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原经济区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巨大挑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的主观能动性不高,表现在政府片面追求短期GDP、企业节能环保动力不足、公众环保参与度低。为此,从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主体的积极性入手,建立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多元协同共治激励模式。
1 深刻分析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1.1 水资源不足,水污染严重 水是生命之源,中原经济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区域内的省份河南省也不例外,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小平指出:“按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边缘标准,河南属于严重缺水省份。” ①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影响,这都是由于水资源的保护不足,开发利用过度造成的。同时,中原经济区水资源还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其中河南省所管辖的海河、淮河及黄河流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引发水安全、饮食安全、药品安全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重工业比重过高造成的。
1.2 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 中原经济区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部分城市后备资源几近枯竭。中原经济区作为全国人口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土地供给明显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且逐年减少。由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森林草场覆盖面不足,造成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中原经济区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土地中大量的有机肥也随之流失,土地的生产力降低甚至丧失。
1.3 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经济区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重型化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工矿的过度开采利用形成地下空洞、地下井巷等严重现象,容易造成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同时,工矿开采技术比较落后,导致能源开采效率不高,加剧了矿区及其所在城市空气的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2014年1月10日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城市排名情况,中原经济区的郑州市、邯郸市和邢台市分别排在第十名、第四名甚至是第一名。可见,中原经济区的空气污染状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2 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主观因素是最主要的,同时也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这些主观因素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主体的价值取向。
2.1 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大于环保压力 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压力大,政府的政绩考核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增长指标的影响,造成地方政府将所有工作的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大量招商引资,甚至不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经济,忽视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政府对GDP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当环保部门来检查时,政府会提前通知那些污染型企业事先做好准备,一旦被环保部门查出来,政府也会为这些企业提供保护。
2.2 环保部门执法权受制于地方政府 环保部门执法权有限,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处也有限,仅是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罚款。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环保部门的领导职务由地方政府任命,环保部门没有独立行使执法权力的能力,受制于地方政府。此外,虽然颁布了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供环保部门参考,但不由司法机关组织贯彻执行,使得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对企业没有约束力。
2.3 企业节能创新动力不足 在现行设备足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愿花钱购买环保设施,节能设备及先进技术,因为这些设施技术的引进将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况且假使企业没有开展环保工作,进行违法排污,被环保部门查到的可能性也不大,就算查到,受到的惩罚也不严重,最多是罚款,且罚款金额远远低于购买环保设备的投资。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节能环保方面的创新动力不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普遍存在。
2.4 公众的环保素质较低 随着与公众生存息息相关的大气、水、土等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公众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蓝天、碧水、绿地”变成了“雾霾天、污水、风沙地”,公众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呼吁美丽环境的回归。但是,公众的环保行动力不足,甚至成了破坏环境的主体,这主要是由于公众的整体环保素质偏低造成的,突出表现为在公共场所乱扔废弃物,如在公园随意丢弃垃圾,在旅游景点乱丢废弃物,往江河湖海中抛弃食物、塑料袋等污染物,这种破坏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3 构建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协同共治激励模式
中原经济区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站在战略制高点,全面把握修复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的历史任务,贯彻落实习主席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思路,基于激励理论,从体制机制入手,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公众的环保积极性,使得三方主体在开展环保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协同共治模式。
3.1 深化政府主导、责任担当、绩效问责 首先,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应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应当是全面的、综合的,不单单要考核短期GDP和就业状况,还应加入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并且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权重,明确细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使之成为系统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同时,设置生态文明考核指标得分的底线,如果评估结果达不到底线要求,不仅会影响综合绩效的水平,还会影响官员的连任和晋升等。这样,以政绩考核为抓手,政府官员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其次,建立基于生态文明的官员激励制度。建立与政绩挂钩的政府官员激励制度,尤其是薪酬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政府官员的环保积极性。将政绩考核的结果与薪酬挂钩,建立基于考核的政府官员绩效工资。同时,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只关心任职期间的各项生态指标,不太关注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可以针对这种现象采取生态股权长效激励制度,如果任职期间完成了生态指标,给予无偿或低于市场价的限制性股票股权,这种股票只有在行权约束期届满时才可以行使。通过约定行权约束期,引导官员关注这一约束期内而非仅仅是任职期间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效规避政府官员的一些短期行为。
再次,打破环保部门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执法壁垒。环保部门责任重大,要真正冲破执法壁垒,拥有独立的执法权,必须做到责任与权力对等,而不是责大于权。客观上要求环保人员的任命不受地方政府的管制,才能真正实现环保部门独立的惩罚权,同时要求环保人员的执法不受地方政府的管制,这就要深入贯彻执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使得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地方政府无法给环保部门施压。此外,尝试建立环保部门与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被环保部门检查到的违法企业名单,可以上报给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根据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企业给予限期整改、关门、倒闭等处分,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对企业相关负责人员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
3.2 增强企业责任、节能环保、绿色发展 增强企业节能环保的动力,需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政府有效奖惩调动企业节能环保的积极性。政府的价值取向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政府和环保部门应有坚定的环保价值取向,旗帜鲜明,严格执法,对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绝不姑息,要强化措施,抢抓落实,对企业形成一定的威慑力。同时,加大政府的奖惩力度,政府可组织企业参加年度环保先进单位评比,对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的示范企业进行表彰,建立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作为其他企业学习的标杆,并采取税收和信贷优惠,甚至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物质奖励。其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节能环保。市场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要积极引导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对清洁、绿色、环保、健康产品的需求,使得企业在生产和设计产品时,迫于行业间竞争者的压力,不得不重视环保理念。
3.3 树立环保意识、全民参与、社会监管 洪大用2012年在“生态文明”引领发展新境界中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尤其需要大力推动公众制度化的理性参与。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和基本要求是公众参与,公众的参与是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的不懈动力。首先,通过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借助于电视、微电影、网络和广播等媒介,采用公众喜爱的动漫卡通人物、科普读本及报纸等形式大力宣传。同时,有计划性地去学校、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地举行环保主题宣讲会,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综合素质。其次,要鼓励社会公众进行绿色消费,树立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念。深入推进区内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环保模范城市和绿色社区等生态环保系列创建活动,营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和生态文化。再次,放权给公众。政府在开展环境保护的工作中,要听取并采纳公众的意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及评估的全过程,让公众充分参与。这种参与不仅是相关性的参与,同时还是监督性的参与。
所以,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主体上下互动,相互监督,互为促进,政府监管企业和公众,公众又对政府和企业进行监督,政府和企业又可以对公众进行环保教育,实现环保工作的无缝对接,由此形成联动的“三位一体”的合作共治模式。
作者:李玲玲 来源:价值工程 2016年24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建设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