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史地教育的基本概况
《史地周刊》系《大公报》一副刊,于1934年9月21日由史地周刊社主办,顾颉刚担任主编。《史地周刊》办至1937年7月23日停刊,在其存在的三年时间里,基本每周刊发一期,总共出版146期。《大公报・史地周刊》产生于特殊年代,在教育理念上,民国史地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民国时期,大多数中学教师进行史地教学时会结合当时发生的大事件和相应的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民国史地教育融合官方、民办和个人优秀的史地知识,力求教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丰富了民国史地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民国史地教育扬长避短,汲取传统优秀教育方法结合西方先进教育方法,提倡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后世教育教学有重要影响。
二、民国史地教育存在的问题
民国时期的史地教育,是在社会极具变革的大背景下,既继承传统又汲取西方先进教育思想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民国特色的课程教育。自1934年开始一直到1936年末,《史地周刊》针对民国史地教育问题开展了激烈讨论,对中小学史地教育的方法、教师的培养、教材的编纂和选用等不同主题都有涉及。笔者通过研读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科书知识体系不完善
民国时期中学史地教育书籍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缺乏鲜明的时代性。例如,民国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第一条指出“‘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而在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第一条中则指出‘叙述我国民族历代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以说明本国现状之由来’”。以九一八事变为例,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沈阳后又陆续占领了东北三省,然而这种丧权辱国的大事件在当时的民国本国史教科书中只是简单地讲说之后就跳过了。正如徐世�了�说“历史的本身原是富有兴趣的,而且一个人生来就是有历史兴趣的,不幸现在学校里竟缺乏培养这种兴趣的教科书”。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学目标的脱离,使得民国历史教育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从而促使民国史地教育的失败。
2、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根据创刊的宗旨,在创刊初期《史地周刊》的前期文章确实为民国史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舆论和理论支持,但是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史地教育的发展依然步履维艰。一方面民国史地教师师资聘任选拔机制不健全,教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人们普遍认为,史地课程专业性不强,因此史地教师的专业与否也就无关紧要。然而术业有专攻,在实际教学中史地课程对教师专业性要求较高,史地课程性质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不仅熟知本国史、现代史,还有熟知古代史,世界史等各种历史知识,而民国史地教师的选拔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教法不精。杨遵怡指出“中学教育应注重地理,特别是在‘国难方殷’的今日,各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地理教师,同时教育部应速主编一本标准的地理课本”。由此可见,良好教育效果的实现,不仅需要系统专业的教科书而且需要教法精深,知识渊博的优秀教育者。
3、学生主体能动性不强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民国时期,人们一般以国学、英语和算术为重,忽视了史地等社科类的课程。久而久之,在校学生也沿袭了这种习惯。民国时期,我国教育体制并不健全,中学教育教学规划也存在弊端。教师上课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多,知识讲授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由于学生主体意识不强,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史地教育教学结果可想而知。学校当局不重视,任课教师不热心,教科书知识体系不完善,学生兴趣匮乏,即使史地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仍然无法发挥主体能动性,不能深切地钻研所学知识,因此预期教学目的难以实现。(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本文来自《东北史地》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