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有效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分析和总结)

2022-10-29  本文已影响 24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

关键词: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有效课堂的建构,到底应该从那些方面入手呢?我们究竟该如何操作呢?下面仅谈谈本人的几点思考。
一、密切联系生活理解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
比如五年级学习负数的认识,负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学习负数是因为生活实际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机。我一方面通过展示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知道“盈与亏”,“升与降”,“收与支”“上车与下车”……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另一方面,我又引导学生放眼周边的生活,寻找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的实例。在自由举例的时候,孩子说了很多,比如:股市的上涨和下跌,车站汽车的进与出,体重的增与减……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其实,举例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是数学的过程。
后来在综合练习课上,我随手写下了一个数字“-6”,让学生说说他眼中的“-6”表示什么?没想到这个问题抛出后,却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有的说“如果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那么-6就表示下车6人”;有的说“如果用正数表示我往存钱罐里存钱,那么-6就表示从存钱罐里取出6元”;有的说“如果有1个人的出生可以用+1表示,那么-6就意味着有6个人离开人世”……像这样的解释真的特别多,这样的答案也是我上课前所始料未及的。但这么多丰富的诠释,不正使得本来看上去特别简单枯燥的“-6”,变得更加饱满,更加灵动了么?反之,则也更加体现了数学本身简易、抽象的魅力,它可以包容和囊括世间万物,这就是数学之“美”,数学之“魅”!
二、收集错题纠正数学思维
学习数学不仅是让孩子学会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解题的过程中,去体验一种责任感,去实践一种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我经常跟孩子们讲,我们每做一道题都要努力思考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否则,就犯了扭曲事实的错误。因此,我常常和学生谈心,告诉学生:学数学其实和我们人的成长一样,就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因此,,数学就是要多练,只有练了,你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才能积累经验,当以后再次碰到同一类型的题时,自己自然就会格外小心!慢慢的时间长了,练的多了,见识也会逐渐增多,那你的解题技能就会不断的增强。
教学梯形时,书上有一题,就有不少学生在具体解题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题目: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2米,高是18米。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里一共有白菜多少棵?我从学生中收集了如下的一些解法:
①(9+12)×18÷2 =21×18÷2 =378÷2 =189(平方分米) 189÷9=21(棵)

②(9+12)×18÷2=21×18÷2=378÷2=189平方米=1890平方分米  1890÷9=21(棵)
③(9+12)×18÷2=21×18÷2=378÷2=189平方米=18900平方分米 18900 ×9=170100(棵)
当时,课堂上发现如此种种错误的时候,我还特地提醒和恐吓学生,说这是一道高难度的题,请大家一定仔细读题,认真检查。当发现很多同学不以为然,做好后得意洋洋时,我还故意说了句:现在有不少同学正“微笑着走向死亡”。但似乎这样的警告,对学生根本没有多大的提示和帮助,学生依然在“将错误坚持到底”。
三、结合教材培养良好数学品质
兴趣是一时的动力,意志品质是永恒的动力,而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各学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
1、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年级,学习了“观察物体”时,学生总结出很多,如:(1)知道了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进行观察;(2)知道了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各不相同;(3)知道了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结合学生的总结,我随即启发学生,“我们学会了观察身边的物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心观察过我们身边的同学?如果让你观察的话,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和评价一个同学?”当即就有学生回答可以从长相、智商、勤奋方面来看;也有说可以从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方面来看;还有说可以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方面来看……接下来,通过讨论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同的人如果从不同角度去看,其实都可以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2、激发集体主义观念?
在学习了如何“求平均数”,我让学生思考:除了课堂上所学的求平均人数,求平均身高,求平均气温等,想一想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平均数”解决哪些问题?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说:可以求平均用水量,求平均年收入,求平均用电量,求平均分数,求平均体重等等。我抓住“求平均分数”这样一个亮点,问:一般,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求平均分数?学生回答:“比班级的学习成绩”。我问:你们希望做平均分最高的班级还是低的班级?学生一致回答:要做均分最高的班级!“那怎样才能使平均分高起来呢?你打算考多少?”学生象是特别知道我心思似的说:我要超过平均分,争取借分给别人!“跟他想的一样的,请举手。”让人感动的是每个学生都无一例外的举起了小手。
3、磨砺勤学苦炼的斗志?
通过对?“可能性”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在巩固环节,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学生说了有很多比如:冬天有可能会下雪。夏天水不可能结冰。人一定会老。……这些都是些客观性的常识,但有一个同学的发言,使我至今难忘。她说:一个人从小不努力学习,长大了就一定没有知识。我立即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接过话茬说“对!如果我们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积极发言,学习就一定会落后。但如果我们现在都勤奋好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一切学习上的困难,将来就很有可能大有作为!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同学将来成材的可能性大,什么样的同学将来成材的可能性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给出了很多诸如勤奋、刻苦、自觉的答案。
  总之,只有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只有在不断的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逐渐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只有结合所学及时进行数学品质教育,才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遇到数学问题需要解决)上一篇: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