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旅游学综合)

2022-12-06  本文已影响 44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课程综合化”,亦称“课程整合”或课程一体化,其思想的产生是以“通才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支柱的,同时也是“通才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要素。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采用的是欧美“通才教育”模式,当时北京大学蔡元培就力主“沟通文理,合为一科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之某种。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之某种。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才照搬原苏联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人为割裂文、理、工,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对工业化以后高等学校对实用性知识的过分追求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继续追求传统的博雅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病”的加剧,以“通才教育”模式指导高校的课程综合化改革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

  一、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原因

  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兴起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化国际旅游的日益兴旺,加之旅游行业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使得旅游教学内容有效地得到拓宽,并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前者形成了旅游教育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后者又促进了旅游研究和教育重点逐渐向学术建设和提高水平转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旅游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

  高校旅游课程设置必须改变以往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分类设置课程的传统做法,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而不是按照一个等级结构来组织各门学科,这样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诸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及完整性,从而使学生减少由于知识被人为的划分所造成的割裂与世界整体性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应对现代社会中日趋综合化的各种问题i1。

  1.高校传统的旅游课程体系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整体性,是由零散的内容组成的拼盘,而综合性课程体系则是融会了旅游学科发展、社会进步和学习者个性的诸多要求,使学习者接受结构化知识系统的训练,最终使自身的素质结构呈现整体性。

  2在原来以旅游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旅游学科按照本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选择教学内容,而忽视了相邻学科之间、旅游学科与分支学科之间在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框架上的相似性问题,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基础理论会被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反复讲授的问题。这种从各自角度对同一部分内容的重复讲授,既浪费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又因为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即使同一部分内容,也是各取所需,只从各学科自身的需要去对这些完整知识进行分解很难让学生对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3.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旅游管理专业更主要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资格”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研宄”为主要目的,因此,把高校旅游教育中的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以锻炼学生的自学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是当前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重点。我国的旅游院校绝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各有偏重,课程设置十分混乱,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带有所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旅游特点不突出,偏于理论,缺乏应用性,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重智力培养轻理论培养的问题,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操作能力偏差,职业道德观念薄弱。那么学生如何才能通过学习获得应对未来需要的实用知识呢?作为实践之浓缩的案例教学己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我国旅游案例教学很少有翔实的反映我国旅游企业经营成效的案例,类似新闻报道的案例称不上有研究价值,从而导致我国旅游管理教学仍主要局限于学院式专家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出色的企业家。

  (二)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外在因素

  1.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促使高校课程改革。21世纪知识的高速发展将会对旅游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旅游业的企业行为、市场行为、战略管理行为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旅游管理己经开始了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营的踊跃性战略提升,培养企业核心能力和营造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精髓。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这一发展趋势给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含课程体系)带来了观念、体制上的冲击。

  2.经济全球化,使旅游企业跨国经营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旅游企业管理人员了解国际经营管理,因此,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仅限于“国内型”人才,而应向“国际型”人才拓展。

  3.社会发展的要求。20世纪是人类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人口、战争、环境、能源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制度、经济、伦理、技术工程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因此综合性的知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己成为现代社会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4.知识与技术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即使是最博学之士也不可能全部掌握本学科中所有的知识和信息。不少学者认为,不应该只强调获取知识,而应该强调如何查找知识和综合使用知识。此外,技术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和决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市场的性质从地点转变为网络,这种变化无疑对旅游市

  场营销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旅游教育继续注重供需市场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外界条件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新影响,从而进一步地凸现了旅游学的交叉和综合属性。

  当然,旅游专业通才教育所强调的是一种特指的通才教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通才教育,它有自己的特色。实际上,通常我们所说的通才教育只是一种宽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因专业而异,如旅游专业的通才内涵肯定不同于工程专业的通才要求121。

  二、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专业

  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从本质上讲主要是相对于以往较狭窄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而言的,综合化基本上是围绕己有专业,结合当前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把课程内容扩展到相关或相近学科内容,以更有利于科学进步并满足社会需求131。没有特色的专业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目前旅游专业的特色基本上还停留在其所依托的背景上,比如以历史专业为背景的往往突出旅游文化,以管理专业为基础的则强调管理特色,以英语专业为依托的往往在导游方面有个性。但是这些特色只是从母体所带来的特色,距离独立的个性特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二)立足通才

  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基本上支配了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忽视了传统上在高等学校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课程,从而在一段时间内使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备了较多的实用性科学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工作技能,但对人文知识和人文价值观念缺乏较深入的理解,甚至在道德的养成上也出现了某些危险的兆头。因此,必须打破原来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模式,适当减少实用性课程,多学些能够获得融会贯通的知识。

  (三)课程整体优化

  按照系统论整体优化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观点,课程发挥功能的大小,也取决于它的整体优化程度。单独的科目如果不是在整体中发挥作用,不是在与其他科目的联系中发挥作用,那么这门科目的意义就难以充分体现出来。过去,对单个课程的局部优化比较关注,而对宏观课程的整体优化不太在意,很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只有树立课程整体优化观,才能有效地促进课程综合化141。

  旅游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其培养质量不仅能胜任目前旅游岗位的工作需要,而且应当具有引导旅游业务发展的使命。因此,经济全球化、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技术的网络化所带给旅游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成为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动力。目前,各旅游院校在专业设置,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多有差异,应尽快消除差异,使课程设置能落实到这些必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


  三、高等旅游教育的综合化改革模式

  旅游教育的综合化趋势是与现代社会对管理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紧密相联的。现代企业和社会除了要求管理专业人士具有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希望具有跨学科知识。旅游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专业知识领域。无论在传统的旅游专业,还是在现代的复合型的旅游专业,都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

  (一)校企共建

  传统中的大学教育还是一般的学术训练,而旅游管理教育则更多的是一种职业性训练,因此,传统的大学教育把学生更多地看成是一种产品,而旅游管理教育则更强调把学生当成客户,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知道他们从旅游教学中想得到什么。实际上旅游管理教育塑造和提升的是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方法,而不是教人去做某一件很具体的事,如果不能正确取舍,独立判断,总是盲目跟随潮流,那就很难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旅游管理教育的理想模式。中国旅游教育真正走上繁荣,还需要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怀,所以走双赢的“企校共建”模式应是明智之举,一是可使教师积极参与旅游公司的运作,从而不断地用实践来充实教学,二是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多的实践条件,三是可使实践专家和企业家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专家有理论优势,企业家有实践优势,专家和企业家共同讲学,不仅是中国旅游教育之光,更是旅游专业学生之幸。

  (二)建立复合型的课程体系

  学科式的课程体系虽然有利于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却相对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至于用人单位普遍感觉现在的毕业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工作能力适应性差。实际上,学科间的交叉也是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互相渗透,如营养食品卫生学只讲理论,不讲工艺背景和应用,是很难培养学生解决烹饪工艺中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能力的。因此,在旅游课程设计上应当合并甚至取消由多门教学科目组成的显性课程形式,将教学科目分为几个学习领域,将同一学习领域的内容统一组织排列,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综合成教学模块,课程按知识领域组合形式出现,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灵活安排151。

  四、推进旅游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在课程结构上实施核心课程制度

  哈佛本科生现行课程共32门,包括3个部分:专业课16门、选修课8门和核心课8门。三类课程的整合为每个学生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了个性特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打造了一个可供调节的知识平台。其中选修课主要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想学的学科,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专业课主要包括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最新发展趋势,可供选择的知识范围很广。而核心课程分为7类学科领域(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理性、自然科学、社会分析和数量分析),每类学科都包括若干相关课程。这种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大体了解和初步熟悉一些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其知道怎样获得和运用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他们个人有什么意义”。核心课程的实施不仅使哈佛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方面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而且对提高美国大学课程教育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11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大多采取改变过去仅仅围绕狭窄的专业课来安排基础课的方式,代之以普通课程(即共同课+基础课)一专业课一加修课程(即拓展课程)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模块型”、“系列型”等很多课程设置形式,这样的改革对培养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很多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被归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大的类组,使课程的种类和形式多样化。这种课程结构模式比过去高度统一、长期稳定的课程结构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专门培养旅游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一门学科,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相对全面的人才,因此,其课程设计完全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综合性、整体性和选择性。笔者认为,高校旅游课程的构成应由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三个层次(简称“9+X”模式)构成:⑴专业课程。考虑到旅游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目前旅游教育现状,其专业课程设置以9门课程较为合适,除了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外,还应包括四大模块:①外界影响模块:旅游业的经济环境技术特征。②旅游需求模块:旅游心理学。③旅游目的地管理模块: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开发与规划。④旅游企业管理模块: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管理。(2)选修课程。也包括四大模块:①旅游目的地管理方向,包括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地形象策划及多门任选课。②旅游企业管理,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商品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营销学及多门任选课。③旅游需求管理,包括旅游节庆管理、导游业务、会展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及多门任选课。④旅游外界影响,包括旅游人类学、旅游行为学、旅游社会学、旅游生态学及多门任选课。(3)核心课程。主要包括5个知识领域即文学艺术、人文历史、社会分析、外语和文化、自然科学和数量分析,每个知识领域又都包括若干相关课程。

  (二)在课程内容上实行课程综合化改革

  旅游教育应特别强调实用性,但我国的旅游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课程仿佛为专业研究旅游学的人士开设的。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开设不同形式的联合课程或综合科目课程,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合,综合贯通各学科知识。一是开设大型综合课;二是开设系列小型独立课;三是开设“卫星课”,即以学生主修专业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跨学科课程;四是开设研究报告课。主要请学科专家向学生作反映该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专题报告;五是开设专题活动课程。

  (三)在课程体系上积极改变教学科研组织体制上的相互分割状态

  我国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文理分家,以系、室建制把从事同一学科科研、教学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造成了单科独居的局面,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跨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计。同时,受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影响,各科教师之间往往是“泾渭分明,各司其职”,教师只关注本学科内部体系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极少顾及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交叉、衔接和沟通,忽视学科之间综合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就必须淡化学科本位意识,重视对学生开展综合教育。当前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在通才教育思想指导下,己经添加了大量不同类别课程和进行跨学科课程内容重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对原有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而只是对不同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的简单加减,这样的课程综合化改革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

  教师在课程综合化改革中起关键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队伍只注重在本学科精益求精,对跨学科问题缺乏关心和了解,知识更新面比较狭窄。因此,必须创造条件保证教师尽可能多地参加多种学术会议、有关理论和实践研讨会、挂职实习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教材是实施综合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以教材质量为基础的,而教材内容必须适应旅游业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超前性,使得教材的寿命周期只能维持3〜4年16。到目前为止,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应该使用第五代或第六代教材,但由于教材经费不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材建设组织不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旅游院校仍在使用第三代甚至第一代的教材。因此,编写具有广泛性、科学性、先进性和代表性的教材是推动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中职旅游管理教学反思(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经验总结)上一篇: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