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锁定效应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系)

2022-11-30  本文已影响 41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全世界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本文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和工业区位布局原则分析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机制,以正反馈机制和路径依赖理论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锁定效应,并简析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产业特征,以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反锁定模式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论文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锁定效应,路径依赖,正反馈机制
  在全球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相继出现了一批以美国休斯顿地区、德国鲁尔地区、日本九州地区和法国洛林地区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内,现有以煤炭、有色金属为主的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30多个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现有的8000多座矿山中,400多座资源枯竭,2/3已进入中老年期,正在加速枯竭进程。这些因资源采掘、初加工而兴起的工矿型城市均面临着资源枯竭或其他系统、非系统风险因素的影响,如何突破锁定效应,选择恰当的转型模式,从而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
  一.文献综述
  目前,许多学者已在理论层面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资源型城市如何选择、塑造新的主导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樊集、张业民(2008)认为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安排,可以解决资源经济的锁定问题;戴学峰(2008)认为对于那些工业遗存具有丰富价值的城市,利用工业遗存发展旅游也不失为一条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可选道路;张秉福、聂华林、王宇辉(2004)等均主张通过发展替代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李里特(2004)主张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转型。3.资源型城市如何通过调整制度供给、转变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和提升综合竞争力。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课题组(2006)研究认为:应通过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提供制度性支持;顾贵学(2005)主张应完善税收立法,开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税,改革增值税,制定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罗珺(2007)认为应通过宏观政策的支持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城市转型。4.城市转型的政策效果评价。程佳怡(2009)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认为:政府预算及政府产业转型政策对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教育事业、科学事业投入及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但转型政策效果变量仍不十分明显。
  实践层面,德国鲁尔、日本九州等地区已在政府主导型模式的推动下,通过制定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发展高新技术替代资源型产业,对原有产业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延长产业价值链等措施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本文从产业层面分析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机制及资源型城市的形成过程,并以路径依赖理论和正反馈机制解读资源枯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形成机制,从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反锁定模式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二.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机制
  在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舍象了诸如空间、制度、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一系列抽象因素,假定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匀质的地理平面上,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可以实现自由流动,遵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和利润最大化的微观企业主体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可以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最优状态,从而实现区域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然而在经济世界的真实图景里,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的分布则是非连续、非均衡的,不同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特定区域内要素相对价格比率的差异(如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比率)。在罗斯托对经济成长阶段的划分中,由自然资源禀赋所决定的要素相对价格比率形成了特定区域的比较优势,从而构成特定区域起飞的经济条件。
  在资源开采、初级加工型企业的生产函数中,区域性要素对于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韦伯也于《工业区位论》中指出,不同的企业因其目标函数不同,资源因子、交通因子、劳动力因子在企业的选址行为中具有不同的权重,因此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工业区位布局中遵循了不同的原则。资源开采、初加工型企业,由于工业原料投入量较大,而工业产出品体积相对较小、质量相对较轻,原料指数大于1,同时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所以运输成本和空间成本在企业成本结构中所占比重较高。因此,这些企业均遵循资源指向性原则,靠近原料供应地和资源富集地区,以节约运输成本和空间成本。由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以及在利润最大化原则激励下的微观企业布局原则导致了特定区域内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产业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在长达约30年的时间内,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实现赶超战略,各级政府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的形式对资源富集地区进行开发,其中资源开采、初级加工型产业占较大比重。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随着资源开采、加工企业的扩张,资源型企业需要吸纳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本投入量的进一步增加导致了周边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从而围绕资源型产业形成一定数量的人口聚集规模。地方政府部门则以工矿型企业为中心,提供相应的供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生活娱乐设施。资源型产业的成长及行业内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也对技术研发、人力资本积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应的科研院所及生产辅助、服务性机构相继兴建或内迁,资源工矿型城市随着企业的发展应运而生。


  三.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锁定效应分析
  布莱恩·阿瑟在分析技术进步的演进轨迹时引入了路径依赖这一概念,即一个最初的、偶然的机会选择可能决定技术进步的最终演进路线。道格拉斯·诺斯则将这一概念用来分析制度的变迁过程,从而揭示了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等在历史演进中的自然逻辑。本文中,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由于正反馈机制的作用,逐渐强化了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其作用机理如下:
  1.规模经济。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资源型企业多为资本密集型或中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初始资本投入量大,建立门槛较高,投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资本投入量与可变成本同比例变化,而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成本趋于递减,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开始下降,规模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同时,企业内部的协调、管理成本逐渐上升,直至企业由于规模扩张而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由此而产生的逐渐上升的边际成本,企业得到了规模经济的全部好处,从而停止规模扩张。
  2.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在资源型产业内部,由于众多企业的聚集,单个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正式的技术转让合同或非正式的人际交往网络等渠道传入其他企业,从而迫使其他企业加速技术革新,以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大批同类企业的聚集也刺激了专业人才的培训、聚集以及大批生产辅助、服务机构的内迁或建立。大量企业通过共同设立研发机构、人员互访交流、共享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构筑品牌优势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产生了外部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3.适应性预期。成长期中的资源型产业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企业大量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不断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改进生产工艺,增加资源型产品供给,提升矿产品质。当地政府部门则在短期内为促进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资源型企业予以政策优惠和投入偏斜,导致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发生转移,从而削弱或限制了其他接续替代产业或具有潜在竞争优势产业的生存空间。
  4.资源禀赋的制度文化悖论。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产业选择可行性集中,丰裕的自然资源导致了相对其他产业较低的机会成本,短期内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边际收益小于由此而产生的边际成本损失,这样一种基于有限理性的选择形塑了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以及心智构造的选择和安排。而这种选择又以背景元素的方式嵌入了经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之中,并遵从其内在逻辑自然流变。如浙江温州地带人多地少,贫瘠的资源禀赋对应于较小的产业选择机会成本,反而扩大了产业选择的可行集,低下的农业劳动收益和外在的生存压力迫使温州农民积极兴办副业或外出谋生,这种敢闯敢拼、勇于冒险的文化性格谱就了近代温商的创业传奇。
  5.区域分工体系的固化效应。在较高层次的区域分工体系中,资源型城市处于区域垂直分工体系的低端,产业附加值低。由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剧了资本对劳动、新材料对自然资源的替代,过分倚重于资源型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从而削弱了资源型城市单位经济体培育竞争优势的潜力。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工业制成品高价、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值分配机制,资源型城市在不等价交换体系中蒙受了双重损失,在资源型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中,较大比例以税收形式上缴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企业存留较少,城市在资源开发的鼎盛时期不可能积累起太多的资金用以培养接续和替代产业,削弱了产业及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自组织能力。
  由于自增强机制的作用,在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早期依据比较优势原理所建立的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促使特定区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嬗变,但在长期内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城市经济结构缺乏弹性,系统陷入无效率状态。大量增加的沉淀成本和愈益沉重的社会包袱导致了发展后期较高的社会转型成本。基于产业转型的成本收益分析,高昂的转型成本使城市经济系统深陷于原有产业结构安排的泥淖之中,产生了沿原有轨迹走下去的趋势,最初的产业结构选择引致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
  四.资源型城市产业特征分析
  资源型城市均因资源的开采、加工而兴起,在城市产业结构中资源型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一、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呈现高度的依赖性。同时,工业内部结构也表现出严重的不合理,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偏高。从产业的关联效应及旁侧效应来看,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后向关联效应较小甚至几近于零,前向关联效应以及旁侧效应也相对于其他中间投入型企业较弱,较弱的前瞻效应则削弱了资源型城市培育接续主导产业的潜力。因此,资源型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小,感应度系数较高,其他产业的发展需要较多地消耗这些部门的产品,然而由于受到资源存量的硬性约束,对资源性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较弱。

(参照2002年我国各资源性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详见表1)
  表12002年资源性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
  

行业

影响力系数

感应力系数

煤炭采选业

0.835837

1.34706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691827

2.153738

金属矿采选业

0.975729

2.140346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

0.944697

1.194769


  3.以河南焦作为代表的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模式。从1999年开始,焦作市委、市政府以“第三次创业”为标志,做出了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其转型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b.第二产业层面,坚持走煤电结合之路,壮大能源产业;发展电铝联产,延长产业链条;改造化学工业,提升产业档次;大力发展机械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c.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
  4.以云南东川为代表的建立再就业特区的实践模式。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设计,在东川建立“零税费”的工业区,在税收、劳动就业、土地审批等方面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如自2004年起,在东川再就业特区投资,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等9项,采取前五年先缴后返,后五年先缴后返一半的优惠政策;在财政补助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开发扶贫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以此广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项目,靠自我发展来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恢复城市的造血功能,增强城市发展的自组织能力。
  小结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由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要素相对价格比率、比较优势,以及由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的工业布局选择准则导致了资源型城市的兴起。主导产业锁定效应的自我强化机制加剧了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性,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产业特性和资源约束、价格波动、政府产业政策等系统或非系统因素的扰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主导产业的衰退期步履维艰,实施反锁定的模式选择势在必然,市场自身的力量和政府外力介入则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C.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
2 杨德才. 新制度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3 罗卫东.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 朱耀明. 产业经济研究[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3
5 徐康宁. 产业集聚形成的源泉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郝寿义,安虎森. 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 聂华林,王宇辉. 甘肃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04.4(3):16—18
8 中国辽宁省党校课题研究组. 资源枯竭型城市壮行需要制度支持[J].可持续发展,2006.6(17):40—42
9 李含琳. 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十个前沿理论问题[J].甘肃理论学刊,2005.1(1):53—56
10 周克全.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J].甘肃社会科学,2006.3(4):217—220
11 杨波. 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的几点反思 [J].特区经济,2006.6:119—120
12 张秉福. 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 [J].环渤海经济瞭望,10—12
13 张会恒. 论产业生命周期[J].财贸研究,2004.6:7—11
14 谭飞,宋常青.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四大模式[N].瞭望新闻周刊,2006.2.1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论文(浅谈提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