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报告)

2022-11-30  本文已影响 17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导读::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论文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对策建议

  一、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安康市辖9县1区,209个乡镇。全市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1764平方公里,占92.5%。2004年末总人口29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0万人,城镇人口44万人。全市17-50岁农村适龄劳动力154.7万人,剩余劳动力73万人。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50.1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3.65万人,增长37.4%,外出从业人员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35.33%。近5年,全市累计劳务输出93.8万人次,实现36亿元。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额的60%来自外出务工。2005年劳务输出工作又有新发展,劳务输出规模达到45.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7.2万人,组织培训11.6万人对策建议,实现就收入18亿元。
  劳务输出成为安康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近年来,围绕做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市县两级农业、劳动保障、统计等部门先后多次组织专题调研,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历次调查的问卷调查情况,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向省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
  (一)60%的外出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务工
  目前城乡及地区依然存在很大差别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从流向来看,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据统计全国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的70%流向东部地区,安康转移的劳动力中流向东部地区为60.61%,中部地区为12.15%,西部地区为27.24%,具体情况见表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表一:安康市外出从业人员地域构成(%)
  


2005年上半年

2004年

2003年

1、东部地区

60.95

60.61

59.82

2、中部地区

19.82

12.15

11.61

3、西部地区

19.23

27.24

28.57

  2、对地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造成了农业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快速下降、文化素质水平上的降低、在年龄结构上偏大,对正常的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一是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文化水平越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强,对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贡献越大,对新技术的掌握也就越快、越全面,因而这部分劳动力转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强。而与之对应的是老龄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一般不高,利用机械和先进技术能力有限,不可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会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考虑到自身因素,老龄农业劳动力一般只能从事管理简单的农业活动,必然会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三是影响人们对农业的信心。高素质劳动力的转移无疑给人们一个暗示,从事农业无利可图,这种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目前和潜在的农业劳动力尤其是中青年劳动力对农业的热情。
  3、大量农业转移劳动力采取流动就业的方式也对其家庭生活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于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来讲,如果父母都外出打工,其子女要么留在农村由祖父母照顾,要么随父母到外地。然而,两种选择对家庭未成年子女教育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前一种情况下,老人对孙儿女的过分溺爱一般会影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在后一种情况下,农村户籍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很难进入城市地区的正规中、小学按受义务教育,因为现行的城市正规基础教育机构对农村户籍学生入学仍然实行严格的限制;近年来,依靠社会力量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小学虽然对农村户籍的学生不采取歧视性做法,但学费标准普遍较高,条件较差,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社会办学不被城市正规教育体系所认可。这样,携带子女外出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庭,一部分可能因为找不到就读学校或付不起学费而使其子女停学,而另一些在城市为子女找到就读学校的家庭则必须为此承担额外的借读费用支出。
  4、农业劳动力独自或由亲友介绍外出寻求非农就业机会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对策建议,能够通过亲友介绍外出就业的人数毕竟非常有限,尽管借助这种方式外出的农业劳动力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一般比较大。其次,在无法得到亲友介绍而又缺乏准确就业信息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如果独自外出,必然包含着相当大的就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样,那些厌恶风险和承担风险能力较弱的农业劳动力很少外出打工,从而降低了他们增加收入的机会。而那些独自外出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数由于没有准确的就业信息指导,在搜寻就业机会过程中往往要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5、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援助使外出打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没办法得到保证
  在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时,农业流动劳动力通常是工资和其它就业条件的被动接受者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由于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竞争异常激烈,这样,农业流动劳动力不仅求职困难,而且在签订受雇合同时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劳动力流入地,地方政府通常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非公有制经营单位往往将劳动力的工资压低到最低水平上,受雇劳动力通常还需接受较差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雇主也一般不会自觉履行政府相关管理条例所要求的为劳动力提供劳动保险的职责,受雇劳动力还经常面临随时可能被解雇的风险等等。农业流动劳动力由于缺乏法律知识、缺乏与雇主对簿公堂的能力,他们通常不能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四、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农村和农业内部转移劳动力
  托达罗指出,为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能单纯实行工业扩张,而应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应当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把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消除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不能主要依靠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应发挥农村和农业内部在转移、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中的作用。事实上,农业内部利用剩余劳动力就是指种植业内部通过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劳动密集型作物面积,大农业内部通过农林牧副渔资源广度开发和深度利用,促进农业产业化以吸纳过剩农业劳动力,以及通过农业工程等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量。
  2、支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对策建议,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上,与国有企业相比,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要高得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安康乡镇企业无论在产业层次上还是地区布局上都还都存在不少问题,不仅影响其进一步发展,而且阻碍了其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我们要结合安康本地实际,找准支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突破口:一是要在支持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上突破,围绕特色农业,搞好加工、保鲜、运销、服务,建设多种形式、规模不等的农副产品加工群体,培植品牌响、效益好、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在支持培育区域特色上突破,充分利用山区农业资源丰富,发展乡镇企业可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通过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创造地方特色农业产品。
  很多农副产品初级产品并不值钱,但经过细加工和科学提炼,就成为名贵食品或价值很高的药品、化学制剂等。以安康生产的黄姜为例,从黄姜到制成甾体激素药物的产业链为:黄姜 水解干燥物 皂素双烯 黄体酮雄烯二酮 甾体药物。黄姜产品每向下游递进一个层次,其价格愈高,市场缺口也愈大,经济效益也大幅增加。皂素深加工成双烯价格提高50%,由双烯加工成黄体酮,吨价又提高50%。以去年的市场行情为例,每吨皂素的价格在15万元左右,如果把皂素深加工成雄烯二酮,雄烯二酮的市场价格就会提高到每吨500万元左右,两者价格相差巨大,但是目前安康最好的企业也只能制造皂素产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按照特定的品种和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规格化生产,通过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安康生产中药材,蚕丝等农产品进行一系列深加工和精加工对策建议,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通过这种转变既能缓解山区运输紧张的矛盾,在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均衡需求中实现农产品增值,使生产者受益,同时增加劳动力需求。
  3、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据国家经贸委分析,第三产业每增加投资1%,可安排120万劳动力,因此对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产业就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最大“容器”。现阶段安康地区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在某些传统行业中,由于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局面也早已形成。一些农村发展中急需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如农村金融业,不仅业务范围窄,信用手段落后,而且极不规范,远难满足农村信贷的需要。因此在充分发挥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是以旅游业为中心,开发出一批新兴产业。二是强化西部开发支持体系中金融支持的主导性地位,确立和完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服务水平,选择支持投资重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构建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开拓农村资金市场和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 4、开辟合理的融资渠道,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支持,包括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
  (1)建立“就业补贴”和“研究与开发补贴”制度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对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就业补贴,是许多国家采取的一项有效制度,是一条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扶持。(2)建立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3)地方财政应对这类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以奖励其对就业的特殊贡献。 5、发展小城镇建设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也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有效切入点。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对策建议,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所造成的。必须把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把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作为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载体。
  金融部门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信贷政策和信贷资金支持的重点之一。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信用社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小城镇建设。各金融机构要在坚持经营原则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积极探索并找准支持小城镇建设的切入点。对道路建设、市场建设、供水设施、通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信贷投放上应给予重点倾斜。
  地方政府通过优化小城镇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使小城镇成为吸引打工农民回乡投资创业的理想场所,形成“外出赚钱,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容纳更多在外打工有成就的农民返乡创业,培育本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6、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要认真贯彻“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使农民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地方政府应设立培训基金,采取“岗前”与“岗后”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农民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就业培训;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搞好就业信息服务,进行合理的就业引导保证外出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解决拖欠民工工资,外出子女上学等问题;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市场化的住房、医疗卫生和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中译本1989
[2]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鲜祖德(主编),《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安康市统计局,《安康统计年鉴》
[5]吴红伟《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理论前沿,2009,09:22—23
[6]曹宗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分析及路径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09,04:74—7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行政垄断是我国独有的现象(浅论我国行政垄断及其规制论文)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