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新时期中职学生人际关系研究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336人 

  [摘要]人际关系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家庭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不仅影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影响中职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其他人际关系处理等。本研究所选个案反映的是学生因家庭关系出现心理问题,与同学相处出现矛盾,辅导员通过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倾听、重点关注,帮助学生认知家庭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正视同学关系,有效化解人际关系矛盾。这为辅导员处理中职学生人际关系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启示,为辅导员化解中职学生人际关系矛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际关系;辅导员工作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5—18岁,正属于青春时期,是人生求知欲和个性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个时期,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渴望得到爱与认可,但人际关系存在障碍。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1]家庭关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决定着学生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和成长动力,与父亲的关系对学生的情商发展、智慧的启蒙、判断力的开发、自信心的培养都有着不可获取的作用和意义。[2]同学关系是学生最主要、发生频次最高的人际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关系是学生的重要人际关系,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一线人员,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辅导员以心灵沟通为连接,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增强自我认知,正确认识家庭关系和同学关系,拨开人际关系迷雾,化解人际关系矛盾,拥有和谐健康人际关系。

  一、案例概述

  X是一名2018级中职女生,性格开朗,给人留下有亲和力、敢担当的第一印象。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X成功竞选班委,并加入学院社团,能较好协助辅导员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并且与寝室成员关系融洽,特别是与Y关系要好。这说明X较好地融入了班集体和学校生活。但是,在学期末的优秀班委投票中,全班同学对X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并不高。X的家庭情况如下: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在父母离婚前,父母会让X去调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X的母亲为摆脱父亲,选择将X交由姥姥姥爷抚养。在父母离婚后,X跟着母亲一起生活,上学地点频繁更换,X母亲的教养方式比较专制,不允许X有自己的想法和“做自己”的自由,要求X绝对服从,常用情感绑架压制她。在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测评中,X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这段家庭关系让X缺乏安全感,性格要强而内心脆弱,在人际关系处理中变得自卑、敏感,一旦碰到问题,就缺乏应对动力,情绪容易失控。入学两个月后,X与室友关系处于极度紧张状态,X自述全寝都在针对和孤立她,于是X提出要换寝。通过调查发现,X的寝室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与Y的矛盾关系。X与Y的友情基础夹带利益,当X侵犯Y利益时,Y产生了不满和抱怨等负面情绪。两者发生矛盾时,X选择逃避应对,Y则拉拢其他4名室友,对X进行孤立,两者的矛盾最终上升为一对五的矛盾。Y还在班上散播谣言,损害X的名誉,并让朋友发信息或打电话对X进行言语攻击。

  二、案例分析及解决关键点

  此案例反映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和同学关系出现矛盾与冲突。笔者认为,化解学生人际关系矛盾与冲突的关键点在于建立牢固、值得信赖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家庭关系,积极应对同学关系冲突。

  (一)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知存在差异,要想加强与学生的联系,辅导员需要提升自我认知,加深对学生的正确认知,用亲和力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4]X的安全感缺乏,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所以辅导员首先要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交流氛围,确保其心理健康安全。辅导员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和选择等,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难题与困惑;必须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发现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机。这些做法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尊重、信任辅导员,真正将辅导员当作知心朋友,从而敞开心扉,诚挚交流,接受辅导员的意见与建议。

  (二)积极倾听、重点关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辅导员通过持续多次地与X交流,了解其家庭情况、成长过程与烦恼困惑。在交流过程中,辅导员只是积极倾听,不做评判与评价。当X提到母亲的情绪而出现焦虑时,辅导员给予X提醒与疏导;当X提及周边所有亲人都告知她要对母亲尽孝时,辅导员给予X安慰;当X提及母亲选择暂时弃养她时,辅导员给予X关爱。中职学生对家庭关系的认知水平较低,很难理解自己的焦虑情绪,难以分辨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因此,辅导员在沟通交流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态变化,引导学生分享经历与想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逐步走出不良亲子关系的家庭阴影,重构人际关系蓝图,健全自我人格。

  (三)加强与学生家人沟通,形成统一战线

  家庭关系的改善少不了父母的参与,因此,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状况,明晰学生父母的性格特征、家庭教育观以及对孩子的认知与评价;同时,辅导员应让父母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引导父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5]因此,在掌握X在校的基本情况后,辅导员与其母亲沟通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问题,并向其阐释父母的情绪失控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道理,希望其能为X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相对稳定的环境,并和X建立良性、可持续的亲子关系。

  (四)安抚情绪,分析人际关系中的疑云

  针对X无法与Y形成正常交流的情况,辅导员帮助X感知愤怒、委屈与无奈等复杂情感,让X理解同学:一方面,让X的情感自然流动,给予X身体和语言安抚,让X学会拥抱自我;另一方面,引导X正视自己的情感,学会表达。同时,辅导员让X理清自身的班委角色,并引导X明白正常交往并非以相互包庇、输送不正当利益为基础,要守住关系界限,敢于面对问题。此外,辅导员还同Y沟通,了解了Y的真实想法。之后,辅导员告知Y,X的回避冲突行为背后是X对双方友谊的重视,并引导Y理解X的想法,帮助Y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协调双方修护友谊。

  (五)以学生为本,构建健康稳定的同学关系

  针对X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冲突,辅导员将全寝室成员集合到一起,搭建交流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说下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学会自省、理解、尊重、分享、包容、维护关系,从而达到化解整个寝室矛盾的目的。辅导员还安排寝室关键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劳动委员加强对寝室关系的暗中关注,如有问题及时上报,防止寝室矛盾出现反复。此外,辅导员还召开人际关系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关系冲突,理解性格与习惯差异,注重相互沟通,减少因想法不同而产生的摩擦与误会,并将人际关系处理规则纳入班规,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稳定的同学关系。后期,X逐步得到5名室友的诚恳道歉,同学关系回归稳定、和谐。

  (六)及时跟进交流,助学生健康成长

  辅导员给予X更多的爱与关怀,关心X的生活与学习,鼓励X在现实关系中展示自我,在与他人相处中治愈自我。同时,辅导员还向X推荐一些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文章和书籍,帮助X正确认识人际关系迷雾,正视自己的情感,拥抱自我人格的对立面,理解他人。经过两年多的交流,X对自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并理解了自己的情绪困扰,再遇到家庭、学校生活与学习问题时,已经有信心去正视问题。在这一案例中,辅导员的及时跟进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案例启示

  中职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生活在虚拟和现实之中,既情感丰富又内心浮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往往考虑个人利益而忽略他人的感受,沟通能力欠缺,人际关系处理容易产生摩擦与冲突。[5]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家庭关系,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同学关系,为学生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辅导员想要关注、引导、化解、重构学生的人际关系蓝图,就需要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与学生的信赖关系

  在此案例中,母女相依为命,母女关系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让学生正确认知家庭关系困难较大。辅导员要与学生形成有效沟通,前提是正确认知学生,获得学生的信赖。辅导员在构建与学生之间的信赖关系时,需改变传统的专制说教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增加师生沟通交流频数,积极关注学生本身,看见学生的全部,给予学生爱与关怀。辅导员要尊重与理解学生的人格与差异,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让学生理解与家人的关系、了解与朋友或同学的关系,增强与外界环境各种关系的连接。

  (二)集家庭教育合力,助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要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教育是学生最先接受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既具有潜移默化的可持续影响作用,也具有孕育和催化功能。在本案例中,X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类学生问题,辅导员需要针对家长的类型与实际家庭教育观实施不同的策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6]辅导员要与家长形成统一思想战线,引导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借助宽容、参与、讨论等做法与孩子敞开心扉,给孩子留下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空间和余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科学引导同学关系的建立,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同学关系是学生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内心的安全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缓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焦虑感。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但自尊心、个性、表现欲又较强,一旦同学关系出现问题,他们往往不愿意主动和他人求助、沟通,缺乏处理同学关系的技巧,并且想问题比较片面,只看到眼前的人与物,容易导致矛盾扩大与蔓延,影响学习、生活与健康。[7]这就需要辅导员针对发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给予学生思想与心理上的指导。一方面,辅导员要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班级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差异,掌握正确的语言沟通技巧,遵循人际交往界限与规则,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培养,缓解学生的社交焦虑。中职院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正确看待人际关系中的好与坏,不断提高自身抗负面情绪能力,加强理性思考。中职院校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同亲朋好友聊天、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宣泄和排解不良情绪。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际关系问题看似是学生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学生内在心理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状态可以反观心理健康状况,而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人际关系构建。在本案例中,X与母亲的关系导致X内心积压了较多的负面情绪,情感无法宣泄,当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矛盾时,X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认知不够,不知如何妥善处理与应对。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学会求真、求善、求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具有良好身心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智华,朱金卫.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2):95-98.

  [2]许晓青,王巧莲,吴晓红.高职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状态相关因素分析研究———基于北京某高职学院学生的调研[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0(3):44-53.

  [3]黄亚梅,许慧,顾红磊,等.班级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高一新生社交焦虑: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4):853-856.

  [4]张荣琴.构建融和共进的师生关系研究[J].高考,2021(3):119-120.

  [5]朱孝平.中职师生关系的调查与情态化分析[J].职教论坛,2012(30):28-31.

  [6]陈昊.家校共育中与家长的沟通策略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0(7):54-56.

  [7]王雪琴.团体辅导在改善中职女生寝室同学关系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35-36.

  作者:况敏 龚艳红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会计金融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电学院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瓶颈与路径上一篇: 健康教育学课程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