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特点
1.1技术性特点
施工机械设备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工程建设施工需求的必然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机械设备也在不断革新。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也涉及到机械、液压、电子、结构、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若要正确操作和使用这些施工机械设备,必需对这些知识真正掌握和了解,才能使其充分发挥真正的效用,并使其能够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还应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由此可见,要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技术来作为基础,如果缺乏这些技术,那么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
1.2随机性特点
由于发生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机械设备故障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不少机械设备故障都是不可预知的,这就使得机械设备管理也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一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特别是突发故障,就必定会对工程建设施工造成影响,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损失,因此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同时做好日常保养维护,并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以便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故障。
2、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2.1设备利用率低
在设备利用中,为满足不同工程项目施工的需求,企业都会在租赁机械设备方面花费大量资金,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多设备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发挥机械设备自身的优势,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很低。另外在施工中,没有考虑到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不仅影响到性能的发挥,还会缩短使用期限。其次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很多都属于功能单一的设备,只能为特殊工作服务,在施工中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机械设备难以达到建设市场的使用要求。
2.2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现场中设备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使用不重视维修、保养,经济计算不明确,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设备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难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力度不足,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的不足。如在应用中机械设备使用不合理,没有规范操作机械,过度频繁调度人员,调班制度不健全,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等,无法保证机械设备合理使用和投资。在施工中,多数施工单位采用两级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脱节,部分项目的设备管理没有专门的人员,存在大量问题,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制度的更新改进也出现停滞,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2.3生产与设备管理相脱节
目前工程施工中的设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来源,分别是施工队自备、企业自有、市场租赁。部分表现在施工中,受到特殊施工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多采用租赁设备的方式,但是在现阶段的租赁市场中,不同地区质量控制标准参差不齐,配套管理设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企业对设备重视不足,施工与设备管理相脱节,容易导致设备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增加设备安全管理风险。
3、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
健全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能够为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设立机械设备专项管理小组,明确小组职能,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结合工程建设需求配置足够数量的机械设备,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有责必究,无责免罚,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优罚劣。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核心举措。企业应提高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指派责任心强、专业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同时调整组织管理结构,以便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的施工机械设备档案管理部门,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确保入库的施工机械设备档案信息完整详细。信息资料应包括机械设备采购记录、保养维护计划、修理记录、相关使用人员等。另外,还应建立查询系统,从而为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提供便利。
3.2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维护措施
重视机械设備保养维护。企业应清楚认识到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重要性,提高对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重视程度,遵循强制保养原则。加大对机械设备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机械设备教育培训,促使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的保养制度,合理确定保养周期。企业应建立健全保养制度,遵循预防为主、保养并重的原则,采取定期、定班及巡回保养方式,严格按照保养规程开展工作,并结合机械设备实际运行状况、使用标准、故障规律等方面合理确定保养周期。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严格按照保养周期执行机械设备保养工作。
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机械设备保养思想,形成良好的保养意识,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企业应指派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维修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故障机械设备得到及时修复。此外,应与机械设备生产厂家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对于需要返厂维修的设备及时与厂家沟通,避免因为机械设备维修而导致工期被延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工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企业相关人员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立足于设备运行特点,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并将制度严格落实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强化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日常养护意识,科学增加设备巡查次数,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减少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综合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能够安全使用。
作者:候国庆
第2篇:浅谈设备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
一、电力设备管理现状
所谓的电力设备包括供电设备、变电设备和输电设备等,而变电设备又包括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其中,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一变电一次设备占据电力投资的绝大部分,其中主要包含隔离开关、变压器、断路器、组合电器等;变电一次设备因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运作和维护的工作量大、成本高,所以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电力设备,本文将以其为主要研讨对象。
电力企业主要由生产技术部、发展策划处、基建部、财务部、相关基层单位等部门组成。从相关职责上看,基建部、发展策划处负责前期管理的设备规划、购置等业务,相关基层单位在电力技术部门的帮助下完成中期管理的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设备资产的报废管理工作由电力公司的财务部门承担。
1.前期管理工作
在设计规划环节中,往期变电站在建设中存在设计和建设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设备形势多种多样也造成了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的后果。譬如,在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大型检修机械可能因为站内建设结构设计不合理而无法进入设备区域;在重度污染区域因设备选型不合理而使用了敞开式或户外式的电力设备,室外环境就会对设备产生污染、腐蚀等作用;不同型号的设备(备品备件)因种类多样而均表现不同,配置和维修过程就会烦琐;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电力设备预期设计参数选择不合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求,设备就因多次增容而浪费性的重复投资,这无疑造成建设和运行成本的增加。
电力公司在设备采购过程中一般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这是因为公开招标模式具备参与招标活动供应商之间竞争大、参与者多、业务范围广泛等特点,电力公司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更有可能在激烈競争中获得低报价,电力公司也会因采购成本的降低而提升经济效益。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公开招标也是一样;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多就会造成设备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从目前市场情况看,合资企业或外企独资企业产品质量较好,价钱也较高;国内大中型电力设备供应商的产品合格,价格也相对适中,而小企业产品价格普遍较低,质量难以保证。然而,在对招标供应商进行评审时,设备报价是商务标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时常决定招标活动的走向,招标活动也往往变成了一项“低价竞标”活动。“低价竞标”的成功有时却成了病源,设备公司为增加利润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在建设中为扩大效益选用廉价设备,不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等,这些都会造成设备运行寿命短,且经常发生在保质期时间外,电力公司因此承担巨大损失。
2.中期管理阶段
电力设备的中期管理工作主要集中于运行维修,定期预防性的检修方法一直被我国电力公司沿用,检修对象的内容、项目和周期等都具有相关的标准,这种检修方法可积累丰富经验,在防止事故发生、诊断设备绝缘故障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力工业迅速改进,电力设备的综合化和复杂化日益提升,技术要求的增高使得现行的检修办法在适用中暴露较多问题。
按照电力行业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2009)规定的检修维护的周期和程序,定期实验检修必然造成过多的停电操作,这不仅是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允许的,也会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和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率。根据国家供电部门的统计,定期检修模式下检修停电时间长占总停电故障的八成以上。
定期检修可以发现电力设备存在隐患,但鉴于电力设备性能、质量、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较多情况下的隐患并不能被有效地发现,较多设备也运行良好,检修工作过剩情况就会出现,客观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随着电力公司不断更替为集成式且少维护的设备,以往制定的检修周期、程序就难以适用当下管理需求,譬如干式互感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等设备。
检修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检修质量完全取决于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检修人员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或囿于业务能力有限,检修质量出现问题,未发现隐患或把没有问题误认为隐患,这就造成了操作量增加、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等问题。
3.后期管理环节
一部分电力设备退役后并不代表其失去了利用价值,对于一些对电力设备质量和性能要求不高的小企业来说,这些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它们的业务需求。但从普遍情况来看,更换下来的设备不管性能如何一般会按照废旧金属拍卖或者存放,设备再利用价值不能发挥,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电力公司的损失。
二、电力设备的管理对策
从目前电力设备管理现状上看,电力公司需要建立统一合理的电网管理体制,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维护检测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部门进行管理;在整个电网管理步骤上,不能单一重视初级投资管理,要对整个电网寿命周期内效益和成本进行周密考虑,追求电力运作过程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维护检测的工作量和人力物力投入;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更替,严格进行成本核算,电网的设计和建设要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需求,不能为了避让环境因素和成本因素,降低工程标准和设备质量水平。
1.对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整体谋划
按照以往经验,经济性评价一直占据着电网规划设计环节的中心地位,特别是考虑电网项目的前期投入上,这就影响了对项目开展以后的运行、维护、检测、更换等工作。电网的规划设计要从工程的长期效益出发,完整规划,保证电网运行的效益和安全性的实现。
2.完善招标管理工作
电力设备的购置费用一般只占据其全寿命周期费用较少的部分,所以电力设备初始报价并不能反映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设备质量在运行中质量评估不易实现,评价结果通常就由价格决定,电力建设部门为节约成本就会选择廉价设备。电力相关部门应完善招标管理,重视整个流程成本核算,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有效开展工作,实现规范化、精细化操作;避免因预算、设备质量等问题造成后期检修中出现大量停电操作而带来较大的隐形损失。
3.开展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
电力公司设备、投资环节等繁多,依靠以外的管理手段不能很好地完成成本预算和管控。目前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分块管理为主,可体现某个单位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但不能细致到每个设备单元。电力公司在原有成本管理方法基础上,开展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实现对实物与资产的统一管理,完善数据资料,规范成本核算管理。
4.更新检修决策
电力设备运行状况因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采用而不断改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免维修性的提升,以往的检修决策已不能适用于现代化设备的需求。管理人员不仅要从安全性和成本核算角度,还要兼顾企业效益进行检修决策。
5.坚强监管设备的改造报废
电力设备分段式的资产管理模式使整个管理流程智能划分不明晰,权责不清,电力设备种类和技术又繁琐,维护检测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成本,对故障设备以更换为主。而相关财务管理部门对更替下来的设备技术状况和利用价值也缺乏了解的渠道。坚强监管设备的改造报废,了解设备的情况,延长设备的利用价值,节约成本。
三、结论
电力设备是指发电、输电、供电、变和用电等电力传输环节中使用的设备。电力设备具有采购成本大、覆盖范围广、对可靠性要求高、维护成本大、故障损失成本高等特点。研究电力设备管理的现状,并提出解决策略,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第3篇:简析医院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剧,医疗设备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医院业务发展的好与坏、快与慢都与医疗设备的投资规模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而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物资基础,许多病因必须通过设备检测、人员判断才能得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目前,北京、廣东等部分医院试点实行药品零加价、药房分离,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医院要想不减少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并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在设备的管理方面下工夫。购置先进设备,维护现有设备,淘汰使用频率低、效果差的设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下面就医院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加以阐述:
一、医院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院没有制定《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即使制定了制度,其内容条款相对较简单,问题出现时,无章可循、相互推诿的想像较严重。在人员配备方面,大多数医院未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往往安排素质低、责任心不强的兼职人员管理医疗设备,造成账实、账账、账卡不符。
(二)购置设备前未进行充分论证和按规定程序报批
医院在购置设备前未充分地调查市场,未将设备购置与自身开展的业务做详细地分析,只顾眼前利益,未考虑长远规划。用财政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设备,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未按规定程序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设备,未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属于政府采购的未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设备使用成本效益分析不合理
一些医院未严格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实行成本核算,科室效益的好坏与所占用的医疗设备使用成本不完全挂钩,导致科室只追求收入,而不考虑设备的有效利用,盲目购置,从而导致闲置设备和不能充分利用的设备较多。
(四)设备日常管理和后续维护不够
许多医院未有配备专业维护人员,即使安排有专业维护人员,权责不明确,操作不规范,平时不注意设备保养,故障频繁出现,增加维修成本,严重影响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设备处置程序不合法
一些医院在设备处置方面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而擅自处置,其处置收入也未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改进医疗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维护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制,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
1.医疗设备管理,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医院应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特点,配备专业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管理方面,医院应实行三级一卡管理责任制,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后勤科作为设备管理的直接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全院仪器设备的购置、二级明细账登记、日常管理、维修保养、报废处置等工作,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规模配备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负责设备的总账和一级明细账登记工作,定期与使用科室核对,保证账实相符;使用部门作为设备的使用科室,在科主任领导下,安排专人对本科室的设备从申请到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定期与财务科核对,保证账实、账卡相符。明确岗位责任制,有利于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的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做好设备管理的重要保证。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从设备的请购、验收入库、领用、日常维修保养、会计核算到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使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不留空白。在设备购置方面,应建立《设备请购制度》、《设备购置论证制度》、《设备采购管理制度》、《设备验收入库制度》、《设备档案管理办法》等,防止不合格的设备投入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还要遵循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大型医疗设备持证上岗制度》、《设备故障分析制度》、《设备使用效益分析制度》、《设备使用核算办法》、《设备报废处置管理制度》、《设备使用变更管理制度》等。同时,在处置有关资产时,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二)购置设备要经过立项申请和可行性论证,采购过程要公开、透明
1.设备购置立项。医院购置设备必须成立可行性论证小组,其成员由分管领导、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人员组成。由使用科室或者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和可行性分析报告,在遵守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认真贯彻勤俭办事的方针,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购置立项是否可行由单位领导集体决策审批。尽量减少决策失误给单位造成的损失。
2.可行性论证是购置设备的关键。为预防盲目购置和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对设备的购置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临床医技使用部门提出的购置申请,特别是大型、专用的设备仪器购置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一般应从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可行性是指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是否符合预算;必要性是指当现有设备无法满足单位现有需要时方可购买,购置的设备是否符合医院现有发展需要和长远规划;科学性是指购置的设备是否具有经济价值,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购置是否经过决策;实用性是指购置的设备规模要适度、投资回收快、社会评价好、群众易于接受等特点。购置的设备要符合医院所在区域病种需要、符合本单位业务发展需要、符合本单位技术特点,既要考虑本医院的实际,又不至于功能过剩;既要考虑购买设备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使用该设备时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尽量减轻医院和患者的负担;同时,购买设备时,还要符合医院的长远规划。
第4篇: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探讨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管理与维修工作,针对机械设备的相关参数及要求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和维修计划,全面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效率。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的机械设备,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设备的稳定、可靠的运行,因此需要通过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理,并采取切实现可行的维修措施,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1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修复,从而改善机械设备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对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如果采用状态性维修,即通过现代设备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自动对故障进行诊断,从而做到预知性维护,可以有效的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维修能够使机械设备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是机械设备生产中高效工作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当前各种先进技术在维修工作中的应用,有效的确保了设备的无故联运行,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机械设备维修不仅是排除故障,还是一种投资,作为生产力的组成部分,通过维修能够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效率。尽管当前机械设备维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全面的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的技术水平,并加快推动绿色维修的实现,这必然会全面改善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2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特别是制定的激励机制不科学。部分企业要求员工做好本职工作,一旦做不好则会克扣工资,这对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不仅制约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会使员工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对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相互推托的情况。另外,部分企业对于工作多年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2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不规范
部分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还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对机械设备维修还停留在凭直觉和凭经验的层次,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维修方法都无法满足当前机械设备发展的需求。另外,当前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还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与企业主管领导的态度息息相关,一旦主管领导发生变化,则针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的工作思路可能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严重制约了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健康发展。
2.3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不完善
一般生产企业比较重视生产效益,而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往往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比较注重机械设备的运作性能,而没有对机械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做好日常的检查维护保养,一旦机械设备生产中出现故障,停止机械设备运行进行维修将会影响生产企业的生产进度,故障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维修,可能会停产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4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在操作生产过程中不能对机械设备的异常运转问题及时发现,进而通知有关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找出机械设备异常运转原因,进而采取相关技术措施避排除故障。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但在实际的机械设备管理中部分的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在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方面比较欠缺,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机械设备原理及操作流程不够了解,使得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无从下手。更不要谈及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策略
3.1实现规范化管理
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确保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企业建立机械设备档案,详细对机械设备类别、性能和指标等进行记录,通过机械设备档案使人们能够对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快速找出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3.2建立严格的设备操作和保养维修制度
企业机械设备普遍存在重用轻修的问题,而且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常常都存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这必然会导致机械设备故障率增加。因此机械设备主管部门,需要定期对设备的操作、保养、维修和备件库存进行检查,建立科学的维修机制,进一步对保养维修制度进行优化。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可以采用计算维修与预防性维修相结合的维修制度,并对维修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从而做到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养修并重、预防为主,并在日常检修工作中重视一些小故障的维护和修理,以防止或是降低机械故障的发生率。
3.3在维修中利用先进科技、先进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针对机械设备维修方面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具备新科技和新技术特点的维修设备在机械维修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减少维修所花费的时间,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维修的工作量。例如:在对机械设备液压系统进行维修时使用PFMZ-10型万能液压检测箱。其是一种直通式的测试设备,能够直接联接到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之中。连接之后,只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其仪表上就能显示出液压系统的流量、温度以及转速等,进而检测出整个系统内部元件的技术状况,检测出需要维修的元件。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和设备不仅可以降低维修机械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同时也保证了相关设备能较快投入正常使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因设备维修而延长工期事件发生的概率。
3.4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
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上,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针对性。对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而且要包含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的记录。以便分析、判断机械故障,及时而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3.5强化维修人才的培养
随着企业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当前机械设备呈现出机械、电子和软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也使传统的维修模式已无法与现代化机械设备的维修要求相符。因此需要强化维修人员的培养。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来对维修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努力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技能,使其能够熟悉掌握现代检测设备,并准确对故障进行判断,及时排除故障。同时还要鼓励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在自觉学习先进的维修技术,以此来提高对高精尖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
4结语
当前机械设备加快了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我国部分机械设备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相较于机械设备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机械设备管理和維修水平普遍滞后,因此需要针对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更好的提升我国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的水平,为机械设备的更快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欣展
第5篇:办公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应用
在我国办公管理系统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以单项办公设备和单项办公事务处理的应用为主。办公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信息从独立、分散的电子表单转入信息系统管理的飞跃,在为管理层提供准确数据的同时,为作业区的设备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系统设计
1.设计思想
(1)基础数据源:对作业区计算机及附属设备进行彻底清查,形成一份详细、准确的设备台账(为每台设备建立唯一标识),系统将围绕着设备台账开展分配、异动、报废、报修等业务。
(2)数据库设计:以设备台账为基础,结合用户信息表、人事信息表,以用户单位、用户名信息为关键字建立人员设备关系;以设备唯一编号为主键新建新增设备台账、设备分配、设备异动、设备报废、故障报修等物理数据表,形成系统基础数据平台。
(3)利用数据表主、外键约束和多事务提交保护功能维护数据的完整参照。经对需求原型的分析,对于设备的每一项操作,要详细存储过程信息。设备的状态有完好、闲置、收回、待报废、报废、新机、二次分配机等,表面上一个简单操作在后台可能要同步进行十多项数据库更新操作。为避免某项更新的失败而导致整个数据库错乱,必须使用数据表主、外键约束和多事务提交的回滚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参照性。
(4)结合实际建立多张独立表和视图,采用多视图拼接功能建立符合用户显示要求的关系型数据源。
(5)设备管理部分数据库设计。设备管理是指围绕着设备台账进行的一系列变更操作,包括:台账的基本信息变更,比如设备名称、配置等信息的改变;设备的直接分配(含收回)、异动和报废等操作,需要记录变更信息;设备的方案分配,包括新机分配、二次机分配、设备收回和待报废等操作。这部分涉及的物理表有设备台账表、新增设备台账表、设备分配方案表(主表)、设备分配方案明细表(子表)、设备分配记录表、设备异动表、设备报废记录表。
(6)设备故障报修管理部分数据库设计:用户基本信息表与设备台账信息表通过单位和使用人相结合;用户提交报修申请后,申请信息存储在故障申请表中;审核派工信息存储在故障派工表中,与故障申请表通过故障ID相关联;典型故障库和维修记录表均通过故障申报ID与故障申报表相关联。这部分涉及的物理表有:故障申报表、故障派工表、故障工作回执表、典型故障表、维修记录表。
2.应用架构
(1)系统技术。系统采用B/S+C/S的混合结构。业务模块前台采用了微软的。netFramework4.0开发环境和B/S模式的三层架构开发方式(表现层、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后台采用ORACLE数据库。
(2)流程引擎的开发。结合Silverlight技术和Workflow工作流设计技术开发系统的流程引擎,实现了流程定义的图形化,流程审批的规范化、自动化,并可对流程进行实时追踪查看,大大缩短了个业务流程模块开发的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3)功能模块。将办公设备中的计算机、笔记本、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集中管理,使管理人员清楚掌握设备的分配、使用、报废情况,主要功能:实现办公设备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维护管理及检索查询;实现办公设备的分配(年度的批量分配方案)、回收信息的维护管理;实现办公设备异动情况的维护管理;实现办公设备故障维修的网上申报、审批及流程记录的追踪查看;实现故障维修待办工作的RTX(腾讯通)提醒;对设备基本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对设备维护记录及异动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4)系统安全。系统的登录和身份认证,遵循新疆油田公司统一的用户管理机制。系统使用中国石油企业用户电子邮件身份进行认证,本身不需要考虑用户如何认证和是否非法。系统只需建立自己的授权信息库,明确在Exchang邮件服务器通过认证的用户所拥有的权限。这种模式实现了企业统一认证,可以单点登录,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穿透访问。
二、系统实现
1.办公管理——电脑设备管理系统主登录页实现。主登录页面具有导向功能,使用对数据库登录表进行查询判断语句,可使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的登录身份,登录身份选项中选择分为办公人员,由一个DropDowList控件实现。不同的身份将进入不同的系统功能页面。在用户身份通过系统验证后,系统将利用Application变量记录登录者的姓名和登录编号,并伴随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的整个运行周期。
2.电脑设备管理主页面。登录后,系统将引导用户电脑设备管理主页面,在此页面中左边使用了四个超级链接,分别是增加设备信息、电脑设备维护、用户信息修改、退出系统等。
3.修改电脑设备页面。当办公人员点击所要修改的电脑编号后,进入修改电脑设备的页面,对电脑的编号、显示器、鼠标、键盘、光驱、CPU、内存、操作系统、购入时间、维修情况进行修改。并且输出显示和Button控件进行信息确认后提交。
4.增加新电脑设备页面。当办公人员点击增加设备信息控件系统将引导用户进入到增加新电脑设备的页面中,该页面具有对电脑信息进行添加的管理功能,使用了多个TextBox控件进行信息的输入,其中包括编号、显示器、鼠标、键盘、光驱、CPU、内存、操作系统、购入时间、维修情况等。并且输出显示和Button控件进行信息的提交。在Button控件中插入了命令语句使系统和数据库联系在一起。
5.电脑设备管理页面。选择指定的编号对电脑设备进行查看,可以对电脑设备的购入管理、维修情况等准确了解,方便企业跟踪电脑的使用和质量情况。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6.用户信息修改。用户在登录中出现状况可及时修改,包括用户名、旧密码、新密码、确认密码。更好的保证用户的信息不会丢失,方便用户查询信息!
三、结语
本设计只是设备管理中的一个模块,侧重于公司办公电脑设备的管理统计和维护,根植于单位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快捷的操作手段,能较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谭
第6篇:探讨机械设备管理的规范及安全
随着机械设备功能和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在运行中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其中大多事故都是源于对设备的不正确操作而导致的,其不仅会对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还可能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新时期下,加强对设备的规范使用和安全管理十分关键,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生产的有序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1机械和设备管理在规范以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规范以及安全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企业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对人员的惩罚和激励政策,企业没有将奖励政策与人员工资挂钩,如果人员作出贡献也没有给予物质奖励,相反,如果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则会给予严厉政策,这种制度容易激发员工的不瞒情绪,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时,一些企业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易损零部件没有及时更新,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2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企业的设备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对设备的正常以及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都对设备的管理和运行带来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生产故障和安全事故。
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规范以及安全的相关措施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以及有序的运行,相关部门一定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针对频繁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制定科学的改进措施,完善以及加强对设备的规范管理,确保设备稳定以及正常的运行。
2.1强化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企业要遵照市场规律,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体制。企业要实行激励政策,确保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工作具备积极的态度,并且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奖罚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争取员工关于机械设备的合理化建议,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则下,确保设备稳定以及安全运行,进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生产和人员安全。
2.2实现科学选型
每一种设备由于其结构和性能特点,都具有针对性的使用要求,如何科学选型,在保证发挥设备功能的同时,降低设备成本、延长设备寿命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要根据生产任务以及实际工作量,选择科学的机械设备,防止出现运用不合理的情况。对于设备的协调问题。企业一定要充分掌握各个工序对设备和进度的要求,协调好设备的使用,并且在使用中做好保养和维护工作,避免出现保养和使用冲突的情况。
2.3防止机械危险
机械危险主要是指机械设备的工件、工具、零件以及构件在使用中出现人身伤害的情况。因此,在设备的具体使用中,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严谨出现违规操作和违章生产的情况出现。
2.4做好保养工作
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以及操作标准,做好设备的例行保养和维护工作,如果设备存在安全问题,要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和解决。在保证设备处于玩好的状态下进行生产,操作人员还要在设备停机、作业以及开机前都要进行检查,降低设备保养和维护的费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企业要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严重控制设备的维护情况,并且安排机修人员按照流程开展维护工作,现场操作人员要做好监督、督促以及配合,并且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和检查,保证现场设备的维修质量。
2.5规范管理行为
企业要严格规范设备检修人员的管理行为,保证检查人员认真对待设备出现的每一个细小问题,做好眼到、身到、手到以及心到。认真根据规定进行设备维护,对设备勤润滑、勤保养,全心全意为现场设备提供服务,为生产排忧解难。
2.6开展人员培训
开展人员培训主要包括,对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教育要做到有针对性、有考核、有检查、有部署以及有计划,实现操作人员凭证上岗。在进入岗位之前做好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学习工作,同时,企业还要编制科学的安全操作和安全知识手册,保证每位操作人员都认真学习。同时,企业还要对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生产现场的所有人员都要接受安全教育,下到员工、上到领导,都要了解和掌握机械设备可能带来的伤害。并且认识到安全的关键性,掌握自救意识、为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生产意识,从思想上控制事故发生的源头。对于设备维修和操作人员,要提高其处理事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新设备的维修和使用,可以邀请厂家人员进行讲解和示范,并且对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3结语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取稳定的发展,要给予机械设备的规范管理以高度的重视,并且实施以及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从设备管理的安全以及规范两方面对设备开展系统管理,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和规范意识,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人员进行相关配培训。进而提高设备的稳定以及有序运行,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张利峰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