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巧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社团计划

2024-03-18  本文已影响 134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如今,新课标也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遗憾的是,在我们大力倡导课改,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1.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感兴趣,那么他就会认真钻研;相反,如果没有兴趣,那么上课会心不在焉,不认真思考问题,更别谈培养创新能力了。

  2.学习认知产生偏差。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给孩子减负,但实则多陷入空谈。看看自己班上的学生,一放学就被送去补习班,回到家已经八九点。这些孩子中,多数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自愿补习的恐怕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学生身心俱疲,甚至滋生厌学情绪,认为学习都是为了家长和老师,上课就是完成任务,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教师方面

  创新意识不足,上课照本宣科。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面对教改畏首畏尾,只会照本宣科,不愿尝试创新,没有真正活用教材,导致教学千篇一律,学生创新意识被湮没。

  追赶教学进度,无力顾及创新。一节课40分钟,每节课都有目标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就会影响之后的教学安排。比如数学课上会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往往讲完“标准方法”后就快速翻篇,对学生的举手示意视而不见。因为一旦展开讲解,时间肯定不够用。长此以往,学生即使有创新的想法,也缺少了回答的热情。

  主体地位倒置,缺乏教学合作。不论普通课还是公开课,课堂上还是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居多,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虽然随着课改的推进,情况有所改善,可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仍然较少,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交流合作。

  二、如何利用社团优势培养创新能力

  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时间、空间、内容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先天优势。

  (一)解放双眼,善于发现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如果不能灵活运用,很容易变成“死教书,教死书”。

wwW.PeixunJia.com

而社团活动没有固定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让活动更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内容建议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因为观察是创新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观察,去发现数学的魅力。

  (二)解放大脑,独立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短,学生思考不充分。社团活动的时间相对自由,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才生信仰,才生力量。”

  如“我编你解”的活动:每人先自编一道应用题,编题时要求难度中等偏上,并想好解题方法,能想几种写几种。之后展示题目,他人抢答,若有不同解法,可以马上补充。每人答对一题得一分,而出题人由裁判(提前选出的5位学生)进行评分,最后根据出题分和答题分,评出最佳出题者、最佳答题者。

  此类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解放了他们的头脑,不仅提高了他们编题解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解放双手,动手创造

  面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有些教师不敢放手去做,生怕课堂秩序混乱,一发不可收拾。这样一来,学生就失去了交流合作、动手实践的机会。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相信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巧拼七巧板”的活动:每人先独立制作一副七巧板,然后四人一组,小组合作,利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最后组长上台讲解图案的含义。我在巡视时,既看到了一目了然的漂亮图案(比如飞机、房子),也看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但听完组长的解说后,不禁为学生的想象力而惊叹。

  (四)解放嘴巴,大胆质疑

  只愿答,不愿问是学生的通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敢于质疑,才能常有思考,才能有所创新。平日课堂上学生不敢问,社团活动就应该营造敢于质疑的氛围,引导学生敢想、敢问、敢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五)解放空间,重识世界

  平时上课的场地基本都在教室,学生接触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们应利用社团优势,带领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土、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解放学生的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给予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如义卖活动:活动前每组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物品,根据市场价格和新旧程度合理标价,小组内分配好任务,负责吆喝、记账等,准备就绪后到公园进行义卖,最后由组长汇报成果,比如哪些东西最好卖,一共卖了多少等等。在活动中,每一组的定价、叫卖、结算方式都有所不同,看到别的组生意红火,组员间会商量对策,调整方法,争取客源。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难得的生活体验,不仅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解放时间,享受创新

  许多学生不仅要完成学校的学业,还要参加补习班,兴趣班,时间被排的满满当当,哪里还有自我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安排,会丧失独立思维,也错过了培养创新能力的绝佳时机。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学生想做却没机会做的事,在社团中组织相关活动(比如观看包含数学知识的影片),愉悦学生的身心,提供自学、思考的机会,进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和创新。

  总之,创造教育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开拓创新与不懈努力。小学教师在立足课堂的同时,也可利用社团教学的优势,将社团活动与学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再发现,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灵感和能力,在学科教育中实现创造教育。

  作者:蒋云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的内容,数学教学应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