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目标,小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

2024-03-18  本文已影响 160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与自己生活相关联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可能每节课都把生活中的各种环境带到课堂上。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使教材“活”起来,为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提供思维建构的支架。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

数学思想的获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成果,不像计算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有效果。而在我们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与他们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把数学思想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这样学生获得的数学思想就能事半功倍了。

因此,开放教材,运用信息技术,为探究规律呈现了逼真的环境,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让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把几个简单的问题放一块研究,容易在解决过程中发现问题中隐含的规律,为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提供了思维建构的支架。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解决呈现了逼真的环境,为学生运用建模思想解决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

建模思想的建立,小学生可不能凭空想象出来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建模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后,笔者设计了《小小设计师》一课,课的开头利用课件呈现了一间新房间,整节课在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同学们,老师要搬新家了,这是老师的卧室,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居室,并画出平面设计图,以供老师参考,你们愿意吗?居室的长4米,宽3米,可选择的家具情况如表1(单位:米)。

同学们为教师设计居室,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涨。学生头脑中不是一张白纸,问题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孩子们立刻提出质疑:窗户在哪?门在哪?显然,这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与居室布置有直接关系的问题,老师充分肯定并表扬大家,然后补充:北墙宽3米,正中有1.2米玻璃窗,南墙东侧边开门宽0.8米;接着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

教师创设交流情境,组织孩子们进行评价。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运用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导入,现实的、趣味性的、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思维非常活跃,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但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推理提供有效载体,突破教学难点

  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生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思想方法,这也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教师必须把握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契机,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在《圆的面积》一课里,笔者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渗透极限思想,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渗透推理思想。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或推导过程,用动画形象地展示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分,然后把两部分交错拼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看到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再通过动画把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照上述方法平均分割成两大部分进行了拼组,看看它们是否更接近一个长方形呢?再想一想,如果这样平均分成128份、256份……呢?再割成相等的两部分进行拼组呢?让学生想象,理解到可以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从而正确理解圆面积的计算方式及推导过程。这一过程,就在课件的演示和学生的想象中,对学生渗透了极限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果把这一过程用实物操作,可能这一节课下来都在操作上,而推导过程及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就无法进行了,这是实物操作所无法替代的效果。

  三、运用各种教育信息化手段,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促进数学思想的渗透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wwW.ZgJcc.Com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一系列表现做出及时反应,如遇突如其来的提问,遇到与众不同的声音,遇到错误的认知等,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放大,使其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评价功能,既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传统的教学,我们只能捕捉到大部分一的单一生成,而忽略了个别学生的“个性”生成,而“齐齐乐”互动反馈教学系统则可帮助我们重视每个孩子的生成,全面评价学生,促进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植树问题》的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环节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回到情景1中的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老师让学生用研究出的这个规律来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利用“齐齐乐”互动反馈系统出示学生课的开始猜想的结果,并问学生有需要更改答案的吗?部分学生马上回答“有”。于是老师再次让学生选择结果。

老师利用“齐齐乐”出示学生两次的猜想的结果,老师追问有更改为“21棵”的同学:你一开始选择的是“20棵”,现在选择“21棵”呢?学生的回答将是对本节课的一个回顾,老师更是用“齐齐乐”对选择正确的学生评分。

利用“齐齐乐”的统计结果,创设一个让学生“改正”的机会,这一环节的设计,更是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了间格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的掌握过程的印象更深刻;“齐齐乐”的回答结果评分功能,既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课堂学习氛围,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的评价,还可以检查学生随堂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以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齐齐乐”的“统计分析报表”功能出示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本节课里的表现情况,对表现积极及进步较大的同学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齐齐乐”互动反馈教学系统的使用,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各环节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化归思想,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助推器。

  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服务,能帮助我们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既避免了用语言表达的困难,全面地评价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学生豁然开朗。

  作者:黎凤珍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技术,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与思考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