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基础教育改革中英语教师的自我更新问题
随着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应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这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的自我更新问题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尤为重要。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大纲——课本——教参——练习册——试卷集。认为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如教师变成了各教学环节的奴隶、出现不会教书的先生和不会读书的学生。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丰富多彩的、可操作性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在此主要谈谈英语教师的自我更新问题。
为适应这次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1 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本次课程改革借鉴了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涉及各国普遍强调的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索发展性的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等等。近几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发展深化,促进了我国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蓬勃发展,广大教师应重视这些新的思想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1.2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课程意识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师范教育中,课程理论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教学内容一章中,肤浅地介绍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个概念,导致现在的广大在职教师对课程理论、课程改革实践活动知之甚少。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重视课程理论的学习,了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树立课程本质观,并懂得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课程开发的能力。
1.3重视从现代文化中汲取广泛的营养
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新兴学科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社会生活常识等,以适应课程设置综合化的需要。
二、优化个性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面对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课程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是相互间的联系,而且更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切磋与碰撞。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教师的个性品质有着极大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不断优化自己的个性品质,其中包括:
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并愉快地接受自身的职业,热爱尊重并严格要求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教学相长。尊重同事,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关心社区建设,协调自身与社区的关系。
教师要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开朗的情绪,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他人情感相容,彼此真诚、热情、友好而不是虚伪、自私、冷酷。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与他人及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挑战的勇气。
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活动,要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还必须掌握社会心理学有关人际交往的原理,了解人际交往过程的心理规律,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
三、反思自身实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但过去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理论,缺乏研究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训练,加上中小学教师有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要教师象专家们一样进行教育研究往往不太可能。所以,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研究主要以实践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在自己工作的实际环境中进行,研究的问题主要来自于自己日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为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教学观,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关系,自己的教学结果及其有关原因。在研究的途径上,可以通过任何非正式的探索方法,包括做笔记、写日记、谈话记录以及保留学生的作品等等;还可以形成研究者的团体,与专业研究者联合起来,或者与其他教育联合起来,与学生家长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研究。通过反思自身实践,利用各种研究渠道,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教育是决定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教师将面临新的挑战,承担着艰巨的任务,教师要以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的心态,迎接这些挑战,在改革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作者:周志娟 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年6期
第2篇: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我国的英语教学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多次发表讲话,敦促有关部门切实研究外语教学问题。他认为:“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他对外语教学的重视,极大地支持和鼓舞了我们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现结合笔者本人从事基础英语教学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基础英语教育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英语学习,抓好启蒙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内,如果某些脑细胞没有被环境的刺激所激活,以后即使用同样甚至于更大的刺激,也不能被激活。所以对于儿童的英语教育,一定要抓住这一语言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儿童在语言方面最具备天赋的宝贵阶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儿童英语语言的潜能,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而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大多是在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生已经十来岁了,错过了英语启蒙的最好时期。所以我认为要将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大幅度提前,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
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要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转变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上来。语言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如果没有语境也就没有语言本身,更谈不上词汇和词语等语言要素。改变原来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教学方法。这种单纯的传授英语知识,不注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既忽视了语言本身的社会作用,又使英语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讲、多说、多练,树立信心,克服学习中的胆怯、害羞和焦虑心理;积极创设真实或模拟的交流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及时运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三、改变教学模式,转变主体对象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基础英语的教学要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使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培养交流能力的大舞台;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改变以往的注入式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并不能使每个学生都了解和掌握。而教学效果也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反映平平,灌而不进,输而不入。
四、激发求知欲望,保护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催化剂。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存有畏难情绪、不感兴趣或有抵触情绪。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而应千方百计把英语学习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进而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使学生由“厌学”转变为“爱学”,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升教学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要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们现在仍然满足于教会学生,使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会主动的学习。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以我们现有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学会了老师教的东西,而不会学习新的东西,固步自封,缺乏创新能力,怎么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呢?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外语教育事业在发展,外部形势有利,内部潜力很大。对于我们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来说,改革外语教学,尽管还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大胆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推进基础英语教学,我们完全相信,目前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会得到彻底的改变。
作者:冯载族 来源:教师·上 2010年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