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解读)

2022-11-04  本文已影响 50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早在190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就开办了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 A ),而我国在 1991 年由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首批九所高校试办MBA 项目,开启了我国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先 河,与美国相比,晚了 83年。虽然起步晚,我国的专 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发展很快,20多年来,由单 一的MBA项目巳经发展到目前的39种专业硕士 学位。2009年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程中重 要的拐点,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改写我国研究生 教育的整体布局,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将 各占半壁江山。


  一、为什么要跨越式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契合我国 及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 及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


  1991年之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是清一色的学 术型研究生教育,这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 立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很不 发达,招收研究生的数量非常有限。文化大革命期 间,整个教育体系更是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研究生教 育也自然中断。1977年髙考制度恢复,四年之后即 1981年我国开始恢复招收研究生。当时的高等院校 及科研单位由于文革的冲击人才奇缺,因而培养研 究生的主要目的是向这些学术单位输送学术人才。 学术型研究生最鲜明的特点是“学术”优先,重视独 立研究与知识创新,毕业之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 者进人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等学术性机构工作。经 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研究生招收数量增长很快,尤其是近几年。另一方面,高 等学校用人提高了人门门槛。近几年来要想在高等 学校拿到一个教职岗位,一般都得具有博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不到 20%,而且有些进人了这些学术单位,从事的也往往 不是教学和科研工作w。这就意味着硕士研究生毕 业后绝大多数走向非教学科研岗位。因而,重视研 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更好适应岗位要求,成为研 究生培养目标改变的直接原因。在此背景下,我国 积极做出研究生培养规格的战略调整合乎时代发 展的步伐。


  从国际上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 育也是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有非常完善的专业 学位教育体系,专业学位既有本科层次,也有硕士 层次和博士层次,专业学位类别达200余种。美国 还有第一专业学位(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是进 入某些行业领域的敲门砖。而且,美国从业者的薪 金待遇与学位高低非常对等,而专业学位拥有者往 往是薪酬最高的群体,因此,美国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非常发达。美国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委员会 2010年发布报告指出,在美国,75%的研究生是硕 士研究生,而授予的研究生学位中有90%是硕士学 位。虽然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不必非得具有硕士 学位,但读博耗时长(一般需要七、八年),毕业率低 (有三到四成学生拿不到学位),许多学生深造以就 业为目标,因而选择了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迪年 来,研究生人数增长最快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加 拿大研究生教育协会对1994年到2003年加拿大 研究生入学情况的调査表明,70%的学生选择了专 业学位研究生项目。


  (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 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国目前正处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传统的 “中国制造”亟待提升为“中国创造”,要大力发展新 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的基 石和后劲是一支强有力的劳动力大军。专业学位研 究生的培养目标着眼于“高素质、复合型、实践型” 的高级专门人才,契合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 求。从就业现实来看,无论企业还是政府及事业单 位都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出要求,“希望高校毕 业生能经历一场‘真正的实习’,切实锻炼实践能 力。”这种要求不难理解,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 尽快融入到单位,因此,较多“关注其专业背景,以求其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与技能要求。对于某些特定单位而言,毕业生的这种实践能力甚 至比拥有的证书更被看重,因为证书只能证明学过了什么,而不能证明真正能做什么。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 才的需求,我国从2009年开始加速发展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推出新的专业学位类别,扩大 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文件, 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到2015年,专业 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目将达到预期目标。下一步最 重要的是深化培养机制改革,细化培养方案,强化 实践基地建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 伍的建设以及培养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等一系列 问题。


  二、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质属性的认识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教 育,国外~■般称作 “acadeiriic master’s programs” “research master’s programs” 或者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master’s programs”,理工类专业学位研 究生教育国外一■般称作“professional Science Master's/PSMs",人文社科类的称作 “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s/PMAs”。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 位研究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核心词:“职业” “学术”“实践”。


  (一)职业背景/职业导向


  什么是“职业”?对于profession翻译成“职业” 还是“专业”,学界一直存有争议。在国内,一般倾向 于翻译成后者。如police professionalism翻译成“警 察专业化'professional degree翻译成“专业学位' 这种翻体方式不无道理,因为只有满足某些特定属 性才能称为职业,而特定属性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 从业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此,塞缪尔? P?亨廷顿提出职业机构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特 征:团队意识(corporateness)、责任感(responsibility ) 与专业知识(expertise)%团队意识指的是团体成员 的团体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要在专业知识获得过程 中逐渐培养。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启示就是在学 习过程中要由自主学习向团体合作转变,采取探究 式、研讨式学习策略,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分工协 作,完成既定任务;专业人员作为行业专门人才,其 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不应以自身取得的经济回报 为导向,而应以职业伦理为准绳,担负起应该承担 的社会责任。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专 业技能的培养,还要着眼职业伦理的培育?’专业知 识与技能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得到。由于 研究生的培养周期有限,一般也就两年,因而,专业 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重视“渔”与“鱼”的关系,导师 及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捕鱼之 ‘道而非眼前的“捕鱼之‘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性”特征,学界一般的提 法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或者“职业导向性学位' 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职业并非一般意义 上的工作岗位,而是指需要经过系统训练和专门培养 才能胜任的、专业性很强的、非纯学术性领域的特定 职业。鉴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体制由招收在职 人员转向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录取的新生 没有工作经验,因而需要培养单位统筹安排,侧重从 团队意识、责任感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去培养快_ 应工作需求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二)“学术”的维度


  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起步晚、进展 快,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附带产生一些问题。 首先是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有些学者认为专业学位 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本质区别就是“职业性”, 因而提出“去学术化”的口号。还有的学者语气较为 缓和,提出“淡化学术”的观点,否则,专业学位研究 生变成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山寨版”。虽然学界认为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职业性”,但这也并不能抹杀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职业性”特征。虽然学术型研 究生的培养指向传统上旨在向博士学位研究生项 目输送生源,但世界范围内博士研究生的招收数量 远远低于硕士研究生,这也意味着要有相当部分的 研究生进入就业大军,只不过职业指向是学术性机 构(academic institutions),因而其“职业性”也就不目 而喻。不搞学术、不搞研究的研究生当然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研究生。究其本质,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 学位研究生在学术上进人的是不同维度:前者重视 的是独立研究能力,旨在知识的创造(knowledge creation)和知识的精度,强调原创性,成果以原创性 论文为重要体现,学位论文为必选条件;后者重视 的是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旨在知识的应用 (knowledge application)和知识的宽度,强调实践性, 成果可选取论文、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 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合适形式,学位论文是可选 条件。也就是说二者都必须重视学术发展,只不过 学术的发展走向各有侧重,职业指向有所不同。专 业学位研究生在国外通常属于终结性学位(terminal degree),职业指向为非学术性机构(non-academic sectors)0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区分并非泾渭分明,而 是交叉互补。在国外,有的学术型研究生也注重应 用,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有研究导向型(research- oriented)。 在国内,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警务硕士 而言,招生渠道为在职公安干警,这部分学生有着 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对于他们的培养注重学术 不言而喻。事实上,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并非二元 对立,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灰色地带”,这一点从下 表可以清晰看出。

  

  (三)实践的内涵


  学界对“实践”存在模糊的认识,有的研究者 将“实践”简化理解为亲手操作,忽视了“认识”层 面更为高级的实践能力,。为了更好理解实践的内 涵,我们从实践导向、实践研究、实践能力三个方 面论述。


  实践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特征。 为此,“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在专业 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据重要的位置。 实践教学一般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 基地完成。事实上,在课堂讲授、校内场地及实践基 地都能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 (case studies),弓丨导学生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强 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 实践教学。在校内场地,比如实验室、模拟街区 (Mock Town)等场所以及与学校签约的实践基地也 都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另 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践研究(practice -oriented research )。所谓实践研究就是目标设置-目标组织- 目标实施-目标完成的一个过程。可以采取案例研 究的方式,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组织和团队合作解 决具体的问题。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实践研究,目 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 力包括各种职业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 交流能力、缜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 能力、调适协调能力等。


  三、对"培养主体”的思考


  (一)谁是“培养主体”


  一般而言,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及科研 院所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当然培养主体。但有学者 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应该由开展学术型研究生 教育的普通高校来实施,而应该归属于高等职业教 育体系之中[8]。这种认识明显存在误区,并没有考虑 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应该具备科研能力。国外专业学 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许多研究型大学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侧重理工类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如哥伦比 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有些大学还开 展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如哥伦比亚 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其实培养主体”存在的问题 并不是能不能由普通高校实施,而是事实上的单一 培养主体的问题。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职 业性”“实践性”特征,培养主体必须具备复合型才 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培养复合体


  培养主体的“复合性”体现在“产学研”合作体的分工与协作。这种合作可以分为几个维度。一是 校企合作或者校局合作。高校与企业或者实践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落 实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对培养产品进行质量监控。


  培养院系之间的沟通配合,以及不同院系之间的合 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因其职业导向,需要跨学科的 知识技能,因此培养院系之间开展合作,甚至组建 跨学科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也是一个不错的 选择。三是校际合作。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校内资 源,院校之间彼此开放资源及设备,甚至互相选课, 是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综合体现。四是国际合 作。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都与国外高校建立了姊妹院 校关系,精心制定计划,开展实质意义上的合作,互 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真正做到优势互补,资源 共享,也可使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当然,培养主体 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各培养单位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的培养目标构建“培养复 合体”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不二选择。


  小结


  从总体看,我们需要特别认清的是,学术型研 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 的研究生,二者有着鲜明的区分,但并没有本质的 不同,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优势互补,在许多方面具 备共性。只有充分认识到二者的异同’才能为培养 模式进行准确定位;认识不到二者的区别,以致将 二者混同起来或者过分夸大二者的不同,认为其有 着本质的不同,都会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栗长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文社科部,北京10003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医学院论文)上一篇: 硕士毕业论文评价(如何评阅硕士论文)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