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功能介绍)

2022-12-06  本文已影响 45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功能 定位 战略
  【论文摘要】本文从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需求方式的变化出发,首先介绍2002年美国新泽西高校图书馆协会和费尔利迪金森大学图书馆合作举办以“2012年的高校图书馆”为主题的征文竞赛活动,参赛文章的热点主题之一就是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功能的再造,其中的一篇文章“fromplacetofunction:academiclibrariesin2012”。2002年美国高校图书馆就开始关注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然后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战略战术要从传统的阵地式的守株待兔转向远程式的主动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最后论述为适应网络环境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高校图书馆应该在组织结构、服务理念、资源建设理念、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进行战略调整。
  
  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的实质是确定图书馆从哪些方面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条件和服务。一般定义为:高校图书馆要为学校提供文献资料的保障、是学校的信息资源的中心、读者与知识的桥梁、学校公共服务的支柱。其具体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信息服务、参考咨询、信息研究和信息传播。我们都知道,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心脏,也是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的中心。但是在网络环境下,随着在线信息的增加正在改变高校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认同。过去,高校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倾向于利用图书馆的特有资源——比如图书馆的文献或者图书馆员——以进行学习、教学和启动研究项目,“随着学者们直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资料的能力逐渐增强,图书馆也逐渐丧失了其作为研究过程中间方的作用”——也就是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用户之间桥梁的中介作用。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的作用逐渐边沿化。因此,图书馆如果不对其在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角色加以深刻反思,它们将越来越被看作资源购买者和保存者,而非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合作者、支持保障者。[1]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为了能满足学校规模和层次提升的要求,高校领导也越来越重视图书馆建设,高校图书馆相应得到了快速发展。具体体现在纸质文献数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对相应规模和层次的大学图书馆的指标要求。如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按《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的规定:生均拥有图书100册、年生均新书文献入藏量要求达到4册等指标。其结果是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年年不断增长,藏书空间紧张,不断挤占阅览空间,阅览座位一再减少,高校图书馆抢占座位的现象蔚然成风,许多高校图书馆只得新建或扩建馆舍来容纳不断增长的纸质文献。图书馆的负担加重、人员紧张、纸质文献利用率逐年下降、成本加大。其实,这种现象在今天网络环境下,并不是图书馆繁荣、职能发挥好的体现,而恰好是图书馆没有摆脱传统图书馆的作为文献资源保存地——藏书楼和学习场所的这样一种建筑定位的体现。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并不在乎图书馆是幢什么样的建筑,在什么位置,拥有多少文献,读者在乎的是图书馆能提供什么服务,有些什么功能,也就是说读者在乎的是图书馆能提供什么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他们不再经常去建筑形式的图书馆,而是登录数字图书馆,远程获取文献信息。这也是造成近年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借阅率不断下滑的原因之一。所以说,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战略战术要从传统的阵地式的“守株待兔”战略战术转向远程式的主动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的战略战术,要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方面下功夫,要注重其功能的发挥。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从建筑定位转变为功能定位,这个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引起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界的重视。
  2002年美国新泽西高校图书馆协会和费尔利迪金森大学图书馆合作举办以“2012年的高校图书馆”为主题的征文竞赛,遥想2012年的大学图书馆。最后,综合参赛的论文,得到三个主要议题: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职能以及图书馆员的角色。[2]图书馆功能的再造是当时排名第二的热议话题,其中一篇题名为“fromplacetofunction:academiclibrariesin2012”——从建筑到功能:2012年的高校图书馆。简明地论述了2012年随着网络环境的普及,人们对图书馆理念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传统的图书馆是一幢建筑、一个地方的理念转变为图书馆就是具有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功能,用户不再关心它是什么、它的位置在哪儿。[3]
  那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究竟应该具备那些功能呢?
  首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是以因特网为依托,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手段,建立特色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枢纽。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具有整合各种类型信息的功能、要具有远程、无线为读者提供各种类型信息服务的功能、远程信息咨询的功能,要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空间、要成为用户学习的社区。
  2002年的美国高校图书馆对2012年的高校图书馆的展望就已关注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问题。现在——2011年,中国的高校图书馆基本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而且三网合一,读者、用户不仅可以用pc机,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移动阅读器、电视等上网,登录图书馆网站,获取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远程、无线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已不是设想,而变成了现实。但技术上的可实现不等于观念和行动上的实现,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组织结构上、服务理念上仍然在追求纸质文献的入藏量、读者的到馆率、纸质文献文献的借阅量,强调资源是服务的基础,唯有拥有,才是资源,注重纸文献建设,而忽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针对其功能定位应制订相应的适变战略。高校图书馆应制定怎样适变战略?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的适变战略
  201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由于空间有限,而该校的物理图书馆每年至少要购买10万卷图书,也就是每天有273卷图书进馆,图书馆已趋向饱和,纸质文献增加了学校的空间压力,因此,每一本书进入图书馆,他们都要找到另一本书从图书馆里剔出去。所以他们决定清空该校的物理图书馆和工程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建设“无书图书馆”。[4]对于此举恰当与否,他们进行了调查,在对科学和工程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时,学生普遍认为网上基本提供了物理学的出版物,他们对实体的图书馆已失去依赖,对纸质图书没有什么怀旧之情。对于像美国斯坦福大学这样一个在过去的四十年像磁场一样吸引成千上万名学生和教员,包括诺贝尔奖得主douglasosheroff、robertlaughlin和stevenchu的物理图书馆和工程图书馆实体的消失,并没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充分体现网络环境正在改变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认同——读者已不在乎实体的图书馆,而在乎图书馆的功能。
  斯坦福大学打算建的“无书图书馆”是一座高度电子化的图书馆,他们这样描述:“这座新图书馆的功能不是排架和借书,而是进行研究和发现。”这就是网络环境下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为实现这个定位他们采取摈弃所有纸质图书的适变战略,对于今天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的适变战略,笔者认为:
  2.1改变图书馆现在的组织结构,适应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在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进程中,不少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在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组织结构所产生的“瓶颈”作用,应该进行组织机构改革,重新调整部门职能,图书馆才能更好发展。
  当前,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改变比较普遍的是借助于信息技术,把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自动化,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已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校读者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系统论告诉我们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对图书馆功能的需求必然导致图书馆内部结构的变化,相应的合理地设置机构才能产生必需的职能。[6]当前通信网络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网络技术的渗透的不断延伸,人们在何时何地向任何一家图书馆查询信息的愿望都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网络技术的超前性与当前图书馆组织管理及服务的滞后性,使得仅仅是提供了满足读者这种愿望的技术前提,只有创造图书馆新的组织结构,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图书馆管理相互协调,才能使图书馆适应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组织结构以文献载体形态及其流程为主要依据,其致命缺陷是工作缺乏兼容性和合作性,不同类型文献的采购、加工、整理和服务相互分离,缺乏联系和协调,资源分散,用户采集和利用不便,也不利于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我们知道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正从追求单纯的知识数量向追求知识本质的方向转变,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新时期工作的核心。面对读者深层次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在组织结构中融入新的管理要素,使它具有新的功能。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要强调图书馆的“信息”职能,而不是图书馆的“文献”职能;要强调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而不是简单地反映文献资料的“物流”过程;要强调“用”的职能,而不是“藏”的职能。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必须以服务为核心,要适应对文献信息流的管理和揭示。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体系已经转化以“信息”为支节点的网络型模式,其信息资源与信息用户空前扩张,服务方式智能化、虚拟化。显然,图书馆业务流程不再局限于“物质流”,更多地表现为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虚拟信息资源“信息流”。信息流是物化文献在计算机和网络中的另一种形态。图书馆业务流程必须变革,实现从“物质流”向“信息流”和“物质流”相结合业务流程模式发展。
  2.2要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进行变革。在网络环境下要转变过去阵地式服务方式,“守株待兔”,坐等读者上门,而且只提供馆藏拥有的文献服务的观念。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局限于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信息服务,而开始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和特色服务发展,由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转变至为教学科研所服务的信息与知识服务。
  2.3协调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结构比例,逐渐减少纸质资源入藏量,增加电子资源的使用权限,组织网络信息。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疲于应对学校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专科升本科,学院更名大学,硕士点、博士点申批,教学评估等等,而要通过这林林总总的评估,对图书馆的最低要求就是纸质文献数量要达标。因此,学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纸质文献的投入,学校决策层对图书馆的了解也更多在于图书馆纸质文献数量要求的标准,每年在图书馆的经费预算上,学校领导也只是注重纸质文献经费投入。高校图书馆不仅在纸质文献数量要达标,而且在每年文献新量上要达标,随着学校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的纸质文献馆藏数量呈飚升状态,馆藏质量呈下降趋势,利用率越来越低。人们不禁要问:“图书馆有用么?还是在烧钱?”[5]由于目前国内没有出台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具体的数量要求和资源利用统计计量标准,所以国内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处于一种随意状态。经济发达地区高校领导重视、有经济实力的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远远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前面,数字鸿沟越来越大。
  2.4改变唯有拥有才是馆藏的资源建设观,树立能够获取就是资源的观念。
  馆藏建设在于存取而非拥有,通过书目记录、文献发现与传递系统等方式与其他机构间协同合作建设馆藏。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国内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往往认为唯有拥有才是馆藏。早在1957年就在全国范围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共享,但大多数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仍是我行我素,大而全、小而全。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共建共享成为现实,因此,在资源建设上要有合作的观念,参与到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联盟中去,共建共享。另一方面,网络中有大量开放资源,图书馆要充分挖掘开发这些资源,通过学科化、专题化整序转化为用户容易利用的资源。
  2.5逐渐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人是第一生产力,人是最大的再生资本。现代图书馆作为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在管理中强调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网络时代与知识经济为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国家图书馆专家哈星林所说:“即使是第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硬件设施的改进和技术设备的完善,更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7]
  参考文献
  [1]thiskidlee.淡化的图书馆角色[ol].view/146482/100725,2010-4-21/2010-5-14.
  [2]撰袁剑君,李欣译.2012年的图书馆展望.[j].图书馆,2009,(3):69-70.
  [3]acetofunction:academiclibrariesin2012[ol].
  [4]r著,nalsi译.斯坦福大学准备“无书图书馆”[ol].view/100748/112835,2010-06-23/2010-6-28.
  [5]annadavlantes著,nalsi译.图书馆有用么?还是只是在烧钱?[ol]view/100748/114738,2010-7-2/2011-1-18.
  [6]任惠栋.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143-144.
  [7]赵中华.浅谈提高图书馆员素质[j].活力,2008,(12):6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试论发挥综合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几点建议上一篇: 探析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型图书馆创建思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