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探究
1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在改革的过程中或者呈现出好的改革效果持续时间短,或者是在本质上没有根本变革,最终改革效果不理想,甚至导致企业效益滑坡现象的产生。交通运输业企业管理这种问题的存在比较普遍,经过调查发现经济亏损的交通运输企业中有4/5的企业是由于管理不当导致效益亏损。另外,国有企业的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管理方面,不再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果不理想。
2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管理创新就是创造出一种更有利于资源配置、改变传统企业管理弊端的策略,经过管理创新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可见,管理创新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创新。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单一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的转变。这种经济发展的转变,使得企业之间引进了竞争机制,大量的私有和个体企业加入了交通运输领域,再加上国有企业长期受政府保护的约束影响,交通运输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很多交通运输企业出现了亏损的问题,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2交通运输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受我国体制的约束和管制,其发展具有地理环境的依附性,同时,由于其进入市场的壁垒较低,面临激烈的竞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消费市场变得更加广阔,其中包括人们的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以及行政性消费。交通运输业的作业单位呈现流动性强、涉及点、线、面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信息来源较多。由此可见,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策略
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创新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组织、制度、安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文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策略指导。
3.1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管理中应用并行工程思想。并行工程思想主要是指集成的、并行的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的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有关人员在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要考虑产品的整个使用周期寿命以及产品最后报废处理的方方面面。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减少管理的反应时间,提升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行效率。
运输管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具有流动、分散、点多和线长等方面的特征,需要多个过程和多个工种的联合工作。在其管理中运用并行工程的管理思想,一方面能够帮助运输企业制定和规划发展的系统、长远观点,帮助交通运输企业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提升自身运输网络建设的整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正确处理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发展和资源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减轻短期行为的发生,实现在统筹坚固的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
3.2交通运输业经营模式管理的创新
3.2.1加快发展快速货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交通运输的货运速度、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有关快速货运企业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将传统运输货运企业转向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特色服务业中,其中快速货运就是其中的服务类型之一。
加快发展快速货运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实现网络化发展。利用网络开展快速货运是其发展的基本条件,基于货主要求范围较大的服务,完善的网络能够降低其发展成本,提升仓库的利用率。第二,实现国际化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快速货运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要站在全球角度进行思考,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2.2加快发展快速客运
首先,要做好分析预测工作,对客流进行充分调查,及时掌握旅客的流向、流时和流距,根据旅客的喜好合理测定运价。其次,要加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实行聘用制,并定期对人员各项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最后,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将全球定位技术应用到高速客运运输服务中,及时解决客运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
3.2.3开展物流服务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使得运输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以及配送等环节变得更加复杂,企业间的竞争也加入了物流竞争。但是我国物流业运输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促进交通运输业经营模式管理的创新要发展物流服务,根据公路运输企业的规模、能力以及服务内容不同,交通运输企业可以分为单功能型和多功能型企业。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可以开展不同的物流服务。其中,对于单功能型的运输企业开展的物流服务应采取集中有限资源的发展战略,通过提升服务理念实现和工商企业的伙伴合作,为工商企业提供集成物流服务。对于多功能型运输企业开展的物流服务应该重视巩固和提升资产的专用性,增强规模经济的壁垒,强化垄断力量,实现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
3.3交通运输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交通运输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业务流程的再造。现今我国运输企业内部部门的利益关系划分不合理,由此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根据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的对象是企业的流程,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估和部门管理主要是以职能部门为单位进行的,使得企业员工不注重满足顾客需要,而是一味地讨好上司。业务流程再造能够从本质上消除这种问题,因此,这种运行机制下,绩效评估对象转变为业务活动,打破了部门间的界限,优化了企业目标的实现。流程再造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业流程的反思和再设计。这种反思是以提升顾客附加值为主要方向的,能够建立一个新的流程以及管理组织结构。
3.4交通运输业经营战略的创新
交通运输业经营战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推行产销一体化的生态营销管理。其中,生态营销管理是指将生产经销作为生态系统来进行管理,就是将客户、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组成一个群体,从而加强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合作和联系,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需求。交通运输企业的这种管理创新是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必然要求,通过将供应链上下各部分的企业和运输服务企业组成同盟,实现对其有效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4结论
交通运输企业要想在新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提升企业的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要加快对其管理制度的创新,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内部管理进行有效规划,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交通运输企业的优化发展。
第2篇:关于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几点研究
引言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要充分体现出公益性和不以营利为目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一个单位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然而,从目前交通管理体制上来看,仅仅以公益性和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诸多问题。
1交通运输行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包含了投资和筹资两个方面的内容。扩展开来说,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包含了多样化的筹资方式和多种融资渠道;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等五方面的财务管理活动内容;进行投资预算和编制,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最终给出一定的投资决策;衡量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时间价值;对交通行业的成本进行管理;以及加强交通运输业其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管理,使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期相互监督,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效益。交通运输行业目前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普遍存在财务内控管理比较薄弱的情况;领导层不够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整体意识比较淡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职责不清,监督不到位,导致工作整体效果差;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的信息真实度不高,甚至完全失真,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环节不透明公开;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很多企业重核算轻管理;交通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甚至被滞拨、挪用或占用等。
2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地方政府贯性思维
地方政府的惯性思维导致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地方交通部门与当地财政部门没有直接的经费领报关系,交通部门的人员经费是否能够及时、足额保障取,决于其负责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跑办力度,虽然实施了税费改革,但上级文件承诺对原地方既得利益格局不做调整,也就是说燃油税费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经费领报关系,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对交通部门的人员和经费负总责,其原有的资金缺口并没有相应的固定来源。
2.2管理主体不明确
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层出不穷的矛盾,基层交通部门产生的问题,第一问责人仍然是各级交通部门,社会公众几乎没有问责地方政府的。比如历年来的农村公路地方配套资金问题,为了争取上级的补助资金,各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在上报项目时都承诺足额配套到位,但实际编制本级财政预算时大多没有列入年度支出预算,由于省级预算与各地方本级预算之间没有进行衔接,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地方本级预算的支出内容,所以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几乎成了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通病,历年的专项资金检查中,不少基层交通部门因此受到通报批评,甚至处罚,但没有一个检查组对当地政府财政部门进行过处罚或处理,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地方配套资金也要由基层交通部门来自行筹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基层交通部门的资金缺口。
2.3地方政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现实中,交通部门在社会公众看来是政府,在当地政府看来,交通部门基建项目多、资金流量大,所以便认为是有钱部门,解决不了当地就业问题和自身建设的问题就认为管理者无能。但每一个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都知道,上级交通部门拨付的每一分钱都有明确的用途,都可以列入专项资金的范畴,可以说资金使用的弹性很小,即使有结余资金,上级也明确规定了分配办法和支出范围,除非违法违规,否则不可能随随便便挪作他用。在现实中,如果交通部门与民争利,则会被社会认为是乱作为,因为在社会公众眼中,交通是政府下属部门,自身不会有支出困难。
3财务管理目标
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就不可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千方百计增加收入项目,弥补资金缺口,保持交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从现实来看,交通事业单位的筹资方式多种多样,但大多与自身的行政职能相挂钩,进行实体投资,且不说这种方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最初的资本金来源本身就是个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通事业单位均具备投资实体的条件,越是处于基层的单位,其可操作空间越小,于是在寻求最大限度解决资金缺口的财务管理目标下,各种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3.1执法经济盛行
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也是超编比较严重的部门,大多采用了利用罚没收入弥补经费足的办法解决财务问题,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在不增加本级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大多默认了这种方式。虽然上级财政部门明确规定,罚没收入不能与返还挂钩,但大多数的地方还是“暗挂明不挂”,甚至在个别地方,罚没收入比正常的经费收入还要多,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
3.2违规成本增加
上述交通事业单位增加收入项目的行为,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遇到相关监督检查机构的查处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交罚款了事,这其中有监管体制的因素,这里不再讨论。但后果确是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缺口,还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用违规的方法解决违规的问题。
4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交通企业与我国教育、卫生等部门相比又有其特殊性,目前不少学者认为“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事业单位的内在规定性,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市场对公益事业的不断介入,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并不必然与“不以营利为目的”相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使这两者具有了等同性。本人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单位即有公益性又部分地以营利为目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即使当前国家政策允许交通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交通事业单位将向着公益性和营利性并存的方向发展,而是国家改革交通事业单位的过渡形式。因此,最终交通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将是区分其管理职能和经营性质,将具有管理职能的交通事业单位完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范围内,执行完全的预算会计体系,具有固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承担筹集资金的义务;而具有经营性质的单位则完全改制为企业,自由竞争,自负盈亏。这样,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将完全回归到公益性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目标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行业必须尽快革除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其中,公司集团化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于集团化的财务控制,并采取集团化的财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等。交通运输行业只有实现科学的集团化财务管理,才能最终实现集团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此外,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集团财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管理。只有真正实现一体化的集团化财务管理,才能在保证集团各公司财务一定独立性的同时,又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和统一性。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