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性教学理念与模式日渐成熟,这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逐步转变为实践知识方向。本文在介绍实践性知识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教学中实践知识运用,着重提出了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议。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中对各行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升,这逐渐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伴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实践性知识为主的课程改革理念与目标逐步替代了传统教育教学中以学术性知识为主的模式[1]。因此,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增强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应把握实践性知识发展方向,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一、实践性知识内涵与结构
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现状情况,所谓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含了学科、教学、学生、人际以及自我等知识[2]。其中,在学科知识方面,主要是对教学教案进行修改,既要表达出教学学科的价值追求,又要完善教学设计与内容,进而解决学生在学科内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在教学知识方面,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水平进行充分了解,而且还要保持科学、客观、稳定的教学信念,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关联,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并适时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课程知识方面,主要是对新课改的政策及相关活动进行了解,并对所教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进行明确,把握好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指向自我的知识方面,在对班级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风格设计,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进而实现对教师职业和教学情境的认识。
二、教育教学中实践知识运用
在课堂教学实践知识运用方面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三方面,具体分析为[3]:
(1)在教育目的的实践性方面,传统的教育教学目标偏重于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造成人才在生产实践方面能力明显不足。新时期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人才实践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教学目的应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技能。可见,实践知识在教育目的方面作用与地位日益突出,其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知识面的拓展,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2)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方面,对于学科知识认知过程,其是一个主体能动的认知性实践结果,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逻辑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处理好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知识教学的关系,并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障学生实践知识学习。较为典型的实践知识教学为实验与活动课程的开设,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既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们对实践性与操作性的感悟,又对于人们理解与体验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格因素与情感因素具有显著作用。
(3)在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方面,教学方法的培养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必备要素。在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应把握好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这条主线,促进教师对教育对象与现场教学环境的体验与反思。加强实践性教学方法,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三、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途径
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现状以及社会各行业对人才实践技能要求,为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具体有[4]:
(1)明确教学知识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发展教师的课程知识、教学知识以及学科教学法知识。一方面,采取教学循环方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学习教学实践的课程知识;另一方面,不断丰富课程知识、教学知识以及学生知识内容,提升教师自我知识水平。继续发挥教研组活动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同的教师组合促进知识的丰富性,以逐步提升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发展速度。
(2)教师应不断总结过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反思水平,并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教学方法意识。作为实践性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反思过程既是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关注与思考,又是密切联系自身所处情境与具体行为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通过加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对教学中的困境进行分类、归纳,进行主题式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3)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氛围,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促进教师教育情感的培养。一方面,对教研组传统的研讨方式与内容进行转变,加强教学方法意识的培养,为教师专业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教学中公开课的“研讨、改进”职能,为实践性知识的传递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明确教师教育教学责任,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知识的支持与培养,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提供稳定的动力机制。
(4)加强教师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培训,确保其设计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为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提供专业基础。在充分保障基础理论课课程设计与安排额基础上,强化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加强新教师教育实习管理,通过实习过程逐渐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转变传统教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具有较强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培养,这就要求相关教育机构或部门应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践知识的重要性,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推进实践教学进程。
作者:陈琦忠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