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1世纪的竞争,不光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的竞争。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竞争时代正在呼唤着高科技的人才。当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素质,否则势必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祖国未来的发展,务必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我们必须从中小学抓起。
当今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
信息不灵通,领导视而不见,教师无意识,处理问题的方法死板,冷暴力等等因素极大地阻碍了甚至断送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至于我们的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不可思议,严重制约和束缚着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长此以往,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后患,其问题突出地表现在:
1.厌烦周围的人和事,心理被动、倦怠,不可批评。日常学校生活中显示:学生普遍人际关系差,厌学,怕进课堂,上课目无纪律,作业乱做或不做;甚至用逃学、打架、盗窃、破坏等卑劣手段报复老师和同学。
2.压抑紧张,烦躁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这种不良情绪,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渴望着欢乐和愉快,向往着美好和未来。然而,这种心理状态时刻都在伴随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与他们的个性特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农村中小学,能使他们异常兴奋的东西太多,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充分表现自我。
3.自信、自尊、自强几乎完全失去。相反,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却油然而生。如今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害怕见到老师和大人,他们要么躲避,要么低头而过,其实他们也并不想如此,但由于心理原因而缺乏胆量和信心。有的还完全失去了自我。
4.不良的情绪常伴随着不良的反应。在不良的情绪之下,当碰到本应该自己能应付或解决的事情时,却常会事与愿违,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严重后果,给我们学校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比如,有一位学生因不做作业,老师说了他几句而逃学在外,几天不回家,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一场极大的麻烦事,后来才知道,他白天趁家中无人偷偷溜进家吃东西,晚上却到村里的破房子里过夜。
以上事实表明,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差,反映了农村基础教育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此这般,将会耽误我们的下一代,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后果也难以预料。
究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负载了过重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陈旧的教育体制是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原因。教育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的落实已经十几年了,然而,在农村仍未有质的变化,老师仍然以灌输知识为主,以分数论高低,活泼天真的儿童进入学校一两年,性格就变了,提到作业就表现出十分厌烦的样子,到了初中后,有不少学生都没有真正学到什么知识,更有甚者,挨批评点,索性以不读书报复。弃学后,有的出去打工挣钱,有的步入歪门邪道。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啊!
2.家长的问题。大体说来,如今有两种家长:一种是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家长的望子成龙同样给学生带来了精神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给学生买太多的资料,有偿请家教,对学生唠叨甚至打骂等等,使他们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受到巨大的伤害。另一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读书无用。他们认为也看到当今不少人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照当老板或搞种养挣到大钱,不少初中都不毕业的人出去打工挣到的钱比教他们的老师多得多,不比读大学后工作的人少。所以,他们对子女既没有在道德行为上有什么引领,也不在学习上有什么督促,都忙于挣钱去,致使学生的个性没有良好的形成,心理不能健康成长。再是现在人们的孩儿少了,大多从小受到溺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懂得劳动艰辛,挣钱的艰难,经受不了磨砺,承受不了打击,做老子天下第一,我行我素之人,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反感,一反感就抗衡,一抗衡就会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3.教师素质低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点教师忽视学生的人格,无故迁怒、挖苦、讥讽学生,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如,顺口而出“蠢猪”“笨蛋”等等,有的罚学生抄课文、作业几遍,有的索性对学生不闻不问,这都给学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也许他们会永远的记住。
4.社会环境以及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社会的变迁、家庭条件、人际关系的复杂,也时常刺激着中学生的心理,他们的心理正在日渐完善阶段,难以经受这几方面的影响,一旦社会、人际关系与本身的性格等产生了反差时,极容易忧郁、烦躁,并从此留下阴影。
面对我们的下一代如此沉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及负担,难度我们就毫无办法,束手无策了吗?难道我们就没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吗?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还给他们一个完整的自我,为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努力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和解决。
首先,充分认识普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1.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前所未有的社会竞争和压力面前,高心理素质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心态高于能力,能力高于素质,素质高于文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的竞争时期,中国已全面开放,融入了世界经济大潮。如今需要各种各样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来提高全民的尤其是青少年的素质。
再是,下大力气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1.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尽管国家多次强调素质教育,但在实际中难以也没有放松对考试成绩,对升学率的追求。为此,我们必须把各项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课堂,否则,任何教育就不算成功。
2.大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据有关资料透露,近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2292名教师调查显示:69%的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教师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此,我们应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培训,加强心理修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学校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学校是教育的主场所,不能坐等观望,领导应该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独特的见地。首先应在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进行渗透,再是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切实有效地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最好就是建立互相协作的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个系。
我们作为人师,应该清醒,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让我们下一代走出心理误区,还他们一个完整的自我。使他们有一个能和人良好相处的人际关系,有一种能随时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变迁的能力。这是亿万青少年的心声,也是未来的希望所在,让我们共同能力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吧!
作者:覃景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期
第2篇: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心理成长的难题。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帮助是毋庸置疑的!广大教师和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很多学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但专业的师资力量又严重不足,要想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任教师作为直接实施者可谓重任在肩。笔者现简要地谈谈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语文教师和一名兼职心理教师在这一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营造优美环境润化健康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思想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教师应是教育环境的设计师。”班级是学生的第二家园,教师就要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上多花心思,让环境去影响学生、造就学生。
营造良好的班风,优化隐形环境是首要的。每接手一个新班,我第一要做的就是征集班名、班训、班徽,让学生集思广益将大家的想法凝聚起来,并由师生共同设计、张贴或悬挂。我先后任教的班级有“鲁班班”“阳光少年班”“快乐家族”等,班训有“态度决定飞多高,意志决定走多远”“健康、文明、勤奋、快乐”等。
优美洁净的外在环境也不容忽视。我们可以在教室两侧的墙上张贴名人字画,屋内增添绿化角、生物角、图书角;黑板报上设立固定的“心灵栖息地”“阳光地带”等心理栏目,介绍心理保健有关知识、讲述心理小故事;设置“我们聊聊”信箱,方便学生倾吐和咨询;将班级外墙分给各个小组,让学生为自己的“地盘”做主,经营好楼道文化。这样通过外在环境的美化营造一种舒适和谐、充满浓浓关怀人文关怀的氛围,把无声的教育与有声的教育结合在一起。
班级环境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产生较高的班级归属感,形成轻松、快乐、积极的心态。
二、发挥集体力量培养健康心理
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鉴于此,我在班级中实施民主管理,努力营造轻松、自主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过好集体生活。
1.实行班级干部轮流担任制度。另外增设管理岗位,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同时细分任务,如每把笤帚、每扇门窗都有人负责,让班级的事,事事有人管。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与人交往、承担责任、锻炼能力的机会,从而适度地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2.制定特色奖惩制度。班级以6人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每个学生拥有一本“学习积分卡”,小组间就行为、习惯、成绩等方面彼此打分;组员平均分为小组得分,小组和学生个人不断累积分数,达到一定的分值可到班主任那里去换取相应奖励。奖励更是多种多样,如一本书、一次继续担任班干部的机会、一次表演的机会或一张奖状等。这种激励方法大大强化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并且学生逐步学会团结共进,自我效能感也随之不断提升。
此外,我还组织体育、智力、文学等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如今年元旦开展了“多人多足”障碍接力比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三、利用课堂活动训练健康的心理
首先,上好健康教育活动课。我将思维训练、情绪调控、认知内化融汇到各主题活动中。教学中,我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通过集体备课,设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展开想象的翅膀”“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记忆直通车”等。这种活动更具针对性,训练更为集中,常能取得较好效果。
排演校园心理剧需要和校专职心理教师、其他科任教师联合起来,分析班级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设计、排演。
其次,坚持学科渗透。语文教师可利用文本资源和语文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文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信客》中无私奉献的送信人;《乌塔》中独立自强的女孩……都是树立人生观,提高道德素养的典型材料;《鱼游到了纸上》叫人学会专注……如执教《纸船和风筝》一课,教师可以增加许多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心理健康的内容: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和朋友闹矛盾时的情景,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别人是如何对待、处理矛盾的,然后表演课本剧,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又给原有教材注入了新元素,还有机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
开展朗诵比赛、综合实践等语文活动也都是学生锻炼成长的阵地。另外,在日记的批阅中实现交流,是师生心灵公共舞好方式。
再次,有计划开展一分钟活动。为了增强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坚持开展一分钟速读速记活动;为缓解学习疲劳或考前紧张,做一分钟放松活动;为增进师生、生生及亲子间的交往,开展一分钟心里话活动等。
四、搞好家校联合促健康心理形成
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意识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但诸多因素影响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特别是家校在教育态度、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会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搞好家校联合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一层保障。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进行教育思想、方法的渗透;利用QQ群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及亲子办法,利用短信探讨个别问题,达到有效配合。此外,适当开展亲子活动,增加师生、生生、亲子之间的交流,缓解一些问题,增进彼此感情。家校配合提供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资源和途径。
十几年的工作实践让我领悟到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轻技巧,重爱心;要以预防、引导为主,在细微处留心,细微处用情。只有做到这些才会使每条途径、每个方法产生积极的效果。
作者:薛加良 来源:学周刊·上旬刊 2014年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