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简单陈述沉降观测的要求,施测程序及步骤以及应当注意的事项,以指导施工。
关键词:建筑;施工;沉降,基准点;观测 根据规范要求,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沉降观测。合理地指导施工工序,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提供第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主体结构的破坏或影响使用功能裂缝,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1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有符合水准器的可放宽一倍)。可以采用适合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当于N2或N3 级精密水准仪。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度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正规培训,熟练掌握仪器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针对工程特点,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及观测程序,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正确地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1.2 观测的时间及次数 沉降观测的时间及次数,应根据工程特点、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状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决定。在施工期间观测次数: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应进行观测;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在停工和复工前观测;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应观测。1.3 观测点的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一般宜选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四角、核心筒四周、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米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界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米或小于15米而地质复杂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纵横轴线上。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中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等高耸建筑,应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1.4 沉降观测自始至终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点。点位要固定;所用仪器、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时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方法、程序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确定性,使所测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测量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一致。1.5 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特性和设计单位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一般建筑物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1.6 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准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各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校核。1.7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2 施测程序及步骤2.1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布设 一般利用就近的城市水准点作为基点引测,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至少布置3个以上,以组成水准网。水准点布设是要考虑下列因素:(1)水准点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米,以保证观测精度。(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2个水准点,并且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验。(3)水准点应布设在受震区以外的安全地点,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要求。2.2 建立固定观测路线 根据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深要求设计出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仪器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保证每次观测路线一致。2.3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至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根据,如初次测量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最好采用N2或N3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高程测定。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首次观测的时间应在观测点设置稳固后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纵横轴线上按设计好的位置设置临时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稳固后进行观测。随着结构的升高,临时观测点移至±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一般设在+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观测一次,直至竣工。2.4 将各次沉降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测量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高程值,计算出每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2.5 成果整理 (1)根据个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部为荷载值,下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的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的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得到相应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筑物沉降趋势,特别是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对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观测尤为重要,能正确地知道施工。2.6、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测量规范施测;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按照固定路线进行;观测时注意阳光直射,观测环境一致;仪器成像清晰、稳定时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一气呵成;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标高是否变动;建筑物每天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停止施工,将沉降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工业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