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主要策略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343人 

  摘要:随着5G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会计人才的信息化技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目的是旨在为社会市场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厘清会计信息化教学概念及分析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四条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会计教学;教学改革

  国家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持续推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目的是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会计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1]。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面来说,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对会计学知识进行多元化的探究与学习,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向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2]。因此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会计信息化教学概念及特点分析

  (一)会计信息化教学概念

  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应该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进行区分,部分研究将这两个概念混淆,而造成概念及研究目标上的模糊不清。就学界的共识而言,会计信息化一般是指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对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源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3]。会计信息化可以提升会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率和效用。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概念是指在会计专业相关课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分析

  (1)教学资源丰富,突破原有单一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有利于突破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模式,可结合高职会计系列课程的特点,引入更多元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效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形式,为高职学生创设立体的丰富的会计课堂教学环境[4]。(2)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信息技术可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知识来源,突破书本限制,学生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会计知识的掌握。(3)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学生可在手机、网络等终端上随时随地获取教学信息,同时,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并可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和教师及同学保持交流,便于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难,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综合近年来学界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将在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总结为以下三条:

  (一)高职院校会计课程过度依赖理论教学

  由于高职会计教育体系构建较晚,基本沿用传统的研究型会计教学模式,重视单纯的理论教学而忽视高职教学实践性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而信息技术可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有利于扭转过度依赖理论教学的问题,突破照本宣科的窠臼[5]。同时学生还可获取前人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课程开发滞后

  高职会计职业教学实训课程开发与会计教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实训书本设计雷同,忽视实际的市场需求,采用的会计案例往往滞后甚至是存在过时的情况。而任课教师普遍以完成理论教学为主,往往不涉及实训相关课程,导致学生只会例如撰写会计分录、登记账簿、出报表等基础的会计技能,而缺乏从实际会计工作出发了解财会工作全貌的实践机会。

  (三)高职院校会计实践基础设施建设缺乏

  由于会计类专业在高职院校属于热门专业,连年扩招导致学生数量逐年上升,但就高职院校相应配套设施建设缓慢[6]。由于诸多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高,导致高职院校缺乏经费及意愿去购置贴合市场的财会类会计软件及财务管理软件,使得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度较差,从而影响整体高职会计教学质量。

  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在厘清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本研究将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现状提出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如下:

  (一)创新会计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市场对财会人才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着重分析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组织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相应的就业岗位为企业会计财务相关岗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代理记账机构等的出纳、审计、会计等岗位,而每种岗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应该有侧重地涵盖以上岗位的基本要求,为后期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而这也是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需要着重注意的。

  (二)重构会计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需要改变过度依赖理论教学的状况,并不断将实训课程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体系中,逐步构建以会计工作岗位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将会计的相关课程如《会计基础》《初级会计》《财经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中级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改革,将课堂教学内容在相关教学平台上发布,并结合视频、音频、课后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反馈学习进度及效果,从而提升会计课程教学的效率。由于近年来网络课程的兴起,为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高校本身会计实训课程开发滞后的状况;与此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在网络上搜索感兴趣的企业所披露的相关财务信息,如季度年度财报等,在学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中了解会计知识的作用。

  (三)改革课程考核机制,构建科学信息化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生对会计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形式之一。而采取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考核方式,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7]。信息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可通过综合采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为课程考核机制改革提供技术基础。

  (四)构建多层次、体验式的综合实训模式

  高职院校可结合在企业中普及的ERP系统,将其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专业的企业软件操作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企业财务业务流程,将课堂中所学的会计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和引进各类财会软件,将信息化改革落到实处,从而构建起层次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实训模式。

  (五)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结合前文对高职院校会计状况的分析可知,高职院校教师在实现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意义重大,甚至是直接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构建一支精通财务管理软件,具有信息化教学手段,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要对市场及企业需求有正确的理解及认识,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校企结合的形式,让企业的财务高管及会计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为学生现身说法,引进一手的实践经验案例。同时,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针对近年来热门的技术如Python、区块链、AI等进行培训,只有不断更新高职任课教师的认知,才能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贴合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的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

  结论

  本文在厘清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现状提出五条主要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首先,创新会计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其次,重构会计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效率;继而,改革课程考核机制,构建科学信息化评价体系;构建多层次、体验式的综合实训模式;最后,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皮路.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浅析[J].数码世界,2021(2):171-172.

  [2]彭三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22):93.

  [3]李梦芸.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9,10(21):78-79.

  [4]蒋丽华.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1):154+156.

  [5]陈磊,范晓东,李银花.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0):4751-4752.

  [6]戴俊文,游洪赢.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旅游,2017(15):124.

  [7]张帆,罗延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11(2):149+152.

  作者:张帮丽 赵新华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医院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探讨上一篇: 实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