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旅游规划的角度,阐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旅游应有自己的特色,突显其文化内涵,保护古代建筑,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走有特色城市旅游之路才能创造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关键词】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 特色旅游 旅游产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大江南北的城市面貌逐步呈现千城一面的特征,城市的建筑、布局雷同,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色。那么在发展特色旅游城市的同时,需要作好城市旅游规划,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一、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
1、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对于不同城市来说,更要体现不同城市的特色。
2、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有特色的城市旅游规划。但城市旅游规划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在城市中的布局,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照1933年的《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交通、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二、特色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城市旅游规划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地规划
其假设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为客源地进行的规划。这其中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第二,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属性。
2、目的性规划
城市旅游发展的目的、方向、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构筑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会完成后,旅游设施和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等;北京考虑的则是迎接2008奥运会,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例如很多古镇,比如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等,里面以前所谓的“望族”已经没有了,但是这个镇几乎还都在,对于它们所在的城市来说,就可以走古色古香的城市旅游特色的路线。所有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它们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在当今时代,我们有可能只需花两年时间,就可以使一个新城崛起。但在古代,所有的历史文化都是历史上千千万万个能工巧匠积累下来的。他们创造出来的历史古迹也就是过去存在的表现,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珍品,同时给今天的城市带来了多样性和独特的景观。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过去,一个城市应该是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延伸,将过去的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精确地传给后人,这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旅游吸引人之处,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3、目标性规划
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完成的诸多城市旅游规划大都进行了指标的测算,但往往过于教条主义,不具备现实意义,与规划措施也不匹配。对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苏州,由于星级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无锡等周边地区;在新加坡则可能是劳动力成为限制要素。
三、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按照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我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应当能够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步骤,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等。第二,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第三,通过目标市场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地营销规划。第四,结合城市规划,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框架,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地区等规划安排。第五,基于功能和营销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规划与设计。第六,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与改造。第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比如以著名的旅游景点——丽江为例,它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位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衔接地带,是巴蜀文化、藏文化、纳西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沉淀,使丽江蕴藏着得天独厚、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而且它又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创造了东巴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堪称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泸沽湖畔至今还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阿夏婚姻习俗,被称之为是人类婚姻家族制度的活化石。涵盖了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舞谱、东巴祭祀等内容的东巴文化已拥有上千年历史。丽江是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方,其得天独厚、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两山、一城、一江、一湖、一文化、一风情”。“两山”是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江”是沿金沙江分布的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旅游资源,“一湖”是“天上遥池”泸沽湖,“一文化”是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是女儿国摩梭风情。丽江城市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应该围绕“遗产地特点、纳西族特色、丽江特征”的目标,将丽江建设成为个性突出、特色鲜明、风格独特、风情浓郁、面向国际的旅游城市。
城市旅游规划把城市作为规划对象,而城市的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极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城市越来越成为区域旅游的主导,因此,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这个城市的特色化需要,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和规划:
第一,随着城市居民周末度假、观光休闲需求的增加,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旅游逐步兴起,近远郊旅游可能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补充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第二,城市康体休闲设施越来越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晚间娱乐活动,成为一个城市品味的关键因素和吸引游客逗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可忽视这些传统上不算是城市旅游要素的规划。
第三,要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一般认为,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城市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但是,城市要成为旅游产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诸多公共项目上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不影响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把公共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大学城、特色街、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海港等。上海88米高的金贸大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在进行大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把它建设成为上海城市空中观光的重要设施,自然就可以减少后期改建带来的损失)。把城市景观建筑、城市广场、城市中心(如cbd)和分中心、城市标志性地段、城市雕塑、城市绿化等公建设施转化为旅游资源,既共享了资源,节约了资金;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这一点,大连是全国的典范。大连的日本街、俄罗斯街、广场、女骑警、模特学校、国际服装节、足球学校等,经过营造,竟然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张张"名片",成为大连的特色旅游产品.因此,在将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城市特色旅游产品方面,大连很值得中国的其它城市学习。
第四,要对城市的风貌和格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城市需要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而文化是地域性的、个性化的,建筑、道路等是城市风格的主要载体,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标签。要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则出发,对城市的风格做出界定。例如,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就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界定这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体现东方园林之美的江南水乡风韵,布局疏朗、尺度合宜、色彩淡雅,以宋瓷“鸭蛋青”为基本色调。而浙江湖州提出的“亲山、望水、见塔、知城”理念,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另外,城市设施和旅游设施既要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又要有“代”的概念,以展现和表征城市的活性。例如饭店的大堂,饮食、娱乐等场所的建筑和装修,都要渗透这个城市的文脉,既互为背景,又各有千秋。城市旅游规划不可忽视这些背景要素。
总之,一个城市要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具有自己的城市特色及旅游内涵,它们发展独特的旅游文化来传承历史,并把它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来发扬光大,如音乐之都维也纳,展览之都汉诺威,大学城波士顿,电影城嘎那等都是成功的典范。这就要求有更科学、更实际的旅游规划,政府部门、旅游规划部门应该重视起来,走有城市特色的旅游之路才能更长远,而不是千篇一律,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创造出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也会留给后人更耐人寻味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叶菊华.现代城市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南京,2006.
[2]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3]陈放.中国旅游策划[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10).
[4]欧阳坚.为丽江腾飞-探索与实践[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8).
[5]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5(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