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工作在会计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计价和利润计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决策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美国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企业取得成功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其中之一就是成本领先战略(使企业成本保持在同行业最低水平),而执行其他两种战略也需要尽可能控制成本,
不能完全不计成本。因此,如何准确地计算成本和较好地控制成本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成本会计”是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之后的又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一般开设在第三学期,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成本会计”,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此后“财务管理”、“财务软件”、“会计综合实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及技能基础;另一方面,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在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至关重要。在此,笔者就如何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一、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界定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组织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
成本会计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
(1)知识目标:掌握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理解成本会计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训练学生的综合核算能力;通过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通过成本管理启迪学生初步的成本管理理念,培养其创新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内容的界定
为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及成本会计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应科学构建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其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成本会计教材有很多版本,内容存在很大差异。通常认为,体系完整的成本会计学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等内容,其中以成本核算内容为基础。但是,由于“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紧密相联的,一般认为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成本会计”经过演化、发展成为“管理会计”,因而,两门课程的内容存在诸多重复。如成本会计学中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等内容与管理会计学中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内容类似,两门课程有些章节的内容则完全一样,如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计算法等。这样,在实际教学中,为避免内容重复,节约教学资源,成本会计学应根据其传统职能重点介绍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内容,而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等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安排在主要为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资料的管理会计学中介绍。
基于以上分析,“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原则、程序,各项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
对于标准成本制度和作业成本计算法安排在管理会计学中介绍,主要原因是:标准成本制度不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且是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它的出现,标志着管理会计的萌芽,因而将其安排在“管理会计”中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新出现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可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但是作业成本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一个作业管理过程,目前作业管理思想已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关注,因而将其安排在主要为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中介绍。
二、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一)与企业生产实践联系紧密,而学生普遍缺乏对其感性认知
一方面,该课程主要以工业企业(重点是制造业)经济业务为例,结合制造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介绍各种料、工、费归集与分配的方法;结合制造业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特点,介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间的分配方法;结合制造业工艺过程及生产组织特点,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多种方法。另一方面,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对产品生产过程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产品从投料加工,到完工验收人库进人消费市场,到底历经哪些程序与环节,很少有学生能说得清,这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逻辑性和系统性强
与前续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前后内容相对较为松散、各自相对独立不同,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前后联系密切,环环相扣。成本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进行编排的,即首先介绍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然后介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最后介绍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成本计算方法是前面各环节内容在不同企业的具体运用,不同企业生产类型不同、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不同。通过学习成本计算方法,可将前面各环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前面任何一个环节的内容没有掌握好》就无法正确计算出产品成本。“成本会计”的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成本核算各环节的内容,并能够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否则,只能事倍功半,无法胜任成本会计工作,不能提供有用的成本核算信息。
(三)以计算为主,账务处理为辅
成本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财务会计课程之后讲授。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财务会计要依据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另一方面,成本的形成、归集和结转程序也要纳人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总框架中。但是,与财务会计以账务处理为主、会计分录纷繁复杂不同,成本会计以算为主,旨在通过对成本费用的核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挖掘潜力,增收节支,提高效益。成本会计的内容主要是各种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等的分配方法以及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通常是在经过一系列计算后进行必要的账务处理,涉及的会计分录主要集中在费用分配及成本结转上。
(四)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容易混淆
尽管成本会计中涉及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对于单个计算方法来说,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由于成本会计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过多,学生容易混渚,难以全面掌握各种核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例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五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有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七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以及分类法和定额法两种辅助方法,等等。
三、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及其特点,决定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
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具有公式多、表格多、计算过程多等特点。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如果将公式、计算过程和表格都写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花费时间太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在教师抄黑板时,学生感觉无所事事。如果教师不将公式、计算过程和表格都写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而是直接对着课本讲,学生又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感觉枯燥乏味。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对成本会计课程提不起兴趣。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有助于改进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将复杂的公式、表格及计算过程通过大屏幕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同时配上一些动画和音响,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时间,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采用比较分析法教学
由于成本会计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很多,例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七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以及两种辅助方法、分步法中的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制造费用分配的实际分配率法和计划分配率法等诸多核算方法,而每种方法又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这往往使学生眼花缭乱,容易混淆,难以灵活运用。
如果采用比较分析法教学,重点剖析、比较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的异同,就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各种方法能够有区别地灵活运用,步人工作岗位后可以根据服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而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精选案例。案例应尽可能贴近我国企业或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并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学生具有启发意义。二是精心组织。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讨论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案例进行全面、深人的讨论。三是做好总结评价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提高案例分析的能力。
(四)专家进课堂与学生进企血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成本会计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可以借助于两种途径与方法:
1.专家进课堂法
一方面,聘请企业一线会计师、工程师等介绍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成本费用核算的程序与方法、成本拴制与管理的成功经验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资料并展开论辩,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进企业法
实践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一是进行认知实践。即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且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参观,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核算程序等,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书本内容。二是进行模拟实习。成本会计系统性强,前后内容联系紧密,但一般的教材在介绍成本计算方法时,由于受篇幅所限,例题内容不完整,学生虽然掌握了成本核算各环节的内容,却很难将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弄不清楚成本计算数据的来龙去脉,难以全面掌握成本核算的全过程。通过模拟实习,可以将成本核算的全过程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成本核算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模拟实习可采用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两种形式。三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五)创新考核方式
传统闭卷笔试的考试方法,尽管比较客观公正,但是考试内容比较僵化,死记硬背的内容多,难以考核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有必要转变成本会计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成本会计”考核强调遵从课内和课外、理论与实践、知识与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可按照下列模式进行岗位实训30%+期末考试70%==综合考评”。
岗位实训考核包括三部分:考勤(采用扣分制,旷课一次扣5分,请假一次扣2分)、个人实训(占50%)、小组实训(占50%)。
期末考试包括以下题型:单选(占10%)、多选(占10%)、判断(占10%)、单项业务题(占20%)、综合业务题(占50%)。
结语
综上,只有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合理序化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完善的课程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才能使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根本保证,最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成本会计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兴趣及能力。
作者简介:沙娟(1976-),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王艳青(1965-),女,河北辛集人,石家庄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