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环境 设计 需求
高校校园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孕育学术思想的场所,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校园是无声的课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品格和行为。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在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体现大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使学生在接受高深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1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作为高校校园环境的主要使用人群,大学生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大约是18~25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躯体形态生长发育速度放慢,体格机能素质和适应能力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心理发展上,迅速趋向成熟但还未达到真正的成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1.1 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 大学生群体处于青年期的阶段,是个体由不成熟的儿童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这种过渡性会使青年处于幼稚性与成熟性、依赖性与独立性、情绪性与理智性、盲目性与自觉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之中。[1]由于这一阶段的跨度较大、变化迅速,我们很难将青年期作为一个整体阶段来理解。青年期阶段的大学生兼具了儿童期晚期和成年期早期的一些特点。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阶段相比,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与中学生相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自我意识是一种完整的心理结构,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多种形式。[2]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独立意识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显著提高,在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思考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自我,而是更多的与社会问题相联系。另外,由于进入大学,活动领域大大拓宽,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些都是大学生即将步入“成人世界”的重要标志。
1.2 大学生的行为特点 作为传播知识之地,高校校园中主要的行为活动是为满足知识的传播、传递、创新等采取行动的过程,是师生日常生活中的教与学活动的集合。活动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而相同的人类心理欲望产生相同的行为,由于大学生们所处的年龄相近、主要目的和日常生活规律相近的原因,其行为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①规律性: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研究科学文化知识,其他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主旋律的。学校有一致的作息时间表,大学生上课、休息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极具规律性。有些同学甚至每天严格按照三点一线的活动路线往返。②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富有规律性的学习及生活内容之外,还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及文娱体育活动,广泛接触各种社交。同时由于大学生各种专业活动及社交活动的开展,与所在城市各种文化、体育设施也有广泛的联系。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与社会的接触必将更加密切,校园活动也更趋向多元化、多样化。校园活动的多样性也要求着校园环境的丰富性。③交往性:技术的革新、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而大学生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状况也决定了他们渴望交往的特性。因而校园空间环境要考虑促进大学生彼此间相互接近,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交往,为他们创造合适的条件。④集体与独立性:在高校的校园环境中,由于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学生年龄特点等原因,集体活动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学校组织的清晨集体会操、运动会、升旗仪式等,再例如以系、班为单位组织的活动,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各级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已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把握自己而不受他人支配。他们需要一个独自思考、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另外,除了课堂上的集体学习,大学生自学与独立钻研的比重不断增加。漫步在清晨的校园中,我们可以经常遇到独自一人手托书本朗朗而读的一位位莘莘学子。
在我们进行高校校园环境空间设计时,除了需考虑使用主体——大学生的空间需求之外,还要兼顾校园中其他使用人群的需求。在高校校园环境中使用人群还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员工家属、外来人员等等。他们与大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中同样应当体现。例如,在教职工家属区设置老年活动角、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为外来人员设置短暂逗留的区域等等。
3 高校校园环境人性化需求
高校校园环境人性化设计归根结底就是要在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满足“校园人”的各种需求。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条件方面的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重要追求。[3]高校校园环境在满足广大师生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使校园环境更加全方位的贴近“校园人”的实际生活所需。
3.1 舒适感与归属感的需求 舒适感包括物理与生理两方面,从广义上来讲,内容是相当宽泛的,本文中是指人对环境体验后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校园环境空间的形象是具体的,通过色、形、声等物质材料构成,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绿化、贴切的设施等许多实用和审美因素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校园人生活在其中充满舒适感。归属感是指体验者对自己在某一环境中自身资格和地位的确认,和他对这一团体的依赖感。归属感是由人的寻求安全庇护的本能决定的,是具有高级心理活动的人共有的特殊感觉。文化上、社会上、心理上的向心与趋同可以唤起体验者归属感的产生。在高校校园环境中,与同学交流的点点滴滴、一切熟悉的景物都给大学生以安慰,使他们摆脱束缚,得到足够的认同与鼓励,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3.2 公共性与领域性的需求 大学生渴望交流的愿望体现在环境设计中即是对校园环境交往空间的需求,换句话说,也就是公共性的需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人总是在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当中生存和发展的,大学生也不例外。除了公共交往的需求,人都有独立的一面和据为己有的欲望,需要拥有自己的空间领域。人需要自我认知、自我评判、自我呈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对空间的需求表现为私密性和领域感。总体而言,领域性指的是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当领域受到侵犯时,领域拥有者常会保卫它。[4]例如,大学生们为了在图书馆或阅览室占有一个位置,便在书桌上放些书或者笔记本。
3.3 审美、文化的需求 古人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生活中,“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美”的享受。美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发展而不断变化,人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文化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变化。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对美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是有一定差别的。在高校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审美、文化需求,给他们营造一种高层次美的、富有文化气息的空间环境。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知识修养,增进文化积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作为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在于,在这样的环境里,它能潜移默化地更新学生们的观念,改善他们的素质。
4 结语
作为一种载体,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有效塑造高校的良好形象,还能对校园人的学习及其它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和形成完美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让高校校园环境真正成为人性化场所,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划分、限定、围合等物质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场所感、方向感、归属感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佐斌.大学生心理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1页.
[3]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建设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