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虽然其形象思维能力逐步养成,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学生逐步具备从表象中寻求实质,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喜欢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对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只作表层的分析,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得出错误结论。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影响深远,“范畴教育”思想的核心原则是:“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求内容本身(通过多种形式的直观)能使儿童产生各种问题,从而引发他们自己谋求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手与努力钻研的学习热情”。
一、构建趣味课堂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教师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演示“神奇“的实验,能使学生的神经兴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本质习惯和能力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传授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丰富变化的物理表象,还要根据所授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好奇”并急于破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讲授“蒸发制冷”知识时,先不急于介绍物理知识,而是发给每位学生一支温度计,让学生用浸有乙醚的棉花团裹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学生惊奇地发现读数急剧下降到0度以下,这一“奇迹”让学生兴奋,急于探究根由,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求知欲都在这一变化中被激发,听讲特别认真,发言激烈,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走出误区强调物理概念的严谨性
物理现象来源于生产、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许多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和观察的差异,已形成一定的物理表象记忆,形成思维定式。这种先入为主的生活体验,会影响到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介绍“相对运动”知识时,我让学生描述坐在公交车上观察街道两边的树和建筑的运动情况,学生一致回答,树和街道向后快速隐退,接着马上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你站在街道旁观察车辆的运动是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当得到这一回答后,我便及时引入问题的本质:物质运动是相对的,看以什么为基点。探究欧姆定律时,电灯的亮度与电压的高低相关联,但电灯(用电器)的电阻是否与电压的有关吗?学生从电灯的明与暗的表象认为,电阻与电压密切相关,其实这是错误的经验,电阻只与导电率、电线的横切面积、温度等因数有关,与电压无关。如“做功”“光成像”“焦耳定律”等物理概念,学生往往受生活经验的表象影响,经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事物的表象出发,探究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
三、抽离具象建构物理模型
物理现象是动态的,涉及众多因素,有些是“显因素”,有些是“隐因素”,初中学生容易注意表层的“显因素”,往往忽略“隐因素”的重要性。如物质的运动,宏观物质在运动时大小不一样,形态各异,进度不同,其实这些都是“显因素”,在物理上把运动的物体理想化为“质点”,“质点”是有“质量”而无大小形态的,在建构物理模型时,只需关注“质点”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进度。在探究温度知识时,让学生做家庭实验。把一个瓷碗和一件铁制品放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暴晒,请问哪一件物体的温度高?相当多的学生都说铁制品的温度高,这种错误结论的根源是学生凭人体感觉冷热程度的生活经验来判断的,其实,这两件物体的温度是一样高的,学生忽视了“长时间”这个隐形条件。把生活现象与物理概念相混淆。教师应锻炼学生抽象具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重在思考,由表及里,建构物理标准模型,并把这种科学思维运用于解决物理实际问题中。
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生的创新力较低,但并不意味可忽略,而应逐步培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创造力是一种以智慧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关系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的素养。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承传统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时,一定要推陈出新,突破惯有思维,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上“与众不同”,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在常规教学中布置作业环节,除了正常的课本作业外,布置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小课题,让学生去调研—分析—讨论—成果,奠定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批改作业时,不只满足学生的完整的解题步骤,面对那些有独立想法和答案的,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课外活动中要多组织一些实用物理兴趣小组,如摄影、无线电、航模小组等等,加深物理知识的运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便得到锻炼,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石塘中学)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