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实地调研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以及系统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分析为基础、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核心和工具的计量模型,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笔者对在广西柳州就业的1000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构建成本——收益模型,并对模型本身进行检验和讨论,以验证和定量分析相关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益的影响。
二、影响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要因素
净收益和净收益率这两个受众多因素影响,是农民外出就业收益水平的综合反映。在制度和政策性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净收益和净收益率高低主要决定于工资水平或者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直接成本和城乡经济差距大小等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资水平或者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净收益表现为工资扣除成本开支后的剩余额,所以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净收益必然会随工资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如果用r代表一个劳动力的年净收益,设t为年劳动时间,w’为单位工资或工资率,c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年总成本,则其关系为:r=tw’-c。其中,w’是劳动力一定时期使用权的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二)直接成本(流迁费用和生存费用)的大小
作为总收益的直接扣除,直接成本以相反方向作用于农民外出就业的净收益和收益率。从净收益和净收益率的表达公式:△i=i
-z-j,r’=((i-c)/c)×100可以看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出就业成本尤其是诸如职业介绍信息费、交通费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农民外出收益和收益率的大小。wWW.lunwen.net.cn成本上升对收益率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减少净收益绝对额(分子部分)进而降低净收益率r';另一方面又通过增大分母量,使收益率r’相对变小。
在外出就业成本中,其各个组成部分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直接成本i(流迁费用)主要受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家庭成员状况、原有的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交往阅历和经验、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直接成本ii(生存费用)和机会成本j则主要受城乡发展差距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三)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
在农民进城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城市发展水平愈高,它能提供的工资水平也愈高,这有利于提高农民成本收益率;而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愈大,意味着农民进城成本(直接成本ii即生存费用)愈高,净收益愈少。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农民成本收益率会降低。在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城乡差距对农民收益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较高工资水平带来的收益增加与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较大成本支出两者之间的比较。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尽管远离河南、四川等中西部省区,但一直是吸引外来农民最集中、最多的地区,除这里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外,重要原因还在于其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工资水平和净收益相对较高,远非内地能比。
除上述三方面因素以外,农民工转移就业净收益的大小同农民工本身的人力资本状况、性别状况等也存在密切联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
为分析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益以及它们以什么方向、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收益,笔者建立了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变量选择和模型形式设定
根据净收益及相关因素的性质和数量变化特点,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pi=β0+β1wi+β2zi+β3ji+β4mi+β5gi
模型中各变量的具体含义是:pi表示农民工寄、带给家人的收入以及本人借给别人和存入银行的收入,用以反映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净收益;wi表示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货币工资,代表总收入(即不考虑制度和政策因素造成的福利缺失收入);zi表示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直接成本;ji表示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机会成本;mi为0时表示男性;mi为1时表示女性;gi为0表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gi为1表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二)模型估计及其检验
利用2004年在柳州务工的广西农民工状况调查获得的有效样本数据,借助于eviews3.1软件,采用wls(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建立的模型为:
p=1871.2+0.6266×wi-0.6073×z-0.6051×j-235.5×m+271.5×g
(235.32)(-121.14)(-113.84) (-20.28) (81.48)
r2=0. 999998r-2=0. 999998f=14306384
dw=2.0005103
模型数据处理结果见下页表1。
从数据处理结果看,该模型性状况良好,顺利通过各项严格的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
1.各解释变量|t|均大于2,在给定显著水平α=0.05的情况下,全部通过检验。说明所选解释变量对净收益的影响确实是显著的。
2.f=14306384,通过检验说明模型总体是显著的。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r-2=0.999998,说明模型拟合优度极高。
3.自相关性检验。dw=2.000503。由于在n=1000,且k' =5的条件下,给定显著水平α = 0.05。查表得dl=1.665, du=1.802,这时有du=1.802 <d=2.000503<(4- du)=2.198。因此,模型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4.利用怀特(white)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当f检验的统计量为0.305939,相伴概率为0.962797;obs×r-squared统计量为2.556280,相伴概率为0.959055。辅助方程全部解释变量|t|>2;用obs×r-squared判断,它服从自由度p=8的x2分布,给定α=0.05
的显著水平,得临界值x20.05o(8)=15.5073,由于obs×r-squared
=2.556280<15.507,所以接受h0:α1=α2……=α8=0,模型随机项误差不存在异方差。因此,有理由认为建模成功。
四、相关因素变动对净收益的影响分析
(一)工资收入水平及其变动对外出农民工净收益具有重要影响
工资收入是农民工的基本收入来源,也是形成净收益的基础,因此,工资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民外出的收益额和收益率。
从模型结果分析,农民工年收入每增加100元,将使务工净收益大约增加63元。它说明,增强农民工外出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除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外,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不断增加农民工工资水平,杜绝、防止在我国处于强势地位的雇主垄断劳动力市场,恶意压低、克扣和拖欠工人工资。
(二)各类成本均以反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益
成本是净收益的扣除。在工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增加意味着净收益的减少。模型中各类成本变量的系数均为负值,表现的就是这种经济关系。根据模型估计,如果工资收入等其它条件一定,包括办证费等在内的务工成本(直接成本)每减少100元,农民工净收益将增加61元左右。这说明,政府不合理的“办证”、收费行为,在限制农民进城方面具有双重功效,不仅直接“卡死”了一些农民的进城通道,而且通过增大农民外出成本提高了“门槛”,降低了农民收益率,减弱了农民进城的动力。
(三)机会成本对劳动力就业收益和农民工的转移决策影响巨大
尽管机会成本与由各项支出费用构成的直接成本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但是,在以相反方向影响农民外出就业收益和收益率这一点上,作用是相同的。根据模型判断,来柳州就业农民的平均机会成本每提升100元,其外出净收益就减少60元左右,蕴含的经济意义是:同他就业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农民工家乡经济越落后,就业机会和挣钱愈少,他外出就业在经济上也相对愈划算,动力就越大。
事实上,多年以来我国农民工流动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民工潮”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愈低,农民外出务工数量也往往愈大。广西外出务工集中的市、县,几乎都是经济落后市、县;相反,如果经济愈发达,挣钱机会和收入愈多的地方,农民外出就业的动力也就愈小,没有必要进城或者到外地就业。
(四)性别及文化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益影响
被引入的两个属性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性别及劳动力素质对外出就业收益具有很大影响。1.就性别而言,女性农民工年净收益平均说来比男性少235元左右。这可能与性别引起劳动力的职业差异有很大关系。男性农民工多从事建筑等劳动强度大、收入相对高的职业或者岗位,女性农民工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等行业或者岗位,劳动强度小,工资收入也相对较低。被调查的男性农民工年均工资额为6231.4元,女性则只有5310.3元,相差近千元,因此净收益一般也就低于男性。2.就文化程度而言,模拟结果显示,高中及高中以上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务工人员相比,净收益多260元左右。1000位被调查者当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当年人均学习培养费用和人均工资额都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由此也可以看出,加大财政投入和农民工培训力度,特别是注意提高女工的文化和技术素质,这对于提高外出就业整体收益、增强农民进城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与建议
首先,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有三大类因素影响着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大类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因素,第二位的是科技进步因素,第三位的是劳动力自身因素,广西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增加收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因和目的;其次,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和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释放出了富余劳动力,拉动了非农业经济的发展,吸引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排在前两位的因素都是劳动力转移的外生因素,只有排在第三位的劳动者素质才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内生因素。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中,外生因素起主导作用,内生因素起次要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就地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