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建设论文

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治理方案)

2022-12-22  本文已影响 51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第1篇:选矿厂尾矿库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非常丰富,但是其中价值较高的矿产储量较低,通常在一座矿山开采出来的单一品种矿石较少见,都是废矿石和有价值的金属矿石混合出土,再经过碾碎和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金属矿石砂[1-2]。这样的采矿和后续工序会造成大量的尾矿库和废矿石场,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破坏了矿山周围的自然环境[3]。尾矿库对环境造成破坏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污染水源、破坏植被、砂矿的扬尘污染等,不仅会占用地方严重的会引发地质灾害,并且会污染地下水资源。


  1尾矿库的环境影响


  1.1对空气的影响


  扬尘污染是尾矿库最常见的一种污染方式,这是因为尾矿砂堆积成滩风吹所造成的。尾矿库在进行工作的过程所产生的尾矿浆会在尾矿库的最后面形成一个积水区,然后在水干后形成一个矿浆积滩面[4]。在这个积滩面上的所有尾矿砂体积较小,经过排放溢流后致使表面的尾矿砂含水量增加,当尾矿浆排放形成一整片堆积滩时,尾矿浆表面的水分蒸发后会凝结成一层坚硬的外壳,可以避免遇到风吹造成扬尘污染。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尾矿浆的外壳会慢慢被风吹所破坏,加之尾矿浆的水分已经蒸发干涸,经风一吹就形成严重的扬尘污染。只有严格的按照季节制定尾矿的排放计划,控制好排放间隔时间才能避免扬尘产生,还要定期对尾矿浆表面进行洒水和覆盖防护,避免尾矿浆的有害物质随风污染空气和水源。


  1.2對水的影响


  尾矿库所排出的废水里面,金属物质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其中还可能夹杂着一些有害物质。在尾矿库废水的处理中经常出现渗漏现象,这些含有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废水会污染到周边水源甚至是地下水。尾矿库排出的废水里面的有害物质和尾矿砂浆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污染物质[5]。因此,在尾矿库周边需要做好水质的防控工作,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水资源的安全。


  1.3对土壤的影响


  尾矿库处理不好会对矿山周围的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这种污染主要是扬尘和尾矿浆的覆盖两种途径。尾矿库中堆积的尾矿浆和废矿石砂会随着废水渗漏流入地下水中,通过地下水污染到附近的土壤,或者是因为雨水的冲刷致使渗漏到附近的水流中而污染附近的土壤。


  1.4对生态的影响


  尾矿废矿中除了含有金属物质外还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所以会对生态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尾矿中含有的硫化物会在化学反应后产生酸性水,酸性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更高,通常尾矿中的有害物质随着酸性水流失给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随着尾矿库容量的增加,堆积的尾矿浆会随着面积增大对库区周围的山体进行覆盖,对山体表面的植被和岩石造成污染和破坏,不仅影响了矿山周边生态美观,并且造成的这种污染和破坏是短期内无法恢复的。


  2环境保护措施


  2.1综合利用措施


  尾矿是采矿后筛选出有价值可利用的矿石后剩下的废弃矿石,从严格的意义来讲这些废矿还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运用科学技术进行资源二次筛选和利用,减少废弃矿石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废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国家不断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案的通知》《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年)》,来鼓励矿产企业做好变废为宝,提高尾矿废矿综合利用的举措,来缓解生态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2.2选址规范措施


  尾矿库主要是尾矿浆和废弃矿石储存的场所,针对尾矿库的特殊性在选址上就有特别的要求。尾矿库选址过程中必须从周边地质环境、天气因素、水文地理和当地环境保护标准等作为选址的依据。目前,我国尾矿库以“三边库”“头顶库”为主,这种类型的尾矿库风险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周边生态环境污染也大。


  2.3防渗漏措施


  为了防止尾矿库的废水和有害物质通过渗漏污染到周边环境和水源,就需要做好尾矿库底部和坝体的防漏措施。造成尾矿库渗漏的因素有很多,在尾矿库初期的选址和建设上,需要做好尾矿库整体的防护和防渗漏工作,将尾矿库的防渗漏工作做为建设的重心来进行。尾矿库必须严格按照初期的设计来进行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尾矿库不会出现渗漏,做到防范于未然。然而,在尾矿库使用过程中,随着尾矿浆和废矿石堆积数量越多,防渗漏慢慢就会变成隐蔽工程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要全面做好尾矿库的管理和防渗漏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4技术措施


  对尾矿库会出现渗漏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危险评估,做好该区域的安全防护工作,并且做好尾矿库底部的监控,针对危险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加强管理形成一套完善科学的系统,提高针对渗漏和险情的应急处理措施。还要做好尾矿库整体的数据分析,做好动态数据分析和监管,构建完善的尾矿库数据监控系统,来提高尾矿库整体的管理水平。


  3结束语


  选矿厂所产生的尾矿和废矿石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尤其矿石有害物质更是会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只有提高废矿二次利用率,减少尾矿排放,做好尾矿库整体防护工作防止废水渗漏,降低尾矿库对生态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为我国尾矿库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实际经验。


  作者:堪自丽

  第2篇:分析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及治疗措施


  在地下开采矿山的过程中,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矿山山体的稳定性能始终是无法避开的永恒课题。诚然,地下开采矿山会带来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然而,对资源的开采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随之而来的就是矿山地质环境的损害和保护问题。地质环境的损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所以,需要广大矿山开采方未雨绸缪,尽力减少自身开采行为对地质环境带来的不良冲击和消极影响。


  1地下开采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浅析


  1.1易发生滑坡、滚石、崩落等地质灾害


  矿山所处地域均具备节理裂缝发育的特点,传统角度上的矿山开采鲜少实施矿坑回填,地质塌陷在所难免。依据矿山地质灾害出现的时间快慢亦能划分为两种类别:其一是迟缓性灾害,例如荒漠化、地面沉降、沙漠化等;其二则是突发性灾害,比较典型的灾害案例有滑坡、滚石、地震、泥石流、崩塌等。


  1.2矿山山体结构的受损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开采矿山时,会严重改变地下的岩石应力,导致岩石应力的平衡被破坏,再加上矿石废渣的肆意堆放,边坡的牢固性亦会受到不小的挑战,矿山山体的稳定性每况愈下。在经年累月外力的作用下,酿成崩塌、泥石流、滑坡等系列次生地质灾害。从宏观视角看,这类问题应属地质环境保护的“重头戏”,因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往往伴随开采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在客观上给地质环境的保护制造了不小的阻力。


  1.3矿山废弃物堆叠严重


  矿山开采时所产生的废石、废渣、废土等均对矿山地质环境构成叠加影响,它们亦被统称为“废弃物”。废弃物堆积如山,直接占据了开采周边地域宝贵的土地资源,亦会破坏周围植被,对既有地质地貌以及水文环境的影响尤甚。除此以外,另有重金属类废弃物由于长年累月受降水、日光、空气的析出,亦对矿山环境的维持和保护带来负面效应。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挑战,矿山开采企业必须提高认识,在地质环境的保护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行动一贯。譬如在減缓废弃物对矿山环境的影响问题上,要积极推行矿坑回填,将砂石同废弃矿石进行精确、合理配比来回填。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处置废弃物,亦能降低其它材料所致的资金和物质过度耗费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实践表明,回填技术不失为处置矿山废弃物的良策,在还原地质地貌、提高压实度等方面是大有裨益的。


  2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疗保护对策分析


  2.1继续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范


  为补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短板,深化矿山环境治理体系改革,我国立法部门要加紧加快完善矿山开采及地质环保领域的相关法律、规范。尤其要依据“十三五”时期我国矿山开采现状及未来的环境治理恢复目标,针对矿山开采中出现的新环境问题审慎完善法律条文,使矿山环保领域的法律、规范更合乎实际、更接地气、更有实践指导性和现实说服力。具体地说,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认清矿山地质环保的极端重要性,发挥环保行政部门总体监管只能,提高行政效能,层层传导压力,铆紧各方责任,推动各种行政资源和执法力量向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倾斜。例如,国家环保部可会同国土资源部共同践行地质环保的监管职责,以推动立法机关完善相关保障性条款,要适度抬高矿山开采门槛,对无视地质环境问题的开采方加重处罚力度,提高法律、规范的严肃性和震慑力,以激活矿山环保新动能,为地质环保工作的改善注入强心剂。


  2.2审慎编制综合评估方案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过程中,需对矿山周边地域的地质条件和地貌特征开展事前评估,并出具相关的评估报告,以此作为今后解决地质灾害问题的重要技术参考依据。与此同时,依托评估报告亦可对矿山开采时可能遇到的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和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实时预测,进而使开采方心中有数,事先对开采活动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表现、波及和影响范围、蔓延态势、危害对象以及管控难易度等问题一清二楚。通过评估报告的综合评论及考量,可系统编制出合乎一般矿山开采规律和地质环保规范要求的可行性环保方案,该方案旨在预防和治理地质环保问题,并将其列为方案的中心内容,通过实施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把环境治理、修复工作做实做细。


  2.3优化矿山周边的地质结构


  在矿山地质环保工作进展期间,环保部门要深入考察矿山周边所在地域,尤其要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的地质结构、地质形态等资料,据此研析矿山中所包含的矿产资源存量、地质结构受损程度、矿山植被受破坏程度以及矿山周边爆发次生地质灾害的频率等。这样一来,开采方即可深谙地质结构的演变规律及这种演变对矿产资源、周边地域环境等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而精准施策,向地质环保和治理工作的难点及关键点全面发力。


  2.4搞好地质环境调研工作


  地质环境调研是搞好矿山地质环保工作的关键一环,要深入区域内地质环境监测机制,形成政府引领、市场化主导运作、各种社会要素协同配合的新政策思路。要着眼于国际领先的地质环保技术,提高矿石开采的机械化程度和环保贡献率,大力节省人力资源,推行智力培育工程,锻造一支善于技术发明的人才团队。必要时可运用矿渣回填技术提高环境绿化率。另外,要加快矿山“绿色生产”的步伐,培育绿色矿业,尤要加大对泥石流、地表裂缝等顽固次生地质灾害的科研力度。


  结语:


  总体来看,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保无忧。要在政策落地、法规制定和完善、技术研发和投入、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环境问题的好转注入正能量。


  作者:崔东刚

  第3篇: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近几年,能源以及我国的煤化工原料作为基础性产业,整体的地位虽然有了提升,但是并不是很明显,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煤化工产业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但是现代煤化工产业虽然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发展模式,但是因为发展的时间较短,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对环境的影响。


  1当前存在的问题


  1.1见益忘险


  我国有很多的煤化业务其实是处于亏损的状态的,但是因为有几个项目处于盈利的状态,所以大家就忽略了煤化工产业的巨大风险,只看见了高额的回报。虽然现代煤化工产业有一定的成本和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很多地方都陷入了“跑马圈地”的发展洪流中,这种过热的盲目发展的势头如果再得不到抑制,这些头脑发热的地方企业就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煤炭资源、水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恶性的竞争,使得煤化工产业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变得愈加突出。现代煤化工其实是一个密集型产业,需要资源、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投资,对于企业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企业自身的实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是很难承受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的,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影响自身发展。


  1.2产品趋于产能过剩


  就我国当前的煤化工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而言,还不具备比较成熟的现代煤化工技术,能够使用的技术数量也比较有限,所以能将煤炭转化成的產品种类也比较单一,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投资规模一般都是很大的,一旦投资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对国家的能源和化工市场造成长时间的冲击。


  1.3环保压力大


  我国当前倡导的是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很多煤化工项目的原料是固体煤,这就使得污水的处理难度要比其他石化项目的处理难度高上许多。在我国西部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其实是比较脆弱的,没有比较大的河流作为纳污的水体,所以一旦有比较严重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相当大的。就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来看,能够选择低碳能源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还是以煤为主,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高碳能源的低碳清洁率,进一步完善二氧化碳的收集和利用措施。


  2环境保护措施


  2.1鼓励二氧化碳的减排


  既然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那我们就应该尽量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二氧化碳减排迟早会在生产和应用化石能源的企业传导。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一些节能减怕的计划,但是未来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仍然是不容小觑的。其实很多企业之所以对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置之不理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的成本是很低的,所以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国家应该从政策上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从方法上减少碳排放量。


  2.2鼓励能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


  我国现在的能源使用结构其实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改进现代煤化工产产业的发展现状,国家应该鼓励多以劣质煤和高硫煤作为生产的原料。在我国当前的生产工艺中,包含了煤炭的气化和净化工序,所以即使原料中含有了大量的硫杂质,通过这些工艺也能深度脱除,并且被转化成有用的硫化产品,不仅实现了污染物的达标排放,还综合利用了资源,提高了煤炭的转化效率。现代煤化工产业还应该向着深加工和产业链的方向发展,将煤炭的利用价值和热能转化效率作进一步的提升。我国还应该进一步调整煤炭与石油的发展方向,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建议国家可以降低相关的产业准入门槛,适当降低税收,调整“炼化一体”的发展模式。


  3结束语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我国如果不能够在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调整当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很容易受到各国煤化工产业的冲击,不仅危及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还会给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


  作者:杨毅等

  第4篇:环境保护税征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引言


  2016年12月25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法,该法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征收环保税进入倒计时[3]。


  2环保税征缴的影响因素


  2.1征收对象因素


  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保税的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不包括行政机关和自然人”。


  2.2应税污染物因素与例外因素


  2.2.1应税污染物因素


  应税污染物是指环境保护税法所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应税污染物和当量值表》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6]。


  (1)大气污染物:SO2、NOX、CO、氯气、氯化氢等44项。


  (2)水污染物与污染因子:包括第一类水污染物如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等10项;第二类水污染物如SS、CODcr、石油类、总铜、总锌等51项;pH值、色度、大肠菌群数、余氯量等4项,总计65项。


  (3)固体废物:包括煤矸石、尾矿、危险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及其他固体废物。


  (4)超标噪声:包括超标等效噪声和超标峰值噪声(夜间频繁突发、夜间偶然突发厂界超标噪声)。


  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区污染物减排的特殊需要,经同级人大决定可以增加同一排放口征收环保税的应税污染物项目数。


  2.2.2不缴纳环保税的情形


  (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2)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污染物的。


  (4)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5)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6)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


  (7)国务院批准免税的其他情形。


  2.3程序因素


  2.3.1环保税征繳程序


  环保税法规定的环保税征缴程序是纳税人自每季终了15日内或排放应税污染物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部门申报和缴纳税款,税务部门收到纳税资料后与通过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配合机制获得的环保部门的数据资料(包括监测资料)进行比对,发现数据异常或者未按规定申报时,提请环保部门复核,环保部门收到税务部门的数据资料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部门出具复核意见,税务部门再根据复核资料调整应纳税额,最后纳税人按规定补缴应纳税款。具体流程见图1。


  2.3.2程序因素


  从图1可知,影响环保税征缴的程序因素主要包括纳税申报、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及工作配合机制获取的信息资料(包括监测资料)、复核及出具复核意见等。其中获取信息资料(包括监测资料)、复核及出具复核意见由环保部门完成的,受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工况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效率等因素的影响,监测资料、复核及出具复核意见是影响环保税的关键因素。


  2.4其它因素


  根据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影响环保税征缴的其它因素主要是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测算。


  3.1纳税申报时应税污染物排放量测算口径不一致问题


  首先,根据环境保护税法的要求,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测算方法和顺序是优先采用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计算;其次,对未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纳税人,按照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计算;其三,因排放污染物种类多等原因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按照国务院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计算;其四,不能按照前面三项规定的方法计算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规定的抽样测算的方法核定计算。但许多纳税人排放的应税污染物的排污系数不统一、物料衡算方法不一致导致测算结果不一致[1]。往往产生纳税申报税额与比对、复核税额不一的矛盾。


  3.2纳税人缺乏环保税纳税申报专业人才,影响正常申报问题


  环保税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和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都应当缴纳环保税。税额以应税污染物排放量为计税依据,但排放量的计量和判断均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条件,不易为一般纳税人所掌握,导致纳税申报困难,而环保税法强调纳税人应当如实办理纳税,对申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这样量多、面广的纳税人申报困难,影响环保税的征收[5]。


  3.3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维护问题


  判断纳税人缴纳环保税时是否偷税漏税,是通过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数据资料与环保部门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对,包括申报的应税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大气及水污染物的浓度值等[2]。税务部门获得环保部门的相关数据资料是通过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完成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成为环保税征缴的基础,该基础出问题将直接影响环保税的征缴。


  3.4分工协作工作机制建设与定期会商问题


  仅仅依靠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全面、可靠地获得环保部门的相关数据资料,且要求该数据科学、具有代表性等是很困难的,为此环保税法强调税务部门、环保部门应建立分工协作工作机制,使环保部门有专人、有机构负责环境监测、数据整理、现场核查、数据传输等工作,解决技术困局。在纳税人与税务部门对税额的计算和资料的比对产生严重分歧,或者纳税人出现开车、停车、环境风险事故等非正常工况排污时,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还必须会商,解决特定条件下的特殊问题[4]。分工协作机制出现问题、定期会商机制不建立都会严重影响环保税的征缴。


  3.5现场监测问题


  环保税法规定环保税由税务部门征收管理,应税污染物的排放监测管理由环保部门负责,但现场监测结果受气象条件、场地条件、生产工况等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受监测人员、监测设备等因素的制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绝大多数纳税人都没有安装自动监测装置,现场监测的工作量非常大,现场监测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环保税法的执行。


  3.6复核机构人员编制与素质问题


  税务部门收到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后,将申报资料与环保部门的数据资料进行比对,发现申报数据异常或者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可以提请环保部门复核,环保部门须在15日内出具复核意见。时间短、任务重,环保部门不安排专职复核人员,或者复核人员专业知识不强、责任心不强都影响复核结果和复核意见的按时出具。


  4环境保护税的征缴对策


  4.1制订标准,统一申报口径


  针对未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不具备监测条件的纳税人,环保税法要求按照国家环保部规定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计算。环保部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司、局出版了许多排污系数手册、污染源普查手册等,出现排污系数不统一、物料衡算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生产设备的不断优化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的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急需制订体现产排污现状的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方法。国家环保部及时制定排污系数标准和物料衡算技术规范,可统一纳税申报口径,提高环保税征缴效力。


  4.2加强培训,提高涉税人员的整体素质


  税务部门、环保部门和大型企业,应组织一系列的环保税征缴培训,针对纳税申报材料初审、申报材料比对、申报材料复核与现场监测、企业申报材料编制与准备等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环保税征管人员、复核人员、监测人员、纳税申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推进环保税的征管。


  4.3引入第三方环境咨询机构协助申报


  纳税申报材料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量及超标噪声值,生产工艺、产排污环节、主要产排污设施、原辅材料消耗量、产品转化率、收得率、各污染防治设施的除去效率、达标排放率、超标排放率、超標倍数、原辅材料的跑冒滴漏等资料。生产工况的核实、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计量和判断均需要高度专业化技术条件,不易为一般纳税人所掌握,有的经过多次培训仍难以掌握,出现错误则要承受偷税、漏税的处罚。委托专业性较强的第三方环保咨询机构协助纳税申报,可有效地解决纳税申报困难等问题。


  4.4重视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维护问题


  涉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是环保税落地实施的关键。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重视平台的维护,制定并落实平台管理制度、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责任到人,责任到税务和环保各自的内部机构,并定期考核,关系环保税的平稳启动和稳定征缴。


  4.5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和定期会商机制


  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依法建立和健全两部门的分工协作、定期会商机制,制订和落实会商考核制度,可有效解决环保税征管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疑难问题和突发问题,保障环保税法的有效实施。


  4.6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用于纳税人环保税申报资料比对的监测资料和环保部门复核的监测资料都来源于环境监测机构,需要监测的单位多,每个单位需要监测的点位多、监测因子多、监测的数据多,监测范围广,监测的精度高、准确度高、工作量大、监测时间有限,必须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监测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分工协作,责任到部门、到专人,强化监测培训,才能为环保税的有效实施提供数据保障。


  5结语


  环保税法实施之前国家环保部应出台体现当今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应税污染物排放系数标准、统一物料衡算方法,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监测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涉税部门应建设稳定、高效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和分工协作与定期会商机制,加强对税务队伍、环保复核队伍、环境监测队伍的专题培训。当然,也要加强对纳税人的环保税申报培训,必要时引入第三方环境咨询机构协助申报。


  作者:杨光忠等

  第5篇: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秋收过后,一些农民为了方便,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秸秆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造成环境的破坏,不正确的秸秆处理方法还有可能引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是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当地相关部门没有做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秸秆焚烧行为;农村农作物的另一个污染问题就是化学药物的污染,为了增加产量,一些农民会在农作物上喷洒化学药物,这些药物弄够杀死害虫,起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但是这些药物的使用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很多农民认为喷洒药物越多,对于农作的成长越有帮助,在药物喷洒过程中往往超过正常的使用范围。过量的化学药物,会对土壤产生破坏,使土壤的自愈能力丧失,还有可能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对环境造成双重破坏。


  (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不够齐全,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村都没有设立垃圾箱,致使很多行人在路上随手丢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农民的生活垃圾,相关部门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很多居民只能将垃圾倒入一些河流,使河水受到严重的破坏。农村的商贩环保意识较差,集市过后,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没有环卫工人来清理,造成街道环境的脏、乱、差。垃圾长时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就会腐烂,散发臭味,对空气产生严重的破坏,给农村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建设薄弱


  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建设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几经改革,乡镇环保机构被合并,人员变动大,专职环保人员少,而且多数时候是以街道的中心工作为主,业务工作只能抽时间干;其二乡镇环保工作人员也存在大量人员业务不精,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化的业务学习培训少,环境管理新标准,新要求多,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其三,乡镇环保机构是最基层的机构,也是与企业老百姓接触最多,打交道最频繁一层,好多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都在基层。但现在乡镇街道没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固定的环保人员、合理的环保工作经费及装备、相对环境管理的权限。致使部分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开展,同时环保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少战斗力弱,未能对农村环保工作实施强有力的监管。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一)依靠科技,推广可行的环保技术


  科学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若要搞清农村环境的基本现状和规律,只有依靠科技手段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各类环境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一,推广成熟的农业技术,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滥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还要推广污染处理技术,提高农民对废物资源再利用的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二,对环境保护所应用到的科学技术进行筛选、评价,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并做好推广工作。农村与城市不同,无法承担大型的污染治理设备,农村环境的治理设施要求小而精,并且成本要小,可操作性强,便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


  (二)提高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出现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的情况,从而使农村的环境污染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甚至会使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环境保护要从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开始,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要不断改变自身的观念,主动改变现有生活方式,把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扔到专门的垃圾指定点,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高废弃物利用率


  综合利用农村废物、垃圾及粪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将人畜禽粪便、秸秆、厨余垃圾、污水废渣等各种有机废物并添加入密闭沼气池内。在厌氧、缺氧、或无氧及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微生物发酵,凭借产氢产甲烷菌将有机废物分解转化为可燃烧的气体混合物其成分主要为甲烷和氢气。沼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家庭照明、做饭、干燥农副产品、供暖等方面。沼气技术既可将农村废弃物完全降解处理其产物还可用于生活多个方面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总之,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能只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要促使农村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这些需要相关部门、农村居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农村地区环境进行保护,促使环境与经济双重发展,推动農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杨发粉

  第6篇: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目前,畜牧养殖业已经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1]。现今的畜牧业发展的非常快,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收到经济效益的同时,畜牧养殖业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1畜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对于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没有一个系统、合理的安排,随意的排放,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很容易被污染。在粪便污染物中,BOD、COD、TP、TN等污染物都可能对附近的水源造成污染。


  在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最终会代谢为臭气和氮,这也是养殖畜牧业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2]。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氨等气体通常带有强烈的刺激性,这就意味着养殖场的周边由于臭气的长期存在而导致有害气体聚集,从而影响周围人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当前许多养殖户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现在的兽药和饲料中都含有大量的激素和添加剂药物。这些药物在降低牲畜发病率和促进牲畜生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的问题。比如在一些饲料和兽药中添加过多的抗生素或是有机坤等添加剂,会产生致癌的效果,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畜牧养殖业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在畜牧养殖业中,无论是养殖户还是政府相关的部门,对于畜牧养殖业都是过分强调养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养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人们对于产生的粪便、兽药以及饲料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够重视,对于畜牧养殖业没有全面认识,缺乏整体、全面的思考。所以在畜牧养殖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养殖过程中对于采用何种的环境保护措施很少做规划,对于养殖畜牧业的基础设施也相对的缺乏。这些原因就导致畜牧养殖业在破坏环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畜牧养殖业的污染问题越来严重的时候,国家的有关部门出台了《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3]。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宣传教育机制的不完善和配套设施的缺失,导致我国畜牧养殖业在现阶段的治理措施还是不到位,尤其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对于养殖和环境保护没有切实的联系起来,养殖业主缺乏相应的养殖环保意识。“重养殖、轻治污”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贯彻和落实畜牧污染质量措施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少会主动了解养殖污染治理,以及配置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规模的畜牧养殖业模式还是相对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大型畜牧养殖场来说,我国的畜牧养殖业还处在粗放和比较分散的阶段,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科学水平花还相对较低。同时,很多养殖场的养殖设施都非常简单,且没有相应的治污措施,这也是造成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改善的一个原因。


  3畜牧养殖业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目前,想有效改善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提高畜牧养殖的环保意识。必须改变行业的发展思路,树立生态环境观念,利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养殖户和相关部门的环保意识。这就要加强对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从农村的切身利益出发,深入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国家应该加强对于畜牧养殖业中环境问题的监控管理,务必使环境保护在畜牧养殖业中得到落实。同时,对于畜牧产品饲料、兽药等要严格把关,确保畜牧养殖的生态化、安全化。养殖单位也应该加大畜牧污染的治理强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来规避和改善畜牧养殖中的污染问题。


  要構建生态化、绿色化的畜牧养殖模式。只有积极构建科学的畜牧养殖模式,才能进一步提高畜牧养殖业的生态化。所以要在畜牧养殖业中积极推广绿色饲料、绿色兽药,降低家畜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也可以对养殖的废弃物实行再利用、再循环。


  4结语


  畜牧养殖业的环境保护问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帮助养殖户建立和实施生态养殖,对养殖环境进行治理,提高养殖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畜牧养殖的绿色养殖,促进我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作者:武玉山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建设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提倡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上一篇: 污染环境的问题现象(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影响)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