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工业论文

国际化人才竞争力培养(浅谈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

2022-11-19  本文已影响 27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如何立足清华大学,充分利用国际知名设计院校资源,共同培养符合国家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工业技术化程度不断提升,中国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提出“一带一路”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路线图。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毫无疑问成为题中之义。培养在国际范围内能够适应不同行业领域和不同文化需求,从事产品/服务设计的创新型领导人才,将成为当前国际教育与产业发展最为前沿的学科领域。该领域综合了跨学科和跨文化两种优势,是未来全球化颠覆性创新产生的重要基础。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综合学科背景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正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未来国际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一直以来积极与国际著名设计院校和跨国企业进行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设计教学与科研合作,充分认识到在当今和未来很多重大项目的设计创新中,具有艺术与科学交叉知识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领导型人才,对文化、技术、美学、商业等要素进行整合与创新的重要性。

  除了参与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组织的短期出国访学和联合培养攻读学位项目外,从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国外工业设计发展趋势,专门定制符合国家全球发展战略和提升国家制造水准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尤为迫切。通过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探索出独特的跨文化和跨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 选定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共建管理。

  选取亚洲、欧洲、北美三个重要的设计、文化、产业中心的优势设计院校资源,由参与合作的多所大学共同建设管理,将国际领先的艺术、设计、工程、技术、商业等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与教学。学生不仅在自己入学的大学学习,同时将有一年时间分别被交换到另外两个国家地区进行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生交换模式,这种培养方式通过国际联合课程,将每所参与学院所具有的优势学科和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整合,即共同制定和分享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又发挥各自独特的学科与文化优势,有助于培养全球化的创新设计领袖,为推动未来的社会进步与社会创新提供人才与知识的催化剂。

  2 明确跨界培养目标,构建全新培养体系。

  国际化培养能够提供独特的跨文化、跨专业、跨国界的教育体验,培养学生成为全球化的设计创新人才和设计创新领袖。通过整合全球三大洲领先大学的优势学科资源和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交叉设计、工程、技术、文化、商业、产业等不同领域的学习机会,培养其具有整合性的创新应用知识体系,具有高端理解力、创造力、和知识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培养能够在企业、公共性或非盈利性部门进行创新的人才和能够承担重要职位的创新人才。他们能够在跨国公司、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担任国际化企业家、创意总监、设计战略领导者等重要的职位。培养能够应对21世纪社会、环境、文化、经济全新挑战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2.1知识能力

  (1)学生能够从跨学科和跨文化角度整合设计、技术、商业等领域,进而提出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来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2)学生能够运用娴熟的批判性设计思维,对复杂的设计与工程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学生能够运用娴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方法,对设计与工程创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适应性进行论证。

  (4)学生要具备有效和视觉化的设计表达能力,在面对专业领域或非专业领域不同人士时都能够有效地推广其对全球化设计问题的观念见解以及解决方案。

  (5)学生能够在设计和工程提案过程中清晰地界定其中的技术、环境、文化、经济等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

  (6)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设计与工程研究的方法、原则、和工具,并能够有效地将其运用到设计创新实践中。

  2.2技能技巧

  (1)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娴熟的技能来输出创新概念和界定创新机会,为特定项目提出创造性的规划方案。

  (2)学生能够运用娴熟的技能将产品/服务相关创新设计概念优化,并最终付诸转化实施。

  (3)学生能够具有娴熟的技能对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进行功能原型研究、生产工艺制作、产品原理测试等工作,以最终实现设计的预想。

  2.3 敬业精神

  (1)学生能够制定和实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高级别战略。

  (2)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文化和生活方式,从事复杂的国际设计创新项目管理工作。

  (3)学生能够在界定和实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展现出创业精神。

  (4)学生能够敏感地感受到国际合作中不同合作伙伴多样化的期许和文化体验,并给予充分的关注。

  (5)学生通过全面了解全球市场变化,能够清晰界定自身的职业身份,并充分认识自身职业生涯中所肩负的设计创新领导型责任。

  (6)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进行创新,能够考虑到团队中不同成员的需求并对团队负有责任心。


  3 采用项目教学模式,鼓励设计创新实践

  学生将在全球不同的教学基地沉浸式地体验多元化的知识、技术、文化,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寻求全球化的跨专业创新解决方案。项目重点体现文化多元与学科交叉发展的前沿性、交叉性、系统性、包容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项目教学将重点鼓励学生从事关注商业、社会、医疗、环境影响的设计创新实践,希望通过设计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项目支持对现实问题进行跨专业团队合作,并提出创新性设计解决方案的探索。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教育训练,体验不同大学的教学资源与学科优势,以帮助他们具有更强的跨文化-跨学科的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课程由清华大学提供的课程和项目合作伙伴共同建设,由参与学校提供的课程共同组成,以项目制驱动的实践教学工作坊为主要教学方式,课程同时包括一些非正式的教学环节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模块包含但不限于:

  (1)全球创新设计导论工作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基于全球化问题、系统化挑战、地域化机遇所产生的整体性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2)颠覆性市场创新工作坊,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理解和创造功能化的颠覆性创新产品,进而创造出全新的市场机会。

  (3)技术-文化-创新工作坊,帮助学生探索使用相关技术和文化元素,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基本理念。

  (4)设计战略与管理工作坊,介绍设计战略、产品研发过程、品牌等相关内容,通过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学生将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互动,解决品牌、市场、用户等相关需求问题,最终输出设计研究报告。

  (5)材料驱动设计创新工作坊,从2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材料: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材料(如陶瓷、织物等,将这些传统材料赋予全新的功能、形态、美学等要素);创造性地使用先进的新材料(诸如记忆智能材料和纳米材料)。通过对材料生产工艺、表面处理、色彩处理等因素的研究,探索产品创新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本课程将整合陶瓷设计、染织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不同专业的教师资源组成师资团队。

  (6)社会创新设计工作坊,关注设计的社会属性,将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创新方法、人本设计方法、协同设计方法等,解决社会面临的可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医疗健康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定义社会需求,利用原型创新对社会问题进行实践性解决,运用战略性方法复制、调整、推广社会创新解决方案,对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等,整合院校、企业、政府等综合资源,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创新领袖。

  (7)国际设计项目,该教学模块是最为重要组成部分和项目精华的浓缩,它将3个文化背景下的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提炼。该项目希望学生对21世纪的全球化问题提出富有远见的创新解决方案,旨在让学生掌握了高超的认知和实际操作技能,并提出创造性的设计解决方案。教学团队将讨论 并精选基于全球化语境中与地域发展相关联的设计主题进行国际设计项目的选题。这些主题将涵盖诸如未来食物、能源、医疗等诸多广泛的领域。这些选题将固定持续2-3年,以便于后续的学生能够在以往学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合作伙伴将与不同的跨国公司合作获得他们对该项目的赞助和支持。参与国际设计项目的学生团队通常由分布在不同学校的3个学生组成一组,根据学期的课程安排进行详细的课程规划。项目开始后将有跨国教师团队进行阶段性项目评审,利用国际视频会议和展览进行总结,学生在合作伙伴学校交流学习之后,将就整个学年的项目进行答辩,部分或全部学生的作品有可能集中展出。每年的总结答辩要求学生能够呈现出高水品的创新设计成果,为全球化-地域化知识体系贡献应有的知识,成果包括:工作研讨原理模型,系统构架图解,可视化设计方案,项目报告书,基于视频会议的最终答辩材料和展览。

  经过国际化培养的学生将会在全球性的跨国企业、咨询机构、创新实验室成为世界级的创新领袖,他们所具有的全球化视野和整合设计、技术、商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新型的创新人才和国际化的创业者。他们有能力通过制定全球化企业的设计战略来实现颠覆性的设计创新;他们也可能成为国际知名的设计创新研究学者和专家,不断寻求新的国际化研究课题和创新机会。为国家全球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转变提供必不可少的专业力量,发挥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作者:赵超 刘淼 来源:工业设计 2016年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工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设计分析云设计平台(工业云技术)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