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学习者个体而言,外语比母语和第二语言难学,而难学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与外语的关系不及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关系那样密切。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关系密切程度往往决定了学习者对该语言的依赖程度、学习需求和语言使用或练习频率。这正是外语、二语、母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对于学习者来说,当外语学习像母语习得一样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反复练习的活动时,外语学习才会有效果。
关键词:学习者与语言的关系,母语,第二语言和外语,外语学习困难意义,反复练习和反复使用
大多数外语学习者都抱怨外语难学。与母语、二语的习得相比,外语学习的确要难得多。何以如此?本文将从母语、第二语言及外语的区分和界定切入,通过对三者学习条件的比较及学习者个体之间差异的分析,探析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种种因素,从而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克服不利影响,创造有利条件,改善外语教学效果。
一、母语、第二语言及外语的区分和界定
外语学习与母语、二语的习得难易有别,是因为学习者个体与外语、母语和二语间的关系不同。个体与某一种语言及其言语社团(speechcommunity)的远近,接触时间的早晚和长短,以何种方式接触等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学习者在学习中的感觉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决定一种语言是母语、第二语言还是外语。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往往对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环境的关系避而不谈或无意中忽视,常常将外语(foreignlanguage)与二语(secondlanguage)混为一谈(陈昌义:2001)。Ellis(1999)在其《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一部分中明确提到“二语习得”是自然习得与教学习得的总称,故对“二语习得”与“外语习得”不作对比。(Ellis:1999)如果“二语”与“外语”不分,习得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或多或少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误导性。笔者以为,个体在学语阶段一直接触的语言及其言语社团,使个体习得第一语言――母语;学语阶段经常接触或者掌握母语之后某一时期经常或一直接触的某一种语言及其言语社团,使个体学会第二语言;不论个体在习得母语的同时,还是掌握母语之后,只要另一种语言的言语社团不对其生活、学习或工作造成影响,这种语言对个体而言就是外语(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语就不一定专指外国语)。如下表所示:
二、口语的习得与书面语的学习是两回事
由上表中不难看出,在个体与所学语言的关系中,接触方式以及个体与言语社团的远近关系是影响一种语言是否成为母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接触方式是否以感性接触为主又是关键的关键。本文中所说“感性接触”,是指个体对所学的语言能在言语社团中听其声,知其义,有所用;也就是说,所学的语言以作为生活交际工具的口语体为主。众所周知,儿童对母语的习得,并非母语的全部,而只是掌握了口语的语言规则和词汇;书面语的掌握则必须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才有实现的可能,且书面语的学习主要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口语的习得与感性生活中的实践密切相关;书面语的学习则离不开书本,并且需要专门学习,需要在学习其他间接经验和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口语的掌握是自然习得;书面语的学习则需要更多的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awareness――theabilitytotreatlanguageasanobject,separatefrommeaningitconveys)(ownandNinaSpada:2002)的参与。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方式不同,作用和学习目的也不同。母语的习得与外语的学习由于条件不一样,入门的方式也不同。母语的习得,口语在先,书面语在后。而外语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始终都是以书面语为主,即使是口语体的内容,也通常是通过书面途径学习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外语、第二语言和母语的学习加以比较时,必须明确比较内容,必须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加以区分。如果在比较中将二者混为一谈,必然会因为比较内容的“偷换”而得出无意义的比较结果。本文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的比较以口语学习的比较为主。
三、从外语到第二语言的转换
按照笔者在上表中比较和举例,母语、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者个体与不同语言的关系之间的差异。由于个体与母语及其言语社团距离最近且身在其中,对母语的感性接触最早,在学语阶段接触时间最长,母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地位一般都不会动摇。而外语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换为个体的第二语言。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在国内学习期间,由于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只能视为外语。但如果某一位学生毕业后在美国人开办的公司工作或者去美国留学或定居,由于生活、学业或职业的需要,他不得不使用英语,而真实的语言环境,又使其“问题英语”不断得到修正,英语水平和交际技能也不断得到提高,那么,在此情况下,英语便由原来的外语转换为第二语言的角色。当然,第二语言也可以在习得母语的同时学会,但首要的条件是要有言语社团对个体产生影响。外国儿童随父母来华逐渐学会汉语以及随父母移民到英语国家的中国儿童习得英语就属于这种情况。鉴于我国的学生儿童时期学习第二语言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外语在适当条件下又可提升为第二语言,本文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将不作过多的讨论。
四、母语习得的条件和过程
一切生命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而适者方能生存。人类不但要适应自然环境,还要适应社会环境。语言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和语言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鱼一孵出来,就必须适应水里的环境。人一出生,就生活在语言环境中。早在婴儿时期,儿童的父母亲和周围的人就时不时地和儿童说这说那,尽管儿童一句也听不懂,但却会用目光的转移、啼哭、蹬腿等方式来对这些言语作出表示听得见说话的反应。这是最初所表现的对语言的适应倾向。严格地说,对刚出生的婴儿,所有的languageexposure或者input都还不能算Krashen(1982)输入假说中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进入幼儿时期后,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发育得能够发出一些单一的音节,儿童便开始有了模仿倾向和学语能力,而周围环境又恰好为儿童的学语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即,其中包含。此后的几年中,语言的学习成为儿童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
儿童之所以对语言学习感兴趣,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1、人是感情动物。感情交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儿童自出生以后与成人(尤其是于之最亲近的家庭成员)的交流一天也没有间断过。而儿童与他们的交流方式除了身体接触、表情语言之外,最多的还是话语接触。儿童自己也发现,通过话语(听人说话和表达自己),他和成人之间能够保持和增进亲近感。
2、重复与模仿是学语阶段的儿童认识世界和获得乐趣的一种方式。一个简单的游戏反反复复玩都可能不厌倦。父母或爷爷奶奶的一句简单的话如果儿童觉得有意义,他会反复地念给自己听,也说给成人听。
3、儿童逐渐发现,自己的其他需要也可以通过话语来传达。
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加以概括:儿童能够感觉到说话是一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能表达自己需要的有意义的活动,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且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儿童学语具有很强的交际性(Fletcher&MacWhinney:1996)。
综上所述,儿童对环境的好奇,儿童适应环境的本能,以及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主观需要和对言语行为意义的认识,使儿童母语的学习成了其乐此不疲的日常活动。从能够发音开始,儿童就尽可能地模仿,尽可能地猜测成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久而久之,对某些词和这些词所指的意思形成了联系。一旦掌握了这种联系,儿童又立即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儿童所生活的环境总是能给儿童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在不断地听,不断地模仿,不断地表达过程中,儿童不需要学语法便逐渐掌握了连词成句的规则,不需要读单词便扩大了自己的词汇量。儿童学母语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复练习、反复使用的有意义的过程。即便按y所言,儿童从出生就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和一种天赋的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没有斯金纳(Skinner)所说的语言练习的操作行为(operationalbehavior),没有儿童对练习过程中的意义的感知和认识,母语习得还是无法实现。
儿童在认识环境、学习语言并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也在同时形成和发展了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同时促进了儿童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Gleason&Ratner也有类似的阐述)。从此,母语便成了儿童思维和交际活动中一刻都不能少的工具。母语在儿童的大脑中开始形成完整而牢固的信息处理系统。
因为母语的学习与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同步,儿童对母语的结构和使用方式的认识、母语所表达的内容的概念联系通常仅限于本言语社团的方方面面。
五、“外语难学,就因为它是外语。”
根据本文第一节中对母语、第二语言及外语的区分和界定,母语的习得与外语的学习完全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外语之所以为外语,在于它与学习者个体的关系远不如母语那样密切。一个鲜活的、实实在在、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远离学习者,学习者见不到说话人的脸,听不见说话人的声,不知道说话人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也无法和说话人面对面打交道,学习者学习中面对的是本国的教师、本国的同学,接触到的是外国人说话的录音和外国人思想感情的文字记录,以及一大堆需要通过抽象思维加以理解和记忆的规则。这样的语言学习条件和学习方式,自然难以激发学习者对该语言的兴趣和需要,无法使学习者直接感受到学习该语言的意义。而为应付学业不得不学的被动心态,更使外语学习者感到厌倦。这是外语难学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当有学生问外语为什么难学,笔者的回答是:“外语难学,就因为它是外语。”
此外,与母语习得相比,外语难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已过了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外语通常是个体习得了母语之后或已进入成年阶段才学的另一种语言。成年阶段,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外语,造成学习障碍的因素不外乎以下两种:
1、当母语及母语言语社团的文化信息和规则在个体的大脑中已形成相互联系、完整而牢固的系统之后,个体对陌生的语言认识和接受就会受到母语系统的干扰和排斥。建立新联系时就会受到迁移,而通常情况下为负迁移。例如,在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没有英语的/θ/(拼写为th)这个辅音,但因为听起来像汉语拼音的s,所以很多学习者都将/θ/发成。
2、成年时期的个体在认识事物的方式、兴趣、需要等方面已迥然不同于学语阶段的儿童。成年个体无法再按照儿童学语的方式学习另一种语言。往往只能以理性的方式间接地认识另一种语言。虽然能比较完整地认识其结构规则记住大量的单词,但由于个体无法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该语言有声有色的文化联系起来,对于该语言的应用规则也只能通过书本的介绍来间接地学习了。对于语言的掌握,理性的、间接的学习总不如感性的、直接的接触来得真实、确切和牢固。学习者不得不和遗忘、记忆混淆等心理现象作斗争。就兴趣和需要而言,由于学习者远离语言环境,用外语交流不可能是一种能给学习者直接带来乐趣、能直接表达学习者需要的有意义的活动,也不可能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然,外语难学,并不等于学不好,关键在于怎样学,如何教。通过对母语、二语和外语与学习者关系的考察和比较,外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师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能否学好一门语言,归根结底在于这门语言与学习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在于学习该门语言的意义能否被学习者感受和认识到,在于这门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是不是学习者的直接需要。
2、母语条件下学习外语,必须注重所学语言的系统性,以及语言与言语社团文化的联系。
3、母语条件下学习外语,尤其应当注重语言实践。实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条件。
作者简介:方瑞,男,甘肃省西和县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译审。研究方向:语言教学,语音学,实用文体翻译与写作。本文来自《东北亚外语研究》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