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用人单位、高校、高校毕业生部分和政府部门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以期能够对将来开发跟踪反馈高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其中包含了就业影响因素分析的软件系统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等院校;就业;影响因素;软件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3-0027-02
一、引言
自2001年以来,我国应届的高等院校本专科、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快速增加(如下图所示)。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本科学生在2003年毕业,当年高校毕业生(包括本科学历、专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下同)的数量为212万,而10年后的2013年,毕业生数量已经超过2003年的3倍,达到了699万,2013年被毕业学子们无奈地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最难的“桂冠”很快易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
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上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大学生就业成为继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求就业两大问题以外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指出,2014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
本课题组计划开发跟踪反馈高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的软件系统,其中包含了就业影响因素分析的模块,用于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模型建构,以便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基于此目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后续的就业影响因素模型数据建构工作提供参考。一般来说,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综合影响因素也被称为就业能力。
二、就业市场中工作岗位的需求与结构
1 工作岗位的结构特点
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结构进行分析,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着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收入、工作环境等原因,较多的就业机会并不受到高校毕业生的欢迎;另一方面,众多的行业需要经验丰富的熟练从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因经验和能力方面的缺陷也无法立即胜任。
2 工作岗位的数量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关系
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快速攀升,直接导致了相应人才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从工作岗位的增长数量来说,世界各国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我国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之前就业岗位增速较快,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就业岗位也不能维持高速增长。
大学生的就业属于当年的新增就业,对宏观、微观的经济环境也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从就业市场的工作岗位需求总量角度进行分析,对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并分析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变动对就业需求的影响,可以从宏观角度对就业问题的整体状态进行基本分析。
三、高校毕业生本身的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体现在了高校毕业生的预期收入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之间的差距,证明了国外学者Smith和Powell的论断。由于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资质高于平均水平,从而导致整体收入预期水平的偏高。
2013年,北大经济系毕业生陈生近期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进行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选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的数千名学生(含部分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上述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北京大学72.14%、复旦大学92%)对初次工作的薪酬期望在5000元以上,选择2000元至3000元的均为零。而来自一些企业招聘会的信息显示,不少企业为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的薪酬不足3000元。
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这些学生的素质与社会中工作岗位的需求具有较大差距,并且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高端需求。高校毕业生的不良就业心理也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在就业期望过高、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或不满的情绪,对就业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的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过去的10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可以说已经从精英高等教育转变为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高校扩招不仅直接促进了毕业生人数的快速攀升,使就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同时,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往往不能够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来配置学科结构、设置专业。各高等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就业指导机构的结构功能设置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发展标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客观上也形成了对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五、政府的就业与创业政策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广大劳动者主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这对于缓解就业问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为主,鼓励创业、培养创业型人才能够为产业调整和科技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创业的环境进行了优化,并且提供了创业政策保障,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创业处于历史最佳时期。
但是,我国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念也对大学生成功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等”“靠”的思想,相对缺乏主动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经验往往不足,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创业也是困难重重。
政府的就业与创业政策还急需解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就业仍存在一定的偏见,同时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女性就业也产生了相当多的不利因素,导致部分女性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了部分用人单位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
六、结论
基于上文提到的,本课题组计划建设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模块,所需要的数据指标可大致分为4个部分,用人单位部分、高校部分、高校毕业生自身部分和政府部门部分。其中用人单位部分主要数据指标为单位的类型和规模、人事管理观念等;高校部分主要包括高校的知名度,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学生所学专业在本行业的地位等;高校毕业生自身部分主要包括学生的性别、政治面貌、籍贯、专业水平、社会关系、工作经验、人际交往能力等;政府部门部分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态、就业与创业支持政策、就业市场规模与效率等。
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视野来探讨学生就业问题,对就业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探讨,但在应用软件系统中进行程序自动分析必须有量化的数据作为支持。因此,在本课题组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对以上数据指标进行详细量化,并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关系的应用,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跟踪反馈重点,设计符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的跟踪反馈高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的软件系统,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