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会计专业教学中连接理论和实践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在高校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许多会计专业的教学规划中没有将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中考虑进来,在课堂的实际组织中也存在不规范、计划性差、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本文从当前会计专业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在遵循教学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水平的一些思考,借此为我国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 导向性 综合能力 销售控制
一、会计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是由课本通向实践的一道重要桥梁
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性学科,而且,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材中没有涵盖的细节和变化,如果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此不甚了解、没有准备,在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会计案例教学法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案例学习和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讨论、归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无论在感性上还是在理性上都会得到质的发展,这就为学生拓展理论知识、走向实践迈出了一大步。
2.案例教学法是引导式教学思想的重要实现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视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无论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有多么熟练,无论其讲解得如何清楚,事实是并没有拓展学生对于教材以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这正是大学教学中的精髓所在。而在会计专业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尤其是在高年级的课堂中实行,不仅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和构建知识体系都有很大的帮助。
3.有利于培养一支综合素质全面、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要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对案例及其背景有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相关领域的行业背景。在对案例进行整理加工、运用的过程中,就锻炼了教师在复杂的实际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和互动能力。在各种不同案例的研究和探讨中,又无形的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所以,大力推进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和裨益。
4.有利于培养能力全面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它的基本思想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案例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基本概念、对案例的本质问题(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推导和论证,从而从自身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概念,学会搜集和分析各方面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信息,还要能够适当的论证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种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无疑更有利于能力全面的会计毕业生的培养。
二、目前会计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系统的进行会计专业案例库的建设和规划发展——案例教学资源不足
当前,专门进行会计专业案例收集和建设案例库的高校还比较少,很多学校在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时使用的案例往往是任课教师临时找来的或是沿用以前已经有些过时的或者仅仅依赖于教材后附录的几个案例。这样的来源不但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时效性和针对性方面也完全不能够保证案例教学的实际需求。素材的缺陷使得这些学校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效果在起点就已经大打折扣。
2.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不规范、计划性差
一方面,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制定和计划中,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把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案例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考虑。这就导致了案例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不规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判断(偏好)而不是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如哪些课程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哪些课程中案例教学应占一部分的比例,哪些课程的哪些章节需要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等等都缺乏必要的原则上的规范和准备。
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过多重视学生的全程参与和调动学生的积极准备。最为典型的是教师在上一次提前告知的案例,教师没有特别点明准备的思路和方向,学生也只是泛泛的大致了解而没有深入全面的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浮于表面,这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教学效率低下的基调。同时,在课堂的分组讨论中,很多教师往往随意分组,不注意引导讨论的方向和深度,因而学生的学习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3.案例教学水平低下,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习惯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方式上,对于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作用、规范程序及关键点等各方面的内容都缺乏认识和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在课堂上实际开展案例教学,也缺乏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讨论的能力,容易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教师难以驾驭课堂等诸多问题,则案例教学的期望目标难以实现。在教学整体规划中不重视,教师不认同,同时教师的案例教学素养也在比较缺乏的情况下,院校的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水平低下也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三、会计案例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作为教师实现案例教学的“剧本”,案例教学的设计工作既基础又重要,在具体设计时应遵循以下4个基本原则。
1.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原则
案例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两者并行而不悖,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案例教学的设计中,首先,在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学时方面,安排的会计案例教学进度与课堂理论教学进度,从时间和内容上保持一致。其次,应当科学辩证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方面,在进行案例分析之前,先应当把相关的知识体系梳理清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层次和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在组织案例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而在最后总结评价阶段又应适当的回归到课本的理论知识体系中来。
这样,在整个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只有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环境间的深刻关系。
2.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是案例选取和案例库建设过程中的根本原则。一个适用的案例应当能够代表该行业的背景特点,能够涵盖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反映基本的教学原理。实践中与某一知识层次相关的案例很多很杂,教师在进行案例库建设时不能仅仅根据案例涉及企业的名气或是案例本身获取的便利性来选择,应当严格的根据案例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筛选,只选择那些最为典型与理论知识最为相关的案例。
3.拓展性原则
案例教学的突出优点在于能够在一个具体的实际背景中以一个典型的企业事件来阐述课本的理论知识,并给以学生思考和理解运用的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得以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并深刻的理解实际环境。更进一步,为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潜力,在进行会计案例教学设计时应当将所分析的案例进行拓展:第一,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这个案例从法学或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分析,是否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第二,再给出几个相似的同类案例,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分析和案例报告的撰写工作。这样,通过这些拓展的思考和任务,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视野和他们举一反三的推导分析能力。
4.导向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准备、思考和探讨论证是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而学生能力提高的程度和质量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归纳,所以,案例教学中层次最高的原则在于教师恰到好处的导向性。
案例教学中的导向性原则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时间安排上的导向性。一个典型的案例往往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并且要同时考虑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时间的分配和掌握有着清楚的把握和导向。第二,教师在知识运用上的导向性。典型的案例还往往涉及到很多有关经济法和高级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这些是会计专业学生所不熟悉的,因而在考虑问题时需要教师适当的加以点拨和提示。第三,教师在讨论阶段对于讨论方向的导向性。大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在班级讨论甚至在小组讨论中都有可能擦出思想的火花(新的问题或一个相近但并不完全适用的解决思路),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既要肯定学生活跃的思维,更要及时的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转回到案例的主题和核心问题上来,以保证案例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提升我国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水平的思考
1.建立虚拟案例教学教研室,整合案例资源。
组建大专业(同属于管理学的专业,但源于不同教研室)的案例研究教研室。这是一个非正式、不具有明确组织机构的常设虚拟教研室,其职能在于将各个专业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组合起来,定期研讨、共享案例及其启示,从而建立起高质量的案例库
和重新整合教师的案例资源以及促进各位教师的案例分析能力。一方面,不论是哪一个专业或哪一个层次的教师,在分析一个综合案例时的思路和观点都无可避免的受到其学科背景的制约和局限,而任何一个实际中的经典案例都无法仅仅从任何一个专业的观点得到足够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所以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同的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就有了经常交流、探讨的必要。另一方面,每位教师所收集的案例也都是有限和相对片面的,故案例库的建设和共享则是案例教学中又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的提高
毫无疑问,没有出色的案例教学能力,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为了开展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课堂的建设,作为会计专业的高校教师,首当其冲的应该去有规划、有目标的提高自身的案例教学能力。在会计系(教研室)中研究案例教学方向的教师应当在确立研究方向后就要初步设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将来3~5年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规划,其中应包括所期望达到的基本目标(理想目标),预期教学效果,案例库的建设,后续学习和(深入企业)实践等相关具体计划。规划经系(教研室)主任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作为将来考核的一个参照。同时,会计系(教研室)和教务处应给予该规划必要的支持和关注,并督促教师按照规划稳步提高其案例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系),还可以开展案例教学法教学比赛,以进一步推动教改的步伐。
3.课程考试方式的丰富
如果以案例教学方式为主的课程(如会计制度设计、高级财务管理等)的考核方式也局限于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两者相结合(而且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低)的老套路上,恐怕很难调动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知识活学活用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在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中,首先,应当加大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小组表现、个人案例分析报告等)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其次,在期末考试中,可以考虑以开卷的方式进行,重点考察学生在面对实际综合问题时的分析能力和思考维度,而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简答题或论述题;再次,还可以让每位同学交一篇相关的课程论文,主题自定,围绕某一特定典型的案例展开即可,作为评定最终成绩的参考,优秀的论文还可以在指导修改好后投杂志社发表。
4.注意教材的选用和建设问题
要组织好一个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堂,一本适用的教材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选择教材时,教材应当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在每一章节中(每一章节后)配备典型的案例和思考题,一般应由任课教师推荐,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确定。同时,伴随着案例库建设工作的完善,也应当提倡任课教师开展案例教材的编写工作:一开始,还不成熟的教材可以作为课堂选定教材的补充,当教材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得到公共认可后,可以考虑作为课堂教材使用。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案例库的作用,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还增加了会计专业的科研成果。
5.加强互动,定期了解学生的反馈。
会计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夯实学生的运用能力,所以定期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从而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也就成为了一件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首先,任课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实时沟通,就案例的选择、分组人员的确定及讨论主题深度等各个方面及时(提前)和学生交互意见,尽量在坚持案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尊重学生想法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其次,课堂结束后,任课教师和教研室主任应当积极的去了解学生的评价、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教材的适应性等等,从而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最后,根据不断跟进了解到的情况,经教研室讨论,修订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案中与案例教学有关的内容,从而可以更好、更规范的指导后续的案例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宋艳敏.会计制度设计案例教学的实施[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2)
2 罗小敏.浅谈会计教学组织方法[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6)
3 陈婉丽.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8)
4 程翠凤.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2)
5 于 梦、于亦铭.对高级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9)
6 施静欧.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初探[J].会计之友,2008(5)
7 刘洪波.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操作[J].平原大学学报,2004(12)
8 李晓宁、田文高.浅谈大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3)
9 李春华.高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4(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