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思想指导高校行政管理的思考

2022-11-30  本文已影响 32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进行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系统分析方法概述

  马克思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分析方法,从而能够在整体上和结构上进行科学地把握。

  我们研究高校行政管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指导。而在这些研究方法当中,系统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其在分析和研究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系统”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意为“由部分构成整体”,亚里士多德早就有过“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思想。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物质或是精神,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都是有着复杂结构与组织特征的系统,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任何一个研究对象,都可以从系统分析方法的角度予以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中,必须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学会从整体与部分、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来把握研究对象这一整体。马克思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将对象及其要素、结构以及关系等描述为一个活动和发展着的复杂系统,是唯物辩证法在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是科学的指导方法。虽然这与自然科学当中的系统论并非一物,但二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都要求我们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去解决研究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由要素与部分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因此,分析人类社会以及社会当中的各种现象,就必须以系统分析方法和结构分析方法去掌握。高校行政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研究高校行政管理,同样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分析方法,从而在其整体性、关联性以及动态性等方面予以科学把握和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是效益和效率,并通过提高效益和效率使大学追求的目标得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既处于领导组织地位,又处于保障和服务的基础地位。它在高校管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调节功能。因此,如果缺失行政管理,高校教育职能的实现就缺乏基本保证,高校教育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学术管理以及师生管理各项的运转都可能失去牵引而导致功能障碍,教学科研秩序就将失去规范和保证,各项工作可能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最终导致校风涣散、教育质量下降、科学研究萎缩等不良现象产生。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呈现的一些弊端

  (一)行政管理职能履行不到位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组织原则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但实际调查发现这些高校真正按民主原则办事的较少而实行高度集权的偏多。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为例来说明这个情况,在制定和履行校务决策过程中,校务委员会委员能充分表达意见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形成决策的少,而校长和党委书记一锤定音形成决策的多;认真调研充分讨论形成决策的少,而会上临时动议、少数人发表意见草草形成决策的多。如果委员们的意见不能充分表达,就会造成决策制定的较大随意性,其科学性则必然削弱。而脱离事物客观实际的决策,在执行中必然会事倍功半,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果。同时,在决策的执行环节,缺乏严格组织、指导和监督决策落实的措施与手段存在着走过场、图形式,只求履行、不求效果,只追求一般号召而放弃个别指导或者只重开会发文件而轻追踪执行的现象。行政管理中的自由主义和分散主义盛行——管理者高高在上,听不得不同意见,执行部门依赖性严重,对上级指示不研究,对本单位的形势不明了,执行无创建,工作走过场,或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从而降低了管理效率。


  (二)规章制度陈旧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改革都是由政府主导,重点集中在教学科研运作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陈旧落后。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并实行与政府相同或相似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突出的问题是机构重叠,机构庞大;干部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工作中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权责体系依然表现为权责不明、权责错位、权责失衡;人事设置方面是人浮于事,人事脱节;制度体系方面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有力的责任监督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往往出现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局面,最终导致工作失误;学校内行政会议多、文件多、指令多,而真正对教学科研起推动作用的事不太多,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隐性流失,影响了高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行政管理机构膨胀,官僚思想严重

  长期以来,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并实行与政府相同或相似的运行机制,导致行政管理机构膨胀。表现为权责不明、权责错位、权责失衡、人浮于事、管理脱节、岗位责任不明确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同时,内部的组织机构仍然套用着政府规定的行政级别,导致了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机构重叠不仅增加了管理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导致了管理效率的下降,同时对教学、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干扰。另一方面又使学校背负着极大的酬薪压力,许多高校不得不为支付沉重的教职工薪酬福利而牺牲学校本身的发展计划。

  三、以马克思主义系统分析方法指导高校行政管理

  (一)把握马克思系统分析方法的目的性

  社会系统是有目的的,高校行政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含有自身的目的性的,那就是为了整个高校的利益建设合理的管理系统模式。合理的管理系统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不能倒向人为中心,也不能倒向机制为中心。要促进人与管理机制的协调发展,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稳步进行。

  (二)转变高校行政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马克思主义系统论思想让我们知道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永恒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硬道理。更新行政管理的观念是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可以参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实行授权与参与的决策机制。按照权责相应的原则,让每一位管理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有一定的决策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就可以强化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要明确权责观念,淡化权利意识,在行使权力时,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做到权责一致。行政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科研和管理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师生之所需,发现新问题,适时调整管理方案,达到优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要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是做好高校行政工作,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行政管理者应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一切改革,必须观念要先行,没有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有行动的解放。在社会大转型和大变革的时代,高校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创新自己的管理思想。高校投融资体制的转变,社会化办学的冲击,高等教育产业的日渐深入发展,都迫切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以经营学校的理念来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不断壮大自己的办学实力。行政管理人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浓厚的服务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既是服务于领导,服务于广大的师生,更是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只有这样,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才会在现实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管理要彰显人性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表明,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又是社会活动的客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用哲学的观点指导税务工作实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挖掘内因动力,彰显人的价值。高校管理者大力实施“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信取人”为主要内容的人性化管理,以人格魅力影响人,以情感关爱温暖人,以科学评价激励人,使内部关系更加和谐,人心更加凝聚,工作热情日益高涨,管理质效不断提高。

  “行政执行是贯穿于全部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决策和管理目标最重要的行政活动。”它具有自身内在的显著特点:目标性。行政执行是一种目标性很强的活动,全部执行过程都存在着目标导向——一切行政决策、措施或行为都是为了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经常性和务实性。行政执行是对行政决策的落实,因此执行机关必须经常执行、反复执行,切忌图形式、走过场。一日曝,十日寒,要经常追踪执行,坚决杜绝现今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决策雷声大,执行雨点小”和“决策果断,执行软弱”以及“决策都知道,执行无人抓”的情况发生。强制性。“行政行为是一种带强制性的权力行为,正确的决策一旦做出,就必须坚决执行。”时效性。高校的行政执行同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行政执行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要保证执行的时效性,诀窍只有一条:坚持执行,深入检查指导,同时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者要问之以责。由此可见,行政执行既是行政管理目标实现的手段,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执行,再正确的决策都将成为一纸空文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高校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高校高知识群体对行政管理的诉求、高校的民主与学术氛围、教育松散团体与劳动形式和劳动对象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和理解行政执行,提高管理决策的执行力度。

  (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类相互交往的原则和标准既包括勾勒出社会关系的结构框架的伦理内容,如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尤其是权利、义务和责任已成为当今人们普遍认同的伦理问题的核心。明智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杰出的组织业绩需要组织所有利益相关者和其他处理组织旧常工作的人员持续的信任和协作。管理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大多数人在充满信任、责任和抱负的环境中能够取得最出色、最富创造性的成果,而这种环境只有在诚实、信赖、公平和尊重等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合理的伦理价值体系是一个组织所应该拥有的“一种资本”。

  高校施行行政管理现代化,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存在目的”,更好地担负起为师生服务的使命,以达到发展科研学术、培养合格人才的最终目标,高校行政管理应为教育目标服务。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逐步向开放型机构发展,并遵循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将改革与创新工作开展下去。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繁琐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应当牢牢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观念,此外,也要与时俱进,善于在理念、机制等方面创新和重视行政人员的再深造,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仅仅围绕高校的全面、持续发展而展开。

  作者:张楠 来源:华人时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内蒙古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科技发展状况)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