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阿拉腾塔娜民歌(鄂尔多斯民歌希日塔拉的故事)

2022-11-02  本文已影响 49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希日塔拉》是鄂尔多斯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短调民歌,歌曲情感悲愤,真挚感人。本文通过对该歌曲的相关故事的探寻,思想情感的体察及歌曲的调式类型、结构特征、创作手法等音乐形态学的分析,来揭示《希日塔拉》深刻的音乐文化内涵。     

关键词:希日塔拉 短调民歌 音乐形态 鱼咬尾

一、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简述
  蒙古族自形成至今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历经苍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尤其是蒙古族民歌是中国音乐史上,乃至是世界音乐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蒙古族民歌根据体裁可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蒙古语称为乌日汀哆,意为旋律悠长的歌,永恒的歌。短调,蒙古语称为包古尼道,是一种结构规整、短小的歌曲。根据音乐题材划分,蒙古族民歌又可分为叙事性歌曲和抒情性歌曲。
  蒙古族民歌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音乐风格也有很大差异。蒙古族音乐学者博特勒图教授就将内蒙各地的民歌风格形象地比喻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他认为,呼伦贝尔民歌尤如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刚劲、直爽;科尔沁民歌则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古朴、苍劲;锡林郭勒民歌如同刚出嫁的贵妇人,华丽、高贵;鄂尔多斯民歌则如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活泼而有朝气。
  鄂尔多斯民歌集蒙古族音乐之大成,同时由于其在地缘方面与山西、陕西等地交界,音乐文化上与这些毗邻地区形成一定的交流与渗透,使其在保持蒙古族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又吸收借鉴了邻近地区的音乐因素,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民族性与地域性风格。
二、《希日塔拉》及其文本解析

  该歌曲名为"希日塔拉","希日"在蒙古语里意思是黄色,"塔拉"是草滩的意思,汉语译为"黄色草滩"。《希日塔拉》是一首典型的短调叙事民歌,音乐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在鄂尔多斯地区广为传唱。
  这首歌曲的背后蕴含着很多真实的故事,其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该歌曲产生于清朝。在1649年,当时卫拉特部蒙古人和科尔沁部蒙古人共同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由于卫拉特部落的蒙古人为了反抗清朝廷的压迫,便和清朝政府的官兵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战,因双方力量悬殊,卫拉特人迫于无奈离开了家乡,由东向西开始了漫长的的迁徙,清朝官兵乘胜追击,卫拉特蒙古人被迫来到了乌审旗希日草滩,当他们看到荒凉的草滩,触景生情,怀念故土,想念家乡,便编唱了这首歌曲。
  在音乐形态方面,我国北方民歌的曲式多为两句体乐段结构,上乐句多落于属音或下属音,下乐句落于主音,形成属--主的正格呼应或下属-主的变格呼应关系。这首民歌正体现了两句体的结构原则,歌曲上句结束于G,下句结束于C,两个乐句之间构成属--主的正格呼应关系。
  
  从这首歌曲的旋律创作手法上来看,乐节a与a'之间构成对仗关系,也就是说歌曲第1小节的1、2拍与第3小节的1、2拍旋律完全相同,是一种同头异尾的结构。歌曲第一乐句A与第二乐句B之间运用了"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3---与3 . 2)。"鱼咬尾"也叫"顶真格"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称谓,表现形式为前一句的尾音或结尾片断与后一乐句的首音或开始片断相同。
  羽调式是蒙古族音乐中最常用的调式之一,它最能体现蒙古族音乐的柔美而略带忧伤的音乐风格。这首歌曲反映了远离家乡、保卫边疆战士,长年生活在外,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内心充满无限忧伤的强烈情感。著名歌手滕格尔声情并茂的蒙语演唱,更是将这首歌曲的内在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呼格吉勒图:《蒙古族音乐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赵宋光:《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上海文化出版社,1964年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高教学技艺,增强教学魅力)上一篇: 中职学校推进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研究(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