号、慕课等。通过让学生观看短视频、电影等方式,让他们有意识去寻找其中的国际法知识,寓教于乐;运用时事新闻提高学生对于国际事务的关注度,如将“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叙利亚难民”等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讨论,同时要求每位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整理出其认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法热点问题,并说明理由。这些尝试都能引导学生将目光从书本和教材扩展到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核方面,注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期中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分组报告,在班级内分小组讨论,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选取国际热点问题从国际法角度加以分析,既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能让学生了解前沿问题。期末考试在符合学校统一考试安排的基础上对题型进行创新,如尝试英语翻译题、影视赏析题、绘图、计算等类型,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外语基础能力。3.注重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除传统评教和考核外,每学期初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了解情况,并征求学生关于本课程的教学建议。期末时,要求学生对学期初所写内容进行回应,总结所学知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本课程教学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教师能够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落实课堂思政教育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5]与其他课程相比,国际法课程的思政因素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引导,例如正确看待西方国家主导制定的体现发达国家利益的国际关系准则,理性看待国际法中的民主、人权等理念。充分认识中国在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白现有国际法并不能解决所有国际问题,解读当今国际社会问题应有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

  四、国际法教学创新成效与问题并存

  (一)创新成效

  1.增强了学生学习国际法的热情,改善了课堂教学气氛通过案例、影视、时事新闻等教学手段的创新,学生对国际法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养成了主动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和国际事务的习惯。课程参与度提高,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践问题积极发表观点。国际法课程教学在学生反馈、同行评价等环节都受到了相应的肯定和认可。2.实现了更高阶段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首先能够完成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期末考试成绩和司法考试中国际法版块均成绩较为理想。同时学生也明确了中国对待国际法规则的态度和立场,通过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对政治制度、国家利益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自觉做到认同和维护,实现了课程的“高阶”目标。

  (二)存在问题

  虽然影视、图片、时事新闻等其他方式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学生反馈来看,“课本-板书-PPT”之间取舍不清晰,个别学生在观看课件、影视资料时兴趣很大,但回到专业知识本身则不再投入,甚至提出“最好每个知识点都能通过视频的方式讲授”,本末倒置。因此辅助资料的选取就成了需要面对的新课题。这些资料的选取“不在于影响力的轰动与否,而是在于内容是否能与国际法基础知识产生较好的契合度,是否能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是否能起到积极的范例作用,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以及研习国际法基本理论。”[6]这还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思考、总结,通过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加以改进。国际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及时总结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充分考虑本校师生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其他院校国际法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如“线上-线下结合”“模拟法庭”等,不断提升国际法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国际法不再是法学专业“可有可无”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讲话》,2015年10月12日,

  [2]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2021年01月10日,

  [3]何志鹏:《中国国际法教学提升的“道”与“术”》,《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第4期。

  [4]吴岩:《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倾力打造五大“金课”》,2018年11月24日,

  [5]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2020年05月28日,

  [6]邱雪璐:《论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选用标准》,《南方论刊》,2018年第3期。

  作者:刘慧慧 单位:长治学院 法律与经济学系

返回法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中英法学本科教育差异比较探讨上一篇: 常识常理常情在刑事立法的运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