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成果

2024-03-18  本文已影响 144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但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而忽略了数学阅读,其结果往往是导致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低下,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在长期的小学教育实践中,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也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Xtw.Com.Cn

要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成为自觉的要求,不感到负担,教师就要以教材为载体,在学生阅读之前,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富有针对性、新颖有趣、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的问题,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带着一定的问题去阅读,从而诱发和保持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课本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改进。教学内容更贴切学生生活实际,所选取的数学素材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在编排的形式上也变得活泼新颖,内容呈现的方式也多样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认识容量和升》时,让学生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杯子,说说哪个杯子能盛的水多,哪个杯子能盛的水少,学生通过观察能把书上表示容量多少的那句话找出来并读一读“盛水多的杯子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盛水少的杯子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自然地进入阅读的状态。接着我让学生用同样容量的冷水壶往不同容量的杯子里倒水并描述倒了几杯水,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兴致很高,他们发现容器的容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方法,因此我带着学生又回到书本的阅读“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体验阅读的成效,利用数学教材,引导学生自觉与数学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在教师指导中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习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计算题做得准确无误,但遇到解决问题的题目就束手无策。读不懂题目的条件,弄不懂题目的要求,理不清解题的思路,这就是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不懂阅读方法的一种表现。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地运用这些阅读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更不能自觉地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及时的、经常地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时眼到、心到、手到。

  1.在“理解”中阅读

调查表明,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障碍之一。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每一个术语、每个数学符号、每个公式、定义、定理或证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句话、每个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都要理解清楚。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鼓励学生读题时读出声音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眼、耳、口、心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而且,在读题时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

例如,学完《倍数和因数》后有一道练习题“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且是两位数中最小的,是( )。”做这题时,先让学生阅读后,找出并把“2的倍数、5的倍数、最小”圈起来,在理解的前提下,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又如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9分钟,平均每分钟走 80米,他一个来回共走了多少米的路程?如果学生在解答前的读题中,找到了关键词“来回”,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至于出错。

  2.在“质疑”中阅读

  对数学而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敢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从而达到自我释疑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时,出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质疑:(1)为什么说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会不变呢?(2)为什么要把0除外呢?(3)“同时”是什么意思?把“同时”去掉,这句话还对吗?这样通过推敲,让学生领悟数学阅读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就会抓住关键,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培养与发展了。

  三、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数学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读题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例如有一道解决实际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1500米,用了25分钟,用这样的速度他继续往前走到图书馆,走了900米,他从家到图书馆走了多少米。很多学生在计算时求成了学校到图书馆的路了,而没有加上原来的路程。这就是由于题目没有读完整,学生计算时就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应教给学生正确、良好的阅读方法,首先题目要读完整再思考,其次对于读了一遍还不能明白意思的题目要多读几遍,最后将答案填写好之后还要再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有许多错误往往通过最后完整地阅读一下,就能发现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只有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经常提醒,注意渗透,学生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同时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是收获,是学生成长经历的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数学化,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和阅读能力是不行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阅读的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核心,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再到乐读,让数学阅读真正进入课堂,让数学阅读成为数学教学的支点,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更精彩。

  作者: 来源: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6年2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小学数学口语练习技巧,小学数学课堂语言也幽默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