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贸易以及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而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能够平衡与缓解贸易往来。因此,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达成有效的协调关系,需要进行方法论的探析,从而促进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1.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惯例之间的差异分析
1.1关于计量属性方面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会计规范经历了改革与完善,当今我国的会计规范已经形成了准则与制度共行的体系。然而,在许多方面仍与国际惯例中对会计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计量属性方面,我国在会计计量方面制定了以“账面价值”来代替“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以此来避免人为对利润的操控而造成的会计计量的现象。而对于这一措施的实行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例如高估产值现象。作为企业会通过相应的多提减值准备来抵消资产过高的现象,或者是利润虚增而带来的税金增加等;另外的问题是,对于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已经为会计计量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FASB认为,对于现值计量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对未来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反映,以此提供相关的经济决策。因为如果缺少现值,明天到期的1000美金的现金流量与10年后到期的1000美金现金流量看来是一样的。所以,一项基于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能够提供一项基于那些现金流量的未折现金流量的计量所提供不了的相关信息。因此,要想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相关信息,作为现值就必须要体现资产或负债的某些可观察的计量属性,而且还要积极提供计算现值的两种方法:传统方法与期望现金流量法,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资信状况提供保障1。
1.2关于财务报告方面
尽管国际习惯使用的报表中已经被我国部分的引用,但是这并不能表明我国的会计规范比较完整,随着我国的企业已经走向跨国发展时代,而我国的会计规范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披露规则以及环保报告等。当前我国的披露规则中对于权益变动表、投资性房地差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以及终止经营与稀释的每股经营等没有进行建立,而在西方国家则早已经在年度报告中具有对环保政策方面进行披露,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报告方面尚且空缺,这就是我们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
1.3关于会计环境方面
会计环境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与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因为作为会计规范的发展是受国家特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这里主要有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等。然而,我国当前在市场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如金融、产权以及生产资料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会计规范的进程0。
2.影响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协调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国家的经济领域等各方面都必须合理的融入国际一体化潮流中,这都要求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强有力的协调,才能促进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经济结构对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管理之间的协调有重要的作用。
2.2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会计规范方面急需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自从加入到WTO之后,随着国外企业的涌入,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开放的资本市场状况下,中国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果想让中国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谋求不败之地,就要积极地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国外的企业也必须积极与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因此,想要达到国际惯例的要求,就需要满足国内外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需求,使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筹资以及投资决策等0。
2.3财力情况与法律法规
国家的财力支持与政府机构及企业的有效积极工作能够积极保证国际间的会计协调工作。国际的会计协调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因此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应该在合理的条件下,在不影响国家法律制度的维护前提下,努力推进会计的国际协调过程,更好地为我国的会计规范奠定坚实的基础。
3.我国会计规范国际协调的基本内容
3.1会计计量与确认方法
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已经渐渐跻身于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而且也拥有了许多贸易往来的伙伴,贸易方式也更加的复杂多样。因此,作为国内的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自身潜力的挖掘,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另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作为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将会成为企业的会计计量中的新课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急需我国传统的会计计量与国际进行接轨4。
3.2会计的核具技术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网上的实体出现使得贸易往来与资本决策在瞬间得以实现,这种现象被称为是‘‘无纸化”交易,而这样的情况也为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许多的西方国家已经向会计信息化方向渐渐迈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尽管一些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电脑操作,但是却仍以手工操作为主,而且财务软件的开发也比较陈旧与落后。因此,再加入到世贸组织之后,就必须加紧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的有机结合,才能积极的推进会计发展的进步,为人们更好地服务。
3.3会计的体系与工作职能
作为国际上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职能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核算型。由于在职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决策、预测以及控制与抗风险能力方面,我国的会计都处于劣势地位,这样我国低层次的会计职能就导致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与国际之间的差距拉大。所以,我国必须要在加入世贸以后,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会计体系与制度,从而促进我国会计的发展与进步。
4.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惯例协调的积极举措
4.1积极遵守国际协调原则,保持端正的国际化态度
首先,在我国会计规范进行国际化协调时,必须要保持一种明确的态度,而且要避免发生两种类型的错误:一是过于保守,一味强调中国特色,而对国外会计规范的排斥,这种保守主义的思想,只能够进行自我创新与发展,发展的道路不会长远;二是过于崇拜国外的会计惯例,而进行片面的自我否定,忽视本国的国情特点以及会计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此,要想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首先应该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积极看待国内外差异。每个国家的国情特点都不同,而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能采用‘‘拿来主义”。中国式的会计规范应该在适应本国社会历史背景来拟定,只有通过求同存异,才能够使中国会计规范与国际管理协调统一;其次,也应该正确对待国家化,对于国际会计惯例中的内容要进行有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才能真正学习到国外先进的会计技术与经验;最后,还要立足于具体实际,努力加强会计规范与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尽管当前我国的国家会计规范与准则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存在着缺陷。然而这种会计规范必须利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才能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积极与国际会计接轨0。
4.2积极采用“协调——推行——统的方式进行协调
作为国际间的会计协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就需要进行规划与设计,可以采取“协调一推行—统一”的方式来进行。首先,作为协调,应该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依据,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制定与完善会计制度与准则,在不断地求同存异中达到会计的标准化;接下来,对于推行问题,政府在全国统一推行的会计制度与准则应继续发挥作用。因为这两者作为我国现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所以需要进行政府的直接推广。当两者内容不能达到相统一且存在异议时,应该参照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来协商并合理解决此类问题;另外,作为一些经济业务,在国际会计惯例中没有具体依据时,应该按照我国的会计制度来协商处理;最后,关于统一问题。因为随着会计制度与准则的两者并行,二者将会逐步进入完善与统一阶段,并能够相互渗透以此达到兼容与一体化,从而促进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准则的相互协调统一16。
4.3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国际性的会计从业人员
对于我国会计的从业规范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对于会计实务体系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的判断力。另外,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还要对跨国公司的经济业务与国际会计业务准则有—定的了解与掌握。具体说来:首先,应该为人才创建实务体系教育的新环境。作为各类会计培训机构应该与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久的学习与合作关系,积极请教熟悉跨国经济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一些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还可以通过跨国企业的会计人才的相互交流中提升国内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开展跨国交流培训活动,对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积极地了解与学习,尤其是关于跨国贸易与资本流通的国际会计处理方法的学习等,从而促进我国会计规范以及行业的积极发展。
5.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会计规范与准则必须与国际惯例达成协调关系,才能使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更加便利,也能够促进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因此,通过有效的方式与措施,达成两者的协调需要经过不断地分析探讨与践行,从而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提供坚实的保障。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