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诊改旨在通过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进行诊断找出不足,通过改进完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是贯穿高职院校业务工作的主线,以教学的效果、效用和效率评价有效教学,以有效教学衡量诊改工作。分析诊改与有效学关联关系,借助信息平台优势缩短诊改周期,助力有效教学,提高诊改效率。
【关键词】信息平台;诊改;高职;有效教学
引言
高职院校通过诊断并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地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进行改进,诊断问题与不足的准确性、及时性、重要性直接影响到诊改工作的效率。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而有教教学是指教学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可作为衡量诊改工作的一个尺度。信息技术作为现在改进工作方式及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一个重要手段,信息平台将在诊改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
诊改涵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并根据明确、可测、可达、相关和时限原则要求,制订各层面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标准,促进本校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改。当前,不少学校的诊改工作主要围绕部级或省级诊断与改进工作指标体系进行,设立诊断项目、诊断要求和观测点等一、二、三级指标[1]。诊改信息平台实现诊改过程实时性记录、数据实时性展示、成效实时性对比、预警实时性提示、问题实时性呈现,通过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响应诊改工作最底层指标,按如下原则设计的系统,为促进诊断与改进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提供了良好支撑。
1.1系统性
诊改信息平台记录、分析、反馈的信息应具有系统性,能够将诊断项目、诊断要求通过信息平台以不同的软件架构实现,信息平台的各功能模块、数据结构间应该具有一定逻辑关联度,信息平台的功能项从不同的维度反映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通过WEB、H5等方式将经过信息平台分析、加工、处理过的信息进行展示,以验证和呈现诊改的观测点。
1.2标准性
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快速性的优势,有效地缩短诊改周期。由于诊改涉及到办学主体的多个层面,既涉及到定位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到定量层面的问题。如今,既解决复杂问题又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大多通过大数据系统实现。数据元的标准性是大数据系统的基石,不规范、不惟一的源数据无法为信息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积累,从而无法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支撑。诊改信息平台需要规范定义数据元的类型、长度、代码集等,同时避免信息系统用户随意产生不规范的数据。严格规范学校数据源UC【U(Use)和C(Create)】矩阵,即明确数据谁产生、谁使用,并通过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和无冗余性的检验。
1.3关联性
诊改工作涉及多个学校层面,单一的应用系统无法提供全面的支撑。在开发诊改信息平台时,学校无法将一些历史应用的信息系统完全废弃,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繁或源头数据产生较多的信息系统。因此,在开发诊改信息平台时,需充分考虑历史数据、新数据、多主体数据、跨业务数据等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并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数据间的关联性,增强数据交换、共享,从而能够将涉及多层面、多方面、多业务的多个信息系统构成一个诊改的闭环信息系统。
1.4真实性
信息系统将输入的数据通过科学地加工处理,其输出的结果必定是真实的、准确的、快速的,这也是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优势。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按照状态数据填报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填报时,为了将某些数据指标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人为地修正了一些过程或结果性数据,导致数据失真,掩盖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诊改过程中发现办学过程的问题和不足应该是主动性、持续性的行为,因此应该避免人为对过程性数据、结果性数据的失真性修正,保证数据从输入→加工处理→输出完整链条,从而保证结果性数据的真实性,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依据。
2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和高职有效教学关联分析
根据国家及部委的诊改工作文件精神,诊改是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2],高职院校作为一种办学主体,教学是其核心,诊改是促进教学、促进人才培养。有效教学是旨在通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以有效果、有效用和有效率三个维度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衡量和评价,有效教学成为检验诊改工作重要依据。
2.1学校诊改关联着有效教学的环境供给
学校层面诊改是诊改工作的旗舰,学校承担着发展与建设的顶层设计,统领着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协调运转,推进着学校育人与服务的提升上档。在诊改工作中学校不仅需要编制诊改工作的目标链、标准链,还需要完善组织机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是推进诊改工作的火车头。众多高职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很好地完成了规模发展,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得到很好地夯实。现阶段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和黄金时期,“重硬不重软”的建设观念也得到革新。通过学校诊改,进一步优化学校软硬件环境,加大信息环境、互联网+环境下的软硬件建设和投入,从而优化有效教学的环境。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学校诊改,通过数据记录、积累和分析,可以用数据直接对比出学校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效率,反馈有效教学的效率。
2.2专业诊改关联着有效教学的目标定位
随着国家对行业供给侧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供给侧的一部分,需向经济、社会或各行各业提供相关的教育产品与服务。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专业诊改,及时收集行业对专业人才岗位能力、素质、人才数量的需求,快速并准确地诊断专业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教学团队的合理性、教学条件的支撑度、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3],加快并提升专业与行业的适应性和适应度,培养的学生知识与职业能力更加符合行业及企业岗位需求,反映有效教学的效用,提高高职院校供给侧水平。
2.3课程诊改关联着有效教学的内容设置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师生通过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对实践任务的锻炼达到提升自身适应专业岗位能力,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授、对实践任务的指导进一步丰富教学经验。以专业诊改为前提,依据毕业能力要求指标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总体目标;依据课程总体目标确定学生达标标准,选择教学内容;依据人才培养规律及教学内容,序化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教学反馈,分析课程目标实现度。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课程诊改,可以快速地反馈出学生出勤率、抬头率、学生成绩合格率、师生满意率等教学指标,反应有效教学的效用。
2.4教师诊改关联着有效教学的能力支撑
师资是推进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围绕有效教学建立教师发展标准,以促进课堂有效果,学生培养有效用,教学建设有效率为量化依据,设立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维度监测与考核体系,通过对教师素养、能力的提升为促进有效教学提供能力支撑。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教师诊改,通过信息系统对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业务能力信息进行数据画像,可高效地反应教师诊改的方向、成效。
2.5学生诊改关联着有效教学的质量反馈
学校诊改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是反应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质量最重要的观测点,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学生诊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进行个别或群体数据画像,并对比学生学业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能力发展目标,能够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多层面直观地分析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情况,从而反馈教学的效果、效用和效率。
3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促进高职有效教学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革新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不仅仅只是应用诊改信息系统,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拓宽高职有效教学途径。
3.1创建学校智慧学习环境,促进有效教学改革的实施
学校诊改主要完善教科研及管理保障体系,学习环境的优化情况可以作为评价学校诊改工作是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要求学校优化基础网络环境、数据计算环境、信息存储环境、数据共享环境,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应用、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建设,适应互联网+时代给教学工具、教学载体、教学内容带来的变化。建设智慧教室、拓宽移动学习、建立学情分析系统,建成支持任意时间(Anytime)、任意地点(Anywhere)、任意方式(Anyway)智慧学习环境[4],必然促进有效教学改革实施。
3.2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修正
发挥基于信息平台的专业诊断,快速、广泛地收集行业需求及变化,动态分析专业目标、专业整体建设规划、教学团队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并通过一定关键指标进行预警,及时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对专业教学目标进行动态、持续性修正,达到促进教学有效果、有效用和有效率。
3.3重构课程知识技能结构,促进有效教学内容的完善
依据新形势下学习特征、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的需求,教学内容形式应能够传播快速、接收简单、理解容易、存储便捷,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对课程知识按岗位需求进行系统化重构。应用基于信息平台的课程诊改,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学习进程、学习时长、学习兴趣度、学习满意度、学习讨论、阶段成绩等学情信息,分析诊断教学内容设置的偏离度,及时调整,促进有效教学内容的完善。
3.4提高教师引导能力水平,促进有效教学方法的推广
信息时代给教育创造了一个开放性、个性化、精准性、跨时空的新型环境。丰富多样化信息和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行为产生了影响,并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自主学习将成为高职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5]。因此,教师的引导能力比讲授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教师不仅仅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还需对新时期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进行研究,从要求学生学什么到引导学生如何学、怎么学,通过面授、电脑交流、移动终端交流等多方式搭建引导学生的桥梁,通过教学团队、网络社团在更多、更广地范围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的交流和推广。
3.5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促进有效教学质量的提升
信息时代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及VR(虚拟现实)等多种载体快速地传递信息与知识,丰富的传递方式给学习者带来了更具冲击力的展示方式,使学习者对信息和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加快了学习者对新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程度。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通过学习环境的多样性、学习工具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适应时代的学习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促进终身学习,实现有效教学质量的提升。
4结语
诊改工作和有效教学可称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系统性工程,两者都涉及到学校各层面,两者相互关联并相互检验,融入信息技术,对两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基础信息环境、数据标准、信息素养、信息系统功能、保障体系、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数据没规范、无积累、难共享,使得基于信息平台的诊改工作容易出现瓶颈,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不持续。需要人们对诊改工作体系、有效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融合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郑瑾坤,王殿安.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8(04)30-32.
[2]林?茹.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04)49-54.
[3]万德年.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建构和实施[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1-4.
[4]王佩楷,操惊雷.“互联网+”环境下影响高职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5)113-115.
[5]史金虎.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02)72-7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