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引发兴趣还是激发兴趣(激发兴趣还可以怎么表述)

2022-10-29  本文已影响 54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

关键词: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失缺了精神关怀,导致学生讨厌上语文课,课堂效率高耗低效。可根据学生的精神需要,采用平等对话、自选参与等方式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运用恰当的期望和坚持“无错”课堂信任与宽容学生,持续有效地赞赏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焕发学生生命活力。以下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微笑教学
微笑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一种轻松、饱满、乐观的心态.适度地运用游戏、幽默的形式以言语进行教学。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微笑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生的作用尤其明显,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此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对课业本身的兴趣等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特别喜欢捣乱纪律,被老师安排在特殊座位:一排一座。于是他也破罐子破摔,更加调皮。后来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新班主任,他对这个小“捣蛋王”特别关爱,每次上课都喜欢对他笑一笑,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老师这不经意的一笑一摸,却给学生带来了自豪感、荣誉感。从此,他就对这位老师颇有好感,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数学。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了大数学家的陈景润。功成名就的他总会记起那温柔的微笑,欣赏的目光和那份特殊的关爱。这个故事说明微笑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鼓励教学
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真实现实。”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教学的成败。教师的音质是否优美,语速是否适中,语气是否生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让自己的语言听起来很美以外,还要把自己的教学语言打造成一门艺术,树立自己的语言风格,用幽默诙谐来靠近学生,以鼓励为原则,把话说到学生的心窝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很多话都会被年幼的学生们所牢记,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我注意到有一些学生经常把我上课时说过的话当做口头禅时时挂在自己的嘴边;有些被我表扬过的学生会一整天开心快乐,乐于助人,学习主动性空前高涨;相反,有些学生被我批评过后不但心情黯淡,见了我还会躲着走。这正符合了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由此可见,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中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特别是小学教师,面对年幼的孩子们,鼓励性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首要的,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质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启发教学
启发性教学是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教师发挥教学中的指导作用相结合,围绕“疑”展开教学活动,重视老师的适时的启发,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并逐渐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宋代教育家张载说的好:“学则须疑。”有了疑问,才会有求知欲,才会深入探究,才会深入思考。它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其实,儿童对各种新事物、新道理是富有好奇心的,自发产生“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的疑问。然而,孩子由于阅历浅,见闻少,他所拥有的知识圈子很小,因而能觉察到的知识空白也相对很少,尤其是小学生阶段的学生,老师作为信息源的指导作用就更明显了。因此,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多样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感到知识的不足,产生疑问,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问我”为“我要问”。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时,我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讲求秩序和加强合作的重要性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从中让学生质疑问难,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亲身感受懂得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解决问题。第一个实验,我让学生进行组内比赛,比比谁先将小球拿出来。由于这次实验中每个学生只考虑自己如何快速将小球拿出,结果大多数小组同学的小球被卡住,谁也出不来了。这时候学生就 很自然的产生疑问:怎样才能在实验中获取成功呢?学生的学习欲望变得很强烈。接着我让学生做第二个实验,在组和组之间开展比赛,比一比哪组学生先将小球拿出来。这次实验是以组为单位参加比赛,组内成员考虑的是如何相互配合,尽管各组牵出小球有快有慢,但各小组都能顺利将小球牵出。通过这两次不同方法的实验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很容易辨认出课文中实验成功的原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教学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都依赖于教育,小学教育则是坚不可摧的基础。要让创新教育真正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实施个性化阅读,注重课内外阅读的相互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1.独立思考,突显阅读的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而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切记走入固守"唯一答案",武断否定学生的死胡同。这样必然阻碍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2.换位思考,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同一个问题,可以变换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去思考,从而丰富思维方式。首先,要训练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使思维灵活多变。如词语训练,可以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句子训练,可以用句式变换的方法;理解课文有时也要换个角度,这样,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全面。其次,要训练学生变换角色思考问题,使思维准确丰富。可启发学生把自己假设成课文中的角色,也可以把课文中原来的角色互换,想一想结果会怎样,然后对照原文,在比较中求得认同,加深印象。
总之,我们要根据大纲要求,遵循课改规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翟秀峰 时广洋 《教育艺术》 2007 第2期
2、《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情趣》钱正权 《福建教育》 2001 第2期
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尝试》刘修勤 温丽 《吉林教育:综合》 2009 第12期
4、《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尝试》邹连发 《吉林教育》 2006 第1期
5、《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雷静 《湖南有色金属》 2002 第S1期
6、《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探》吴桂花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 第13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举例说明如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上一篇: 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如何提高学生兴趣)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