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重点在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方面,初步探索出适应专业标准和职业等级证书标准的新课程体系,提出了执行新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及意见。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适用的1+X资格证书为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识图、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在1+X证书制度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首批试点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学历教育结合职业培训“育训结合”的实践途径,以便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围绕启用1+X推进产教融合的思想,通过对目标岗位的调研和选择、职业能力内涵的拟定、职业能力的确认、职业能力与课程的对应等内容的梳理,将上述三种证书中的技能点和德育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找出课证融合的方法。同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相关要求,采用逆向设计,在学生的毕业要求中明确学生需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主修证书和辅助证书分别是什么,再将这些毕业要求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调整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保证是本领域中的最新最前沿的技术。由于教学时间为三年,教学时的前沿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学生毕业时可能已经落后,而1+X资格证书制度弥补了这一问题。通过校企合作、课证融通,创新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不同的技能点之间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不够完善和系统。学生掌握的是单个知识点,没有通过系统整合,无法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1+X资格证书制度正是通过模块化,通过逐级拆分工作领域的技能点,将技能组成模块,使技能之间有效梳理形成逻辑关系,串联成主体。考核改革滞后。1+X资格证书制度是否能可持续执行,落脚点在于是否具备配套相应的考核制度。1+X强调的第三方考核,是改进考试方式,推进第三方评价的重要手段。教育资源支撑度不够。1+X资格证书制度强调企业资源充分融入,企业标准充分融入。企业一线的基础技能要素也应融入到课程体系,成为教育资源。
2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职业岗位面向分析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有着更强的社会导向性,所以通过走访相关校企合作单位,实地调研和考查1+X证书制度推行之后企业的实际需求;即将职业能力分析精确到企业,精确到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调研范围尽量做到了大广且精,涵盖了各年龄阶层和职位阶层。调研方法为网络和现场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调研对象为最近3年之内的毕业生、在校生、教师、企事业单位专家四方。在学院本身调研方面,将院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的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学生的现状探究1+X证书制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毕业生的情况调研涵盖了最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最多学生期望从事的岗位和毕业生认为的未来新兴岗位,通过调研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标岗位选择的范围依次是施工员、资料员、监理员、测量员、BIM建模员。同时通过对在校学生调查,其期望从事的岗位排序是施工员、建模员、技术员、监理员;通过教师调研,其期望学生从事的岗位排序依次是施工员、预算员、BIM建模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在校企合作调研方面以企业的实地调研作为基础,了解目前在建筑行业中的人才需求的真实状态,汲取企业以及一线技术人员的从业感受和体验。通过专家访谈,得到与1+X证书相关的未来新兴的岗位排序依次是BIM建模员、BIM工程师、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调研后,进行数据反馈和完善,绘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标岗位表,确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标岗位主要为施工员、建模员、预算员(见表1)。
3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根据教职成(2019)13号文总结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原则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整体性,以市场为方向,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培养目标以成果为导向,主要以学生毕业后3年~5年内所从事的工作作为培养目标,此时需明确专业定位,明确主要工种。通过上述广泛的调研和访谈,明确了主要岗位面向工种为施工员、建模员、预算员。故本文以施工员岗位为载体和切入口探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专家访谈的结果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员岗位职业能力,首先明确其工作任务主要有五项,分别是高层住宅楼施工、主体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和管理协调、施工后期管理和质保维护,对这五项主要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即这五项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将专家访谈结果整理成表2。表2中的知识、技能、态度是有重叠的,将其出现的概率统计后,得到重组整合后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的排序:重组整合后的知识排序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构造、建筑工程识图、CAD软件使用;重组整合后的技能排序为:绘图软件、沟通表达能力、BIM建模软件使用;重组整合后的态度排序为:认真严谨、服从管理、团队协作。进一步分析施工员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梳理出职业能力与课程对应关系见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与1+X证书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较为分散,前后衔接不紧凑,知识碎片化较严重,知识结构的割裂化且存在知识点无效叠加,教学和培训效果难以达到要求;专业知识没有形成梯度,技能等级层次不清,难以实现初、中、高分层次的考核[2]。故在上述课程中还应同时融入1+X相关证书技能要求,整理出与1+X相关证书技能要求相对应的课程排布。从重组整合后的技能排序中可以看到,建筑绘图软件的应用能力和BIM建模软件使用能力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员岗位需具备的主要技能。故需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植入与1+X证书职业标准对应的识图绘图课程和BIM相关课程(见表4,表5)。
4模块化课程的组建
实际工作中没有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几乎都是综合运用。如何综合实现知识技能融合,就产生了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之间深度融合就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3]。通过建立模块,将有关联的技能进行组合,所有模块的组合应聚焦任务,任务应该是本专业职业技能中最典型的任务,即根据典型任务建立模块。将模块按需组合,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进行组合,便于后期形成结构化教学团队。教学模块的设置要以技能为中心,而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的开设则要服从于技能模块[4]。依据对上述1+X标注对应的课程进行梳理,将传统课程体系打散重构,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以学生学成技能和满足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构建核心课程。同时关注到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根据模块化课程的设置时间和顺序,如第一学期~第三学期通过基础教学、认识实习等完成,第四学期跟岗实习,第五、六学期强化实习及顶岗,整理出课程地图如表6所示。
5结语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重组,课程体系变得更系统化,让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和专业课考试得以融通,但同时还有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1)调研阶段,应探讨引入校企合作以及培训机构发证模式的可能性:让证书在校企之间相互认可,证书中的技能可以包含虽然没有编入国家住建部建人[2019]9号文件的技能,但是经行业企业调研发现需求量和应用性仍然很广的一切技能。2)引入第三方组织评价,强调企业在考核评价中的作用,如企业负责或参与命题以及评价标准等。聘任企业和行业专家,成立教学质量评估部门,采用“质量+建设、监控+检评”的“双加”长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监督指导[5]。毕业标准可改革为毕业需修够“1”的学分,即基础和专业课程,也要修够“X”的学分,即职业证书课。3)课程改革后对教学资源的要求更高了,作为课程改革实现的保障条件,包括专业师资的需求,专业教学空间、专业教学设备的需求,实训条件、图书资料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4)课程体系变革的同时,教学形式也尽可能变革为以任务为导向,同时任务的设置做到与实际工程流程一致,让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5)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变革,还需经过进一步的测试,如设置整改机制和教育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以便后期对改革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通过企业从业人员和相关院校共同评判、打分,判定其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以及是否需对改革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通过方案的后评价与反馈,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情况、综合素养、就业率和就业情况等综合判断实施改革方案的成果与不足。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将岗位培训、证书考核、竞赛等知识体系和能力有机融合,达到知识和技能共育,才有可能达到课程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海生,李阳.职业教育1+X证书的外在表征与本质结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5-12.
[2]马铮,龚福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探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9(12):51-57.
[3]宋云艳,唐敏.基于1+X证书的高职书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J].南方农机,2020(7):141-145.
[4]蒋晓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6):29-31.
[5]王娇.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工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四川水泥,2020(1):300.
[6]李秀,陈蕾,陈宏伟.1+X证书制度下试点专业“课证融通”课程建设[J].山西建筑,2020,46(16):171-172,193.
作者:黎姝洵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返回建筑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