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高职学生存在着人文知识不足、人文能力不强、人文精神不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育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而片面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文素质与就业的正确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未能较好地理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凝聚各方面合力,汇聚各层面资源,使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诉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实现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人文素质教育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由于生源层次偏低、生源结构差异大和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较弱等原因,当前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一般认为,相比本科学生,高职学生在实践操作上稍有优势,但人文素质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人文知识的不足、人文能力的不强、人文精神的不高,必然会促使“工具人”的产生,甚至是“半个人”的出现。高职教育存在着的这一纯“工具意识”倾向,应引起我们深入思考和反思。
(一)人文知识不足
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欠缺,这是高职学生人文知识不足的主要表现。相当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就是思想政治课,《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素质必修课可开可不开。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评估和教学检查,大多开设几门人文素质类选修课,达到开课条件就可。高职学生入学之前,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高职学校学习期间更应该补足文化基础的短板。但有些学者戏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四语文”,完全没必要开设这门课程。退一步来说,即便作为“高四语文”,大学语文课程正好可以弥补中学语文知识的短板,进一步完善语文知识的学习,更何况大学语文课程还有更高的课程定位。进入高职院校前,文化基础薄弱;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又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可想而知,高职学生人文知识不足,就不足为怪。一方面,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相对处于弱势,甚至被忽视;另一方面,对技能的学习却长期而又高度重视。从心理上,学生不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更何况他们本身有学习困难,学习中自然也就淡化了对人文知识的诉求与掌握,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情况可想而知。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尤其是对语言的基本知识,比如语法、词汇、句式运用等缺乏深入学习以及掌握。这导致培养的学生:在口头语言表达上,常常会出现思维混乱,言不及义的状况;在书面语言表达上,出现文字表达不流畅,逻辑性不强的情况。此外,加之当下盛行的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让一部分学生的文字表述经常出现汉字英文符合“火星文”的混杂现象,进一步导致这些学生对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越来越弱。同时学生对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知识比较匮乏,理解力也相对较弱。对人文素质课程,大多数高职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学习。很多高职学生,除了思想政治课之外,根本没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学习。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热衷于武侠、言情、魔幻、穿越小说,对世界名著读之甚少,不少学生甚至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名著、唐宋八大家都不能准确答出,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理解关注更少。高职学生普遍不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使用,在他们看来,最实用的是学好专业课,其次就是掌握好计算机和英语技能。在一部分高职学生看来,阅读一部名著不如记住几个英语单词实惠,更不如在QQ、微信、微博、朋友圈聊一会过瘾。在他们眼里,人文知识对自己将来就业没有多大用处,完全是浪费时间,挥霍生命。
(二)人文能力不强
人文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人文知识的具体能力。由于人文知识不足,高职学生人文能力表现也不强,存在着缺陷和不足。高职学生人文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如下:1.语言应用能力不强。语言知识欠缺,直接导致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不强。高职学生在与陌生人交流、当众讲话等场合,意思含糊不清、逻辑性差、层次不清,词不达意等现象时有发生。书面表达中,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错字白字等基本错误经常出现,日常应用文种写作中更是错误百出。这些都表明,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强化。2.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目前,高职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其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较脆弱。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困惑、就业竞争等影响,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抗压能力不强,稍有挫折就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甚至产生极端的念头。有些学生,自控力较差,上网打游戏看网络小说成瘾,甚至为此荒废学业,降级乃至被勒令退学。有些学生,自卑、抑郁、焦躁等心理问题时有出现。据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统计,每年接受心理疏导的学生多达百人次以上,个别学生甚至需要长时间接受心理治疗。这些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会表现出社会适应性差、与人合作能力欠缺等问题,影响今后个人事业发展及家庭生活。3.审美鉴赏能力不强。由于受到大众亚文化的影响,如短信文化、街头文化、网络文化,高职学生对高雅文化表现出严重的生疏与陌生,他们更乐于接受一些带有庸俗、娱乐性的大众亚文化,其审美兴趣呈现出庸俗化和娱乐化。他们不懂绘画、书法,他们不懂古筝、钢琴,追星、网游成为其生活的追求。高职学生在审美取向、审美判断力上明显不足,这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
(三)人文精神不高
由于受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整体不高,而且有下滑趋势,这是一个值得高职教育界深思的问题。1.理想信念不高。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理想信念能引导人们为追求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实现有价值的人生。但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没有追求,没有信仰,崇尚及时行乐,娱乐至死,毫无志向。在部分高职学生看来,进入高职,就意味着直接给自己判了死刑,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所以,他们整天浑浑噩噩,无精打采。一些学生,从入校开始就缺乏甚至没有学习奋斗的目标,毫无斗志,意志消沉,灰心丧气,缺乏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规划。这些学生,如此对待学习,如此对待生活,没有理想和追求,自然就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高尚的人生目的。2.责任心不高。当下,部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不高,偏重强调个人利益的满足和自身发展,无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部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物质的满足重于精神的升华,个人的需要重于社会的需要,索取重于奉献,功利重于道义。一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不关心他人,做事情时往往只关心自身得失,斤斤计较,不体谅别人,与他人相处不和谐。他们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参加班集体、社团、院系活动不积极,对他人、对社会缺乏责任心。3.价值观不高。高职学生中,有些学生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认为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官发财”“赚钱”,把奢侈、享受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些高职学生毫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离,错误思想在部分高职学生中甚是流行并蔓延着。4.诚信品质不高。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目前,诚信问题在高职学生中一定层面上存在着。部分学生诚信品质不高,上课请人代课,考试请人代考,作弊就更不用提了。一些学生在金钱的诱惑下,专门做起代课、代考生意,而且生意红火,收入颇丰。部分高职学生在实习求职中,简历作假、任意撒谎时有发生,以至于社会上更有调侃:现在有些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教养”。5.基本修养不高。高职学生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基本修养不高。校园里,经常发现随处乱扔食品袋、饮料盒、果皮、纸屑等不文明现象。宿舍、教室中,长流水、长明灯经常会有,没有人关心。为了发泄私愤,有些学生打碎窗户玻璃,乱涂乱画,敲坏桌椅;有些学生,满嘴污言秽语,脏话不离口。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高职学生亟需提高自己的基本修养。
二、新时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原因分析
受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我国的高职教育,呈现出过分功利化的特征。反思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这中间既有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理解,也存在对人文素质与就业关系认识上的误区,同时更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没有理顺的更深层次原因。
(一)片面理解人才培养目标
不可否认,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自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更是其应有要义。新时代,我们要以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导,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强烈敬业精神、良好诚信品质、高度责任意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里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不能简单地仅理解为“高技术、高技能性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常常只重视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化倾向,没有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是教育接受者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素质培养,只是将其视作特定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本身应包含的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如果缺失这一基础,教育的骨血便会失去,就会走向偏颇,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二)错误认识人文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当前,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如何,其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就业率的高低,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职高院校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这一重要考核目标,在一些高职院校看来,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最为关键,此外,不外乎再加上一定的求职技巧。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更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培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自然也就变成了纯粹的求职技巧课。实际上,企业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看中的更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执行力、纪律作风、团队合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核心能力,而专业能力则排在这些指标之后,这更值得新时代高职院校深刻反思。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学历问题,人文素质同样起到关键作用。从企事业单位用人情况来看,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在工作胜任度乃至创造性层面,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往往更占有重要优势。在学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高职学生如果想要扭转这种不利的情形,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由于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高职毕业生即使因专业技能突出而被录用,在今后激烈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也可能面临职业生涯不顺的问题。
(三)没有理顺高职专业教育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被专业教育课程所挤占。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高职教育,其职业定向性特征相当突出。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纯粹的专业技能教育并不是高职教育的全部,培养社会人的重要使命同样也是高职教育应有责任担当。所以,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突出表征,人文素质教育也是高职教育的应有内涵。在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一直没有理顺专业教育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怎样实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更相互促进的局面,仍然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三、结语
新时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也是完善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作为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需要高职院校教师深入挖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内涵,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也需要社会大力配合。这样,凝聚各方面的合力,汇聚各层面的资源,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使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诉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需求,也更好地实现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2020-5-28.
[2]王志凤.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5(16).
[3]靳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3).
[4]梁银辉.文化校园背景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6).
[5]史梅,白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与理想[J].职教论坛,2012(29).
[6]彭敏.基于人文精神涵养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7(35).
[7]郭盛煌,于晓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学生满意度调查[J].现代职业教育,2018(21).
[8]伏斐.人本化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
[9]陈广根.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
作者:伏斐 陈广根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