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2022-10-30  本文已影响 59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教学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学必须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富有启发性,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全国各省所使用的教材都不尽相同,与此同时,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创新和尝试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但对中等教育专业学校化学教师而言,由于《化学》是中等专业学校化学课程必修的第一个部分,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衔接、为学生学习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因此,不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变化,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加强中等专业教材的衔接,尽量缩短学生进入中专学习的不适应期,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能力与世界观的方式。化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符合下述基本要求:

  一、要符合化学科学的特点

  根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化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所必需的能力。

  化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又是一门理论科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传授和掌握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除需运用化学实验以及实物、模型和其他直观教具等教学方法外,还必须采取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语言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以利于形成化学的概念和掌握化学理论。

  二、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体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例如:在运用化学实验方法中,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以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明确观察的方法,以启发学生分清主次,抓住实验的关键现象去观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等思维活动,以启发学生研究实验现象并了解现象的本质等。

  三、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

  化学教学方法是为顺利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

  例如,讲氧气的性质这一课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可通过直接观察去认识和掌握,因此要用展示实物和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

  又如,讲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一课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方法,这就需要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


  四、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和能力水平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即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例如,对刚接触化学课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化学知识尚少,学习化学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亦未经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就需要较多地采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并使学生从教师的实验操作示范中获得实验技术知识。而后随着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应增多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

  在考虑学生们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的可接受性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对高中学生智力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教学促发展”和“发展促教学”互相作用的客观规律,并在深入钻研教材和恰当估计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五、要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的教学常常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是每一种教学方法本身功能局限性的反映。例如,如果只有演示实验而没有讲解相互配合,就会形成学生仅凭个人的新奇感觉去观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限于盲目性,也不能引起学生有意识的积极思维,则观察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能深入现象的本质,这样会降低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只有抽象的讲解,而没有直观演示,学生往往只会死记教师的语言,也难于转化真知。这都反映出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一定的功能和局限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和配合,以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要考虑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七、教师如何应对新教材的教学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有关。教师必须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顾”为制定教学策略的准则,在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发展目标的高度、教学节奏的强度、习题和测验的难度等方面做到“适度”,既不使学生因畏难而放弃努力,也不让学生因“吃不饱”而挫伤积极性。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使一定的难度和高度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和达到的潜在能力上,使他们经常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情境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视学生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速度和习题训练强度。同时,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统一,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最后,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化学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将初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进行比较,尤其在接触到与初中化学有关但又比其更加深奥的内容时,更要多运用迁移法思想,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过渡指导,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换句话说,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课外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的各种知识予以具体指导。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互促互进,相得益彰。古人曰: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可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及其意义认识得越深刻,则在教学过程中越能自觉坚持和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为某堂课或某段教材选用的一套教学方法结合得越合理、越成功,教学过程就越主动活泼,效果越好。但是也应注意,如果在一堂课中把教学方法不恰当地多样化,使学生眼花缭乱,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破坏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在一堂课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时,要做到配合得当,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

  作者:刘敏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2013年11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上一篇: 提高有效课堂的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