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物流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而且反过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继降低资源消耗、提髙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但是在欧美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物流业却发展缓慢,国际上知名的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于我国物流业的评价极低,将我国的物流业排在加人WTO之后最受冲击的行业之列。那么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本文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到推动我国物流发展的建议和途径。
1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归纳
1.1社会各界对物流业的认识
由于“大而全、小而全”传统经济思想的束缚,大部分工商企业热衷于自营物流,对物流外包反映冷淡,造成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有关调查表明,物流企业的业务在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所占的比重仅为21%和13%,而60%~70%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了物流企业。
1.2国内生产总值(GDP)、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关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网站數据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2010年预计为7万亿元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7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稳中有降,由2005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8%左右,降幅仅为0.3%。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都低于10%,美国为8%左右。
1.3产业结构、区位与物流业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区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远大于第三产业,当一个国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时,它的物流成本支出就远大于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国家。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三大产业的比例不同,美国已经进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时期,而我国还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时期,因此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较美国髙。在分析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时,考虑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产业结构的影响。
区位对物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地处交通便利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髙,物流业就较发达,如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差距,一部分因素是由区位造成的。
1.4企业的规模对物流业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企业规模较大,物流成本较低,中小企业支付较多的物流成本。
1.5人才对于物流业的影响
我国的物流人才非常缺乏,物流及相关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香港的13%,且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21%,而其中许多人都是半路出家,未接受过物流专业系统的教育。我国未来物流人才需求量在600余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大约为40万。而在物流业较为发达的美国,早在几年前的调查數据中就已经显示,物流从业人员中,92%的人具有学士学位,41%的人具有硕士学位,22%的人具有正式的资格证书。
1.6管理体制对物流业的影响
物流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部门的新兴复合服务行业,与工业、贸易、制造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物流业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仍没有很好地解决。由于物流业涉及到发改、商务、经贸、交通、规划、土地、公安、税务等多个部门,且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利益的存在,造成了目前的管理体制协调能力差,有许多不到位之处。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网络化的物流服务发展相当困难。而作为物流理念发源地的美国,积极提倡物流中央化的管理模式,强调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的管理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以将制约物流发展的因素归结为社会各界对物流业的认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区位、物流人才、经济结构、企业规模和管理体制8个方面。
2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2.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区位
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是一个缓慢发展过程,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变,区位是一个自然地理因素,也非人为因素可以改变,比如港口城市,具有先天优势,可以带动该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具有辐射作用,遵循按距离递减规律,同样,港口对省市的经济拉动效果也遵循按距离递减规律。与内陆省份相比,沿海地区吸引外商投资能力强,物流量大,地区经济总量大,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2.2社会各界对物流业的认识、企业规模、管理体制
社会各界对物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物流业的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物流企业为了生存,陷人了低价竞争的困境。专业的运输公司提供的运价是许多自营物流企业很难达到的一个成本目标,大批闲置的仓库对物流服务的购买者几乎是有求必应。工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购买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一种理性选择,然而没有这么做,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与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利益冲突,为了获得物流业的这个“第三利润源”他们宁愿选择成本较髙的自营物流,也不愿意外包自己的物流业务。
而事实上,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并非来自生产企业利润的转移,它的利润来源与生产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再者,工商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有限,应该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集中优势资源经营自己的核心业务,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的结果显示,规模在500人以上的物流企业仅为11%左右。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统计显示,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从事物流活动的法人单位有13万家,而业内人士估计,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经超过百万家,但是排名前10位的大型物流企业占领全部市场份额不足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已呈现出企业數量多、规模小的局面,企业的物流设备严重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髙,服务能力受限,造成成本偏髙,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缺乏全国性的交通运输、仓储管理、信息网络等的总体规划,物流管理权限被划分为若干个部门,物流业呈现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物流业开放式、跨区域、跨部门、网络化的发展。
2.3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人才培养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对称,东西部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建设仍然不足。基础设施设备投人不足,在交通运输、包装搬运、仓储保管、通信信息、货物保障等方面的设施装备比较落后,集装箱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条块分割的现象导致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缺乏人才,就缺少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人才极为匮乏,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在髙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40多所,占全部髙等院校的3%左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还有待发展,我国物流人才短缺并不是总量上的短缺,而是髙端物流人才短缺。
3对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大力宣传现代物流新观念,使社会各界树立对物流业的正确认识
我国社会各界物流意识单薄,要发展物流业,首先应该增强社会各界的物流意识,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举办讲座、物流培训、问卷调查、政府倡导等方式,使工商企业的经营者提髙对物流业发展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开展物流外包业务、探索物流过程的重组形式,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3.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规划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或盲目建设等现象,提髙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加强网络建设的同时要重视节点建设,使节点和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畅通无阻的物流网络系统。
同时,政府应鼓励企业丢掉纸质作业方式,引导和照顾企业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物流信息新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等,提髙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使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硬件配置方面上一个新台阶,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3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物流业发展
(1)建立完善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训练,培养面向实用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物流人才。
(2)树立人才培养新观念,改变理论教学的现状,强调知识和能力相结合,以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理念。
(3)重视学习国外经验。在加强自身物流体系建设的同时,应该引进国外专家来国内指导、讲学或有针对性地送出人才到国外学习深造,这样可以较快培养自己的髙端物流人才。
3.4扩大物流企业规模,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
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使企业享受规模经济效益,节约社会物流成本。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鼓励物流企业扩大规模。其次,通过制定合理的市场准人制度,限制弱小企业进人市场。再次,鼓励物流企业间的合资、合作和兼并。
参考文献
[1]杨向东.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J].经济师,2003(11).
[2]牟维.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6(1).
[3]刘昆宇,黛钰.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宏观因素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8).
[4]蔡学玲.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
[5]万静,王光德.以大连为中心发展东北区域物流的因素分析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