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健词]大话 顺应性 社交世界 心理世界
说大话(口语中常常叫吹牛)属于“说假”或非真实话语的一种。大话或吹嘘是在我们日常谈话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常常把它作为交际策略,在交际时总是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吹嘘起来。大话的表现特征就是夸大事实,也就是小的说成大的,把想的说成做的,把别人的说成自己的,把虚无的说成客观存在的。近几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说假(deception)的各种话语类型进行了研究。心理学家关注与“说假”相关的东西,试图揭露非真实性话语中言语及非言语的线索,他们试图找出影响加强或抑制人们识别谎言能力的因素。社会学家认为“说假”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学会恰当地撒谎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何自然,2004)社会学研究表明,说假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文化的多样性、说谎人与被骗人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极为相关。而语用学的学者们常常把grice的合作原则中质准则来衡量话语的真实性。总结起来前人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语用学等几个角度研究。本文试图用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对大话进行分析。
一、顺应性理论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顺应性理论,这是一套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策略的选择;人类之所以可以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些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使得人类动态地使用语言成为可能。变异性指的是人类语言可供选择的种种可能,而这些选项并非一成不变。商讨性讲的是语言选择不是机械的,也不按照严格的形式和功能关系,而是依据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语言的变异性蕴涵语言使用的不确定性,那么不确定性会不会影响交际的成功呢?我们认为不影响,因为语言还具有第三个属性—顺应性。顺应性指的是人能够从所有可能的选项中做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从宏观上讲,顺应的语境因素涉及与说话人相关的社交、物理、心理三个世界(于国栋,2003)。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这样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本文将从社交、心理这两方面来分析作为交际策略的大话在交际中的顺应性。
二、大话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语言运用的目的除了传达各种信息以外,说话人还需要通过使用语言来维持或改变一定的社交关系、权利关系。因此,说话人会通过不同的语言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说大话就是为实现这种交际目的而进行的策略选择,是对社会规约的一种顺应。
社会规约主要指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社会原则和准则,如权利、地位和社交角色等在交际中的规约性。例如:
里根政府在1981年宣传其经济恢复提案时声称:“该提案将降低税收30%,同时在增加国防预算的同时在三年内达到预算平衡”。当时负责预算的官员david stockman在1981年11月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得不承认:“我们所有人都不清楚到底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这些附加的数字不过是一些特洛伊木马。”(见雅虎资讯《美国历史上最能撒谎的总统》)
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状态,在美国也是如此。失业率上升,私人资本投资的比率不断下降,通货膨胀加剧,这使纳税人的纳税等级上升,税负的增长高于真实所得的增长,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身为总统的里根为了扭转这一状态,收揽民心,他在对外宣传时采用了吹嘘的策略。事实上,税收不可能降低30%,当时经济不景气的美国也不可能把财政赤字在三年内达到预算平衡。但是为了维持他的地位,赢得民心,他利用了语言策略来实现他的动机。里根总统这样吹嘘是顺应了社会规约。
三、大话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从表面上看,吹嘘者是为了炫耀自己,证明自己的不平凡,了不起。究其深层原因这与人的需求层次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当基本的生理需求已经满足后,人们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试想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取得成就,或者说一事无成,他又想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赞许,说大话可以使他得到暂时的心理满足。大话正是说话人追求尊敬的需求的表现。尊敬的需要是指自我尊重、被他人和社会尊重。吹牛者的心理动机是要得到听话者的赞许,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易锦海,1999)
言语交际无疑是心理间的交流,语言的选择受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包括他们的个性、情感、信念、愿望、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话语的需要和说话人的心理世界是要相互顺应的;同样,说话人做出的语言选择还要顺应他在心理世界中对听话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包括听话人的个性特征、感情投入、信念系统、愿望,说话人还要对听话人存在的动机和意图等因素做出判断(verschueren,1999)。例如:
面试者: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
求职者: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很有发展潜力,又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相信自己一定有能力把它做好。
面试官试图从这个问题中了解求职者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求职者在这里的回答也算是“投其所想”。求职者首先把公司的前景吹嘘一番,他对公司的吹嘘正是顺应了面试官的心理世界(你能在这么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工作,说明你很有能力也很有发展前途)。然后求职者又把自己吹捧一番,说明他很有能力,能胜任这项职务。这样说话人(这里是求职者)既顺应了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又顺应了自己的心理世界。
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它不是按照机械的规则进行,而是一个以高度灵活性的策略和准则为基础的过程。因此,它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说话人的选择是自由的,而听话人的选择也是自由的,一旦这种动态顺应未能把握好,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交际失败。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大话常常被人们用作一种交际策略。说话人选择说假是为了要顺应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语言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场合如果恰当地使用大话,能促使交际成功;反之,则导致交际失败。因此,说话者在说大话时应顺应自己的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才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edward am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2]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外国语,2004,(6).
[3]于国栋,吴亚欣.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4]周四瑗.话题转换的顺应性研究.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5]赵万长.verschueren顺应性理论与元语指示语的认知分析.哈尔滨学院报,2004,(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