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柱式概述
古典柱式的历史轴相对比较长,传播领域比较广,是一种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艺术史学研究遗产。西方古典建筑造型中最为常见的柱式以古希腊三柱式和古罗马五柱式为主,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是典型的古希腊柱式。古罗马时期,因人类需要和技术的进步,在原有古希腊三大柱式上又衍生了古罗马五柱式,也可以称之为古希腊三柱式的传承发展。本文将重点围绕古希腊三大经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和保护修复进行论述。
二、古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古典柱式的发明和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在西方建筑文化中具有最杰出成就之一的称号,同时也成为了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的一种典范。西方古典柱式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以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开始被广泛传播并产生一定影响,深受建筑领域学者们的喜爱,这一点从我国近现代建筑设计中不难看出。外滩7号于1908年建成,原为旗昌银行,后成为电报大楼,再是新通商银行大楼,现为泰国盘谷银行。从图1中可以看出,整座建筑的外立面装饰特别讲究,整个立面看似5层的砖石结构,实际是3层。建筑的每一层都使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有的起到的功能是承重,而有的则是为了装饰。在底层正大门处可以看到两根有别于其他柱式的粗壮柱子,其主要功能为支撑整栋建筑,这种柱子叫多立克柱子。建筑第三、四层出现了双壁柱和单壁柱,这种柱式被称为爱奥尼亚柱式。整栋建筑的立面表达十分精彩,不仅具有立体感同时也保证了建筑的和谐统一、庄重、对称,使得整栋建筑艺术气息浓厚。外滩9号于1846年建成,原为旗昌洋行大楼,后成为招商局大楼。从图2中可以看出整栋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外型是仿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主体中主要应用古典柱式的为第二层和第三层,窗户所使用的材质是木质的,呈拱形,每间都有一个内阳台,均由古典式柱子作为承重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出,建筑第三层主要使用了10根立柱,细看能够发现它们都是科林斯式的柱子,其中8根为双立柱,2根为单立柱。外滩12号于1923年建成,建筑功能从一开始的汇丰银行大楼,变成市府大楼,再到现在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风格上是一栋以仿古典主义风格为主的矩形大楼。从图3中不难看出,整栋建筑主体部分高为5层,中央部分高为7层,外立面使用的是横纵三段式仿古典砖石的结构。第二层到第四层分别贯穿了6根柱子,这些柱子以单、双、双、单有节奏的形式排列着,这种错落有致、既严格又对称的柱子是科林斯式立柱,它们构成了外滩整个立面的重心,使整栋大楼富有极强的立体感。外滩16号于1924年建成,建筑功能从一开始的台湾银行大楼转变成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整栋建筑吸收了很多别国建筑的优秀之处,称得上是一个多风格建筑的混合体。从图4中不难看出整个建筑外立面配有4根欧洲古典主义柱子,从图5中可以看出柱子的柱头是科林斯式的,柱头样式主要采用毛茛叶形状,就像盛满花草的花篮,同时还结合了富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回纹装饰图案。整栋建筑的装饰虽然看似素雅,但正是这种简洁的立面,具有古典气息的柱式使得整个建筑与众不同,在外滩沿线的这条天际线上和其他建筑群融为一体。
三、古典柱式面临的问题
受到时间和自然环境影响,现存的建筑或多或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有数据统计显示,地球上每年大约会发生500多万次地震灾害,折合下来可以说平均每天就会发生上万次。建筑物除了因时间累积而破损外,还会因为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而遭到不等程度的破坏。相较时间引起的破损,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那么,如何利用已有技术和创新发展科技来恢复和重筑历史文化保护建筑与破损建筑装饰物件,从而增强人民文化修养与保护意识、提升工程修复与重建工作的效率性和适应性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四、古典柱式保护修复的方法
建筑装饰柱破损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建筑装饰柱表面遭到了破损,但内部结构完好,另一种是建筑装饰柱的结构有了一定的破损,需要进行大量的修复工作。1、传统保护修复方法传统的修复工具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例如凿铲、传统刨子、电锯、锤子,常见的传统测绘工具更多的是墨斗、组合角尺、万能角度尺、激光测距仪等。2、现代保护修复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3D扫描技术大量为人们所使用,Trimble3D激光扫描仪主要用于复杂的测量工程和建档功能。3D扫描技术较以往的传统扫描工具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以往可能需要长周期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产生复杂的建筑周边环境和破损建筑装饰柱内部的详细结构三维图像。
结论
古典柱式具有较长的历史发展文脉,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改变和时代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发生在建筑空间设计语境中。如何恰逢其时地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今天的建筑空间设计之中,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仅仅对古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仍需了解如何使用正确得当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领域有了更好的传承和延续,把3D扫描技术运用到建筑装饰物件修复中的这一方法,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更加高效地提高了工作进程,减轻了修复工作人员的负担,更有效地保护了我国近现代建筑文化。
作者:宋洋
返回建筑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