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建立高校家庭和相结合的外部协同机制)

2022-11-01  本文已影响 49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在对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就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宣城校区等3个校内机构在该学科平台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和管理,开展创新机制研究,提出明晰相关各方责权利关系的指导思想,以及解决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宣城校区研究生导师匮乏问题的可行办法,初步构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协同管理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联合培养;协同管理;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36-05   1联合培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013年3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等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201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强调,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    从本质上讲,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2]。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还不适应,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还很不足,制约培养质量提升的一些深层次障碍也还没有被破除。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从形式上看,现有联合培养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3种类型[3-5],即高校高校联合培养(中外联合培养、国内高校联合培养)、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以及高校企业联合培养等。实践证明,联合培养不仅有利于不同办学实体和企事业单位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对推动研究生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联合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    实际上,研究生联合培养并不仅局限于学校与外部的合作,在高等学校内部不同机构中,由于科研和教学机构功能上的交叉互补性,同样也存在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尽管校内多个机构之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仍处在同一学校框架下,但由于不同机构之间行政管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在培养和管理的诸多环节方面,仍需要有一个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2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现状及发展态势   2.1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现状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 000多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 800余人。作为一所工科类高校,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注重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突出应用性研究、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举、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积极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推动了科研特色的形成。目前,学校中那些实用性较强、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迫切的专业学科,如机械、汽车、材料、土木、化工、地质、电气、电子技术等,都与一些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签订了一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建立了多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国内外一些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的博士生联合培养,对提高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毋庸讳言,目前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的规模、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有限的资源大部分都还集中在社会需求度高的一部分专业,相应的研究生数量较万余名在校研究生群体而言,所占比重并不大。一些年轻的指导教师由于资源有限,加之研究生生源质量不佳,往往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学校推动的与企业、科研机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同全国很多高校一样,目前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氛围也不是很好,在科研和研究生指导方面多以“单兵作战”模式为主。由于与外界接触机会不多,导致很大一部分研究生眼界不够开阔;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研究生学习劲头不足、进取心不强。即便有些导师将研究生派往其他高校、科研单位或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但这也多是基于课题合作的需要,缺乏规范、可靠的联合培养机制保障,操作过程的随意性较大。此时,如果指导教师的监管工作跟不上,很可能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这从近些年来这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   2.2校内教学实体与科研机构的研究生联合招生   近几年来,合肥工业大学陆续成立了光电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合锻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机构。在行政管理上,这些研究机构与各教学实体(即学院)同属学校的二级机构,为学校直属单位,彼此不存在隶属关系。从2012年起,部分科研机构依托相关教学实体的学科平台,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由于招生指标由学校计划单列,因此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及日常管理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由于没有专任的科技队伍和科研条件,甚至指导教师仍需要由学科依托单位或相关专业教师来担任,因此这些科研机构根本无法独立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合作成为必然。科研机构与教学实体的相互独立性,使得围绕同一学科平台开展的研究生培养合作,具有联合培养的一般属性。    在校内不同机构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中,学科平台所在教学实体承担因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或其它消极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些影响很可能危及学科发展,甚至学位授权点的安全。随着合肥工业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学位授权点数量和学位授权级别成为计算教师岗位编制和确定高级职称晋升指标的重要依据,从而倍受学科依托单位的关注。因此,同一学科平台下的校内多机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需要各方的充分沟通和协商,这是从两年多来合肥工业大学部分学科研究生联合招生和培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3合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合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情况   1986年,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始设立环境工程专业(方向),1997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同年又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硕士学位授权以及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2005年批准成为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拥有博士学位19人。该学科点不仅拥有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2个省级科研平台,还是安徽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全国学科排名第55位。近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情况,见表1。   在环境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过程中,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与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尽管近些年聘请了多位国外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但在合作深度和广度上明显不足。不仅如此,与国内其他知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合作也非常有限。虽然是安徽省境内最早开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和最早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但近10年来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学科的发展明显落后了,甚至已赶不上一些省属高校,至今都还未能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3.2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问题与挑战   2011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位于宣城市)开工建设,2012年秋季正式招收本科生。2014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政府签署了《合肥市人民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同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书》。根据该协议,合肥工业大学将在合肥市高新区建设一座集教学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孵化中心、中试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教学科研基地。尽管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都还处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但据《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除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招收研究生外,还将首次在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招生,各机构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及指导教师情况,见图1。   虽然单列计划招生,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录取标准、奖助政策、培养要求、学位授予等,都将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完全一致。其中,宣城校区所招收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均安排在宣城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招收的研究生将集中在该院的高新区总部。毋庸讳言,目前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生培养的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实验条件还很不具备,也还没有自己的教学、科研队伍。由于宣城校区的环境工程专业至今还没有引进“落地”师资,现有本科课程全部由合肥本部教师承担。但宣城校区距离合肥约有4个小时的车程,教师频繁在两地之间奔波,既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增大了经济负担,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对校本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实际上,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主要针对“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制造工艺、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智能信息产品”四大领域,而合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污染控制技术应用、环境评价等领域,两者之间交集有限。    可以说,打破以教学实体为主体单元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将新成立的科学技术研究院、合锻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纳入研究生单列计划招生单位,是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大举措。但从其他学科实施的情况来看,也暴露出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值得重视和借鉴。2014年9月,环境工程专业首次在宣城校区和校本部同时招收本科生。2015年,环境学科也将加入研究生联合招生阵营,如何有效破解不同机构合作难题值得关注。   4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若干机制问题及协同管理模式   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都才刚刚起步,虽然各项软硬件条件都会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但眼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和显著缺陷,特别是师资队伍如何解决,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经验,单纯的资金投入和硬件条件改善可能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平台的利用、建设和发展,开展充分讨论,明晰各自的责、权、利。在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等诸环节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的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   4.1相关各方责权利关系的界定    作为学科和硕士点依托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承担环境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责任,这就需要与宣城校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方面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明确界定相应的责、权、利关系,这是确保该学科持久、健康发展必须的。简单地说,这里所谓的“责”就是指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是职务上对应的应承担的义务,是分内应做的事情;“权”就是权力,是研究生联合招生与培养中相关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利”就是利益,也就是得到的好处。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依托单位,理所当然的肩负着学科发展的重任。目前,合肥工业大学正在全校范围推行全员“定岗定编”,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多少决定了高级职称岗位的数目,从而直接影响到本院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岗位编制基数,因而相关合作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可以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平台获得很大益处,这是不容怀疑的,但这两个机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软、硬件条件都还不很具备的情况下,着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隐患和不确定性,提高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风险,因而不可能不引起环境工程专业教师的忧虑和不安。责权利相称是解决相关单位或个体间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6],也是处理好相关招生单位基本关系所应遵守的,只有做到责、权、利三者之间数量比例上相当(即构成相称),才能够厘清彼此关系,确保校内多机构研究生联合招生和培养的持续健康发展。   4.2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师资问题根据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构想,计划采取学校研究生导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选聘导师相互合作的“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到目前为止,该研究院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并未有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可能还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扶持,这自然也就涉及到机制层面的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近些年来该学科研究生的来源地基本都是安徽省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学生综合基础较差、实际动手能力较弱、进取心不强的缺陷,致使一些指导教师不愿意多招硕士研究生。而且,从2014年起,每招收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都需要额外向学校缴纳9 000元的培养费,这就更加挫伤了教师增招研究生的积极性,加之学校推行的二级单位经费包干制,导致跨机构指导研究生可能存在教学工作量不被所在学院认定的问题。    相比其他方案,鼓励和调动环境工程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并通过“引智”方式将该专业部分师资力量吸引到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生培养中,可能仍是解决师资匮乏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事实上,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业务经费及其使用方面得到了学校的很大支持,有能力帮助指导教师解决研究生培养费问题,这对一部分指导教师很具有吸引力。此外,作为学校对外科研合作的重要载体,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具备为指导教师提供对外合作的机会和优惠政策的扶持。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该院师资不足的困扰。   4.3宣城校区研究生指导教师师资问题    尽管宣城校区也面临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但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不同的是,该校区已开设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相关教师基本可以承担环境工程专业部分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和指导,特别是涉及污水处理与处置技术、固废资源化等领域。而且,相关专业现有的实验室也大致可以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    作为皖南地区的一座小城市,宣城没有高等院校,地方科技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人才资源较为不足,能够胜任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环境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更少。鉴于本部校区教师不可能再有过多的精力指导该校区研究生,这就需要在利用宣城校区其他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同时,积极吸引人才“落地”宣城,这可能是确保该校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务实举措。   4.4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协同管理机制和模式    根据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所谓协同,就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7]。协同管理就是将各种资源关联起来,使其能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或任务而进行协调或运作,消除在协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壁垒和障碍,并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利益的最大化[8]。    显然,合肥工业大学依托学科平台开展的校内多机构研究生联合培养,就是一种协同,因此可以利用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指导。通过开展协同,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各自的短处,提高整体的创新和创造能力。鉴于相关单位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如何同时兼顾学科平台发展,这是必须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搭建一个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抓手的学校内部教学实体科研机构、教学实体教学实体的新型合作关系,并通过在彼此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利益“平衡点”,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有必要在厘清和理顺相关各方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牵头单位,以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培养基地、搭建培养利益共同体与构建培养协同管理机制等为主体内容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协同式”管理模式。但如何具体细化和有效驱动这一管理机制,仍还需要专门、系统的研究和论证。   5结束语    毋庸讳言,合肥工业大学内部多个机构依托同一学科平台开展的研究生联合招生,其初衷并不是为了推动相应学科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推进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这就使得合作过程中,学科依托单位(教学实体)的地位发生异化,即由主角变成了配角,这对学科平台的未来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从已有实践来看,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环节,往往都表现出了任性和独断的一面,其根本原因可能也正源于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校内研究生联合招生是学校层面为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宣城校区发展而做出的决策,但对如何进一步推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似乎缺乏明确的指导目标和建设规划。为避免重走其他学科平台合作过程中的弯路,需要在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度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姜乃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N].中国教育报,2013-7-16.   [2] 杨卫,来茂德,严建华,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1-6.   [3] 余学军,侯志峰,刘波.合作共治与协同创新甘肃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16-19.   [4] 沈金荣,林志华,田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驱动力机制分析[J].大学教育,2012,(12):142-144.   [5] 高兴武,胡涌,赛江涛,等.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4-10.   [6] 杨世忠.责权利关系定量分析初探[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1):29-64.   [7] 杜栋,王钰云,雷凯.研究生培养中的协同发展问题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3,7(2):96-1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鏉愭枡鍔涘璇剧▼璁捐蹇冨緱浣撲細(鏉愭枡鍔涘鏁欏璁捐)上一篇: 中职学校教学心得体会(中职教学经验总结)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