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民族学校的生命线,有效管理和监控是提升民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理念以及有效检测方式的探讨,通过有效监控来促进教学管理,用有效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民族学校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民族学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民族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理由和不懈追求的目标,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可行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掌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保障作用。对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我们有如下共识: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质量,不只是少数学生的学科考试高分数、学校高升学率的表现。学校教学质量还指向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质量。在这样的认识下,才能形成从领导到每个教师、学生都重视教学质量监控的良好局面,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对民族学校的教学管理监控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监控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不仅对教学管理监控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发挥教学管理监控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控制度
学校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教师行为。教师行为不加以约束,教育就会陷入混乱,更谈不上质量了。纪律就是制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离不开制度。
1.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在制定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中,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主协商,充分酝酿。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良好的作用。民族学校要结合实际,因此在管控过程中可以参考我校的《合作藏中制度汇编》,它是我校从建校开始,在民族教育中不断修改、完善的一套管理制度,渗透着几位校长的心血,比如其中的《教师考勤制度》《教师综合评估制度》《教学过程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环节规范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工作奖惩制度》《目标量化管理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师生日常行为。为公平合理评价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考评提供了依据。制度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执行落实制度
管理与监控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学校领导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要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激励机制
以管理为龙头,建立激励机制,为落实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对工作进行了量化,实行了目标管理,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落实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解决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相互推诿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民族学校要全面落实和贯彻的党的民族教育方针,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机制。这是一项繁重而具体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作者:卓巴加 来源:新校园(下) 2015年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